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血必净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疗效

2015-01-03 08:51刘雪丽
关键词:继发性脑损伤心肺

刘雪丽

(灵寿县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500)

评估血必净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疗效

刘雪丽

(灵寿县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500)

目的探讨并评估血必净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2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5%较对照组的75.93%高,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心肺复苏;继发性脑损伤;血必净;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常出现抽搐、认知障碍、昏迷、植物状态,还会出现脑卒中、帕金森和脑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3]。因此,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据报道,血必净在临床上对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炎性反应的效果均较好[4]。基于此,本研究对血必净治疗方案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2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糖尿病、精神病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观察组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28~77岁,中位年龄(49.4 4.4)岁。对照组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9.3 4.5)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脱水降颅内压、纠正水电平衡和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方案,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次,2次/d,静脉滴注,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

(1)显效:临床病症消失,意识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有效:临床病症好转,生存质量得到改善;(3)无效:临床病症无好转,生存质量未得到改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者效果较好。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经SAS9.0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5%较对照组的75.93%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 [n(%)]

2.2 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2 生存质量评分(±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09 49.28f 20.37 33.24f 14.32*#对照组 108 49.29f 20.46 43.56f 17.83

3 讨论

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是临床上的危重疾病,也是导致神经致残,甚至死亡的关键[5]。据临床大样本资料证实,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死率均较高。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变性。因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起病比较急,病情发展较快,症状较严重,发生猝死的可能性较大[6]。因此,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临床上,应尽早采取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首先,清除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使患者保持平躺,将患者的衣服解开,进行拳击恢复心跳,对于没有效果的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其次,开放人工气道,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最后,建立颈外静脉和肘静脉通道,待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恢复。自主循环恢复是成功进行心肺复苏的关键标志和抢救的必须过程,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有可能进入“植物人”状态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死亡[7]。除了给予早期心肺复苏紧急抢救外,还要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上,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对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血必净在临床上对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炎性反应效果均较好,能够充分发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清热等功效[8]。本研究对血必净辅助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发现血必净辅助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血必净治疗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姜银松,李新宇.乌司他丁在心肺复苏脑损伤中的保护效应[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3):205-206.

[2]杨 婷,乔江华,李冬芳,等.磷酸肌酸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265-270.

[3]邓 挺,余 涛,杨正飞.亚低温资料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152.

[4]吴 毅,成 翔,衣 昕.血必净在心肺复苏大鼠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解剖学报,2015,46(1):38-43.

[5]丁玉召,郑喜胜,贾明雅.血必净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4):187-188.

[6]张 晶.乌司他丁结合血必净对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2.

[7]胡秋香,张梅霞,李艳兰.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在心肺复苏后继发性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93-94.

[8]王 锐,邱海东,施 阳,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00-102.

本文编辑:吴 卫

Evaluation of blood will net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brain injury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LIU Xue-li
(Lingshou county hospital of cardiology,Hebei Shijiazhuang 050500,China)

R459.7

B

ISSN.2095-6681.2015.33.110.02

猜你喜欢
继发性脑损伤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心肺血管病杂志》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