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2015-01-03 08:51韩冬丽王春光
关键词: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韩冬丽,王春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韩冬丽,王春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作为基础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K-MB、LDH1以及LDH2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使用价值颇高,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1,6二磷酸果糖;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感染性心肌疾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炎症病变[1]。病毒流行感染期间大约有5%左右的病人会出现心肌炎。目前在临床中尚无特异性治疗法,所实施的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心肌炎症以及病毒感染[2]。本组试验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在施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了1,6二磷酸果糖,结果显示疗效比较理想,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玄武岩机动性,全部病人均满足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获得同意后患者均积极配合本研究活动的开展,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心肌损伤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不可坚持完成整个研究者、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近段时间发生感染者以及临床资料缺失者。按照等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为(9.24 2.37)岁;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为(9.26 2.35)岁。两组患者在男女病例构成和平均年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均施予常规治疗,包含有改善心肌供血、抗病毒、营养心肌以及抗心律失常等,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实验组以此作为基础加用1,6二磷酸果糖,在生理盐水50 mL中加入1,6二磷酸果糖150 mg/kg,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判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1(乳酸脱氢酶1)以及LDH2(乳酸脱氢酶1)。

疗效票到标准:经14天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均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且心肌酶降低表示显效;通过14天的治疗,患者症状表现和体征均有所改善,心电图没有完全恢复,同时心肌酶降低表示有效;治疗14天后,患者症状表现和体征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未见变化或者病情恶化表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CK-MB、LDH1以及LDH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LDH1以及LDH2均有所改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见表1、表2。

表1 疗效患者疗效比较 [n(%)]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s)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s)

注:和治疗前同组相比较,*说明P<0.05;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CK-MB(U/L)12.79f 5.53 6.21f 2.03*12.76f 5.56 4.03f 1.87*#LDH1(%) 47.2f 2.3 39.1f 5.9* 46.2f 5.9 31.8f 4.2*#LDH2(%) 36.1f 3.2 42.4f 9.1* 36.4f 2.4 48.1f 10.1*#

3 讨论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骨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以及艾克病毒,其中最主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此外,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流感、艾滋病病毒、副流感病毒、肝炎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乙型脑炎病毒等也会造成心肌炎。目前关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尚无明确标准,早期对心肌进行保护,加快受损心肌细胞正常功能的恢复速度为治疗关键[4]。1,6二磷酸果糖为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便于输血、缺血、体外循环以及缺氧等情况下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与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心肌功效[5]。本次研究就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疗效明显要好,总有效率可达94.0%,同时治疗后患者CK-MB、LDH1以及LDH2改善情况也比较好(P<0.05)。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所获疗效较为理想,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便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应用价值高,在临床中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1]朱伟雄,肖 勇,严丽霞,等.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98-2799.

[2]李 虎,李晓艳,蒋学俊,等.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Meta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2):71-76.

[3]高新宇,杨 奕,娄序笙,等.1,6-二磷酸果糖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p22phox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3,32(1):50-53.

[4]吴 慧,陈小红,周 胜,等.1,6-二磷酸果糖联合胸腺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脑钠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45-747.

[5]陈炜炜,陈超群,蒋功达,等.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5):511-513.

本文编辑:吴玲丽

1,6 fructose 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myocarditis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HAN Dong-li,WANG Chun-guang
(The first hospital qiqihaer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Qiqihaer 161000,China)

R725.4

B

ISSN.2095-6681.2015.33.128.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