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言论 狂叫并非狗之本性人类需要迫使其染上此"恶习"

2015-01-03 07:09邬胜利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吠叫野狗染上

观点·言论 狂叫并非狗之本性人类需要迫使其染上此"恶习"

在大家的印象里,狗总是爱狂叫,经常是叫的嘶声力竭,这是狗的天性吗?科学家却不这么认为。

“狗的吠叫,其实是直接或间接的人工选择造成的。”曾经在匈牙利罗兰大学供职的行为学研究员卡萨巴·莫尔纳说。

莫尔纳的研究灵感来自一个简单有趣的事实,那就是吠叫在家养的狗中很常见,但是在野狗当中,却十分罕见。许多人都观察到了野狗很少发出吠叫声,但莫尔纳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最早的细致研究。

野狗和家狗在解剖学上不存在差异,所以莫尔纳推测,与人类相伴了5万年之久的狗,已经迎合了人类的需要。

在这样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进化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如果莫尔纳的假设正确,那么有两点结论可以肯定:一是吠叫应该与狗的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有关;二是人类应该能听懂这些信息。

对于熟悉狗的人来说,这两点都是不言而喻的,但事实上并非总是如此。牧羊人都认为自己能够识别出自家狗的声音,但莫尔纳的研究显示,事实情况并非如他们所说。

莫尔纳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他在一个实验中使用一个程序,将狗的叫声分类。通过统计算法,莫尔纳发现不同的狗发出警告声时,在音调、重复性及泛音上,都是相似的。而狗在玩耍时发出的吠叫声则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莫尔纳认为狗的警告声受到了人类的严重干预,而玩耍时的声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莫尔纳的团队记录了狗在不同情形下的吠叫声,然后播放给人听。结果证实人确实能识别出这种声音,这也说明我们的确懂它们。

这些发现支持了莫尔纳的最初假设,即狗的吠叫声受到了人类的干扰。莫尔纳进一步分析除了狗叫的演化之外,莫尔纳希望分析出不同品种的狗在吠叫时的特征,例如獒犬在看家护院时,会发出吓人的低吼声。如果各种狗的吠叫声和它们的职责能够相配,那么就能更支持人类引导狗叫声进化这一观点。

(邬胜利摘于《宠物中国》)

猜你喜欢
吠叫野狗染上
过路人和群狗
快! 拦住那只野狗
诠释犬“汪汪”吠叫的“语言”内涵
一个复杂的人
野狗竟是“装死大师”
小小世界
熟悉的犬
给阴天染上色彩
我无意的柔情万种
故梦染上芙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