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5-01-03 08:51孔艳美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儿科

孔艳美

(徐水华一医院儿科,河北 保定 0725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意义研究

孔艳美

(徐水华一医院儿科,河北 保定 07255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与比较组(104例),所有患儿均卧床休息,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退热措施处理,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并用生理盐水漱口。比较组:给予头孢噻肟静脉滴注,试验组:在比较组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临床体征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33%),比较组的有效率为(70.19%),表明本院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脓点消失时间均短于比较组,2组之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中,所有患儿均无恶心、寒战、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意义较大,可有效弥补西药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1]在临床较为常见,学龄前儿童为发病主要人群。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病情延误加重后,可引发肾小球肾炎、心肌炎、肺炎等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临床常多单独采用抗生素[2]药物治疗,效果不为理想。有相关研究报道,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达到满意的效果。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收诊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209例,所有患儿均经血常规实验室检查确诊,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临床症状,扁桃体单侧或双侧具有脓性分泌物质,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治疗前应用过本次研究用的药物,血液系统、肝肾等严重疾病患儿。其中男142例,女67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34 1.22)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10 0.85)d。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与比较组(104例),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研究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卧床休息,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退热措施处理,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并用生理盐水漱口。比较组:给予头孢噻肟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0.15 g/kg。试验组:在比较组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药方组成:蒲公英20 g,栀子12 g,薄荷10 g,金银花30 g,桔梗10 g,黄连12 g,荆芥10 g,防风10 g,芒硝10 g,大黄10 g,黄芩12 g,甘草12 g,紫花地丁10 g,连翘30 g。加水煎服,1剂/d,2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临床体征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

1.4 效果评定标准

(1)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咽喉肿痛等)消失,扁桃体无脓苔,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经实验室检查后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咽喉肿痛等)显著减轻,扁桃体脓苔减少,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经实验室检查后仍偏高;(3)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咽喉肿痛等)无缓解,扁桃体脓苔无改变,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经实验室检查较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较明显。

2 结果

2.1 疗效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33%),比较组的有效率为(70.19%),表明本院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疗效相比 [n(%)]

2.2 临床体征恢复情况

试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脓点消失时间均短于比较组,2组之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恢复情况比较(±s,d)

表2 2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恢复情况比较(±s,d)

注:与比较组比较,*P<0.05

组别 n 体温恢复时间 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 脓点消失时间试验组 105 1.95f 0.42* 2.17f 0.52** 2.92f 0.18*比较组 104 2.98f 0.30 3.19f 00.43 3.42f 0.27

2.3 不良反应

治疗中,所有患儿均无恶心、寒战、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西医研究认为,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为引起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3]的致病菌,在儿科常见病症中较为多见。近些年抗生素在临床广泛应用,使得其疗效不理想,临床上逐渐应用中西医结合[4]方式治疗。中医研究认为,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为“乳娥”范畴,脉络阻塞、邪热入肺、咽喉被邪恶郁结[5]等为主要发病机制。本研究自拟中药汤剂中药物均可清热解毒、解热化痰、泻火散热,有效作用于病灶。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意义较大,可有效弥补西药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1]黄卫阳.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儿科杂志,2014,42(39):1245-1249.

[2]邓 红,张丽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6(68):899-1000.

[3]覃玉抓,张宗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综合治疗措施效果观察与体会[J].中国儿科杂志,2013,05(01):299-305.

[4]黄爱杏,张泽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10(02):200-203.

[5]周国珍,寿淑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42(30):155-159.

本文编辑:吴 卫

R766.18

B

ISSN.2095-6681.2015.33.132.02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