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观察

2015-01-03 08:51柳国栋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柳国栋

(河北省文安县中医院内二科,河北 廊坊 065800)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观察

柳国栋

(河北省文安县中医院内二科,河北 廊坊 065800)

目的 分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LVEF、E/A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阿司匹林比较更具优势,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终末期阶段,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药物治疗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现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实验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2 3.6)岁。参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7 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药物禁忌症患者予以排除,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稳定。实验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130083)治疗,75 mg/d。参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75 mg/d。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2]:患者经治疗,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为疗效显效。患者经治疗,心悸、胸闷等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为疗效有效。患者经治疗相关症状、心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左室射血分数)、E/A(左心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与左心室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的改善情况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经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

2.2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LVEF、E/A的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LVEF、E/A明显优于参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LVEF、E/A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LVEF、E/A的改善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LVEF、E/A的改善情况(±s)

注:*为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E/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4 0.31f 0.06 0.49f 0.05* 0.55f 0.08 0.81f 0.11*参照组 44 0.30f 0.05 0.36f 0.04 0.58f 0.05 0.63f 0.08

2.3 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

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实验组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55%(2/44);参照组中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22.73%(10/44);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偶尔出现的乏力、恶心等不良症状,均可自行消退,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冠心病患者在进入心力衰竭期后,会累及心脏、肾脏、血管甚至全身性反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4],故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及临床均有重要意义。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可对患者的血栓素2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其抗血小板凝集效果较为显著。但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期间,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血流量,不利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5]。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期间,血小板的二磷酸腺苷会与其结合,起到抑制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作用,进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效果。除此之外,氯吡格雷不会出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情况,故更利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LVEF、E/A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以说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阿司匹林比较,效果更为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实践。

[1]苏宏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814-816.

[2]甄晓慧.生脉注射液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6):892-893.

[3]杨和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128-130.

[4]陈丽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2):285-286.

[5]潘晓芳,何 芳.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57-1258.

本文编辑:徐 陌

Aspirin clopidogrel effect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LIU Guo-dong
(Hebei we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wo families,Hebei Langfang 065800,China)

R541.4;R541.6

B

ISSN.2095-6681.2015.33.084.0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