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5-01-05 05:14赖清连361000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9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白细胞

赖清连361000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赖清连
361000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健康体检与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末梢血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静脉血组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组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均高于静脉血组,血小板计数值低于静脉血组(P<0.05);两组即刻检测与2h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h检测,白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等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且可重复检测,与末梢血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由于人体血常规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避免误差,应在3h内进行检测。

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与末梢血是临床中进行血常规检验时的重要标本采集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我院以18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本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行健康体检与接收血常规检验患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15~68岁,平均(36.5±3.5)岁。随机分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检测方法:研究对象空腹进行血液采集,即采集静脉血1mL,置于抗凝管内;采集末梢血30~30μL,置于含有适量稀释液的硅化塑料管内。将采集到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液样本稀释后充分混匀,分为A管与B管两管,运用机器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并分别检测血液样本即刻、2h、3h以及6h的结果。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当P<0.05时,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末梢血组除中间细胞检查结果与静脉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均高于静脉血组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值低于静脉血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两组即刻检测与2h内检测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检测,白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等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最基本的检测项目,同时,也是人们进行全身检查时必须进行的检测项目[1]。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临床对该检验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末梢血的血液采集较为方便,且血液采集量少,是传统的常用血液采集方式之一。然而,末梢血血液成分较为复杂,不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患者的循环血液情况,加之末梢血对仪器检测存在较大干扰,血常规检测结果经常出现偏差[2]。静脉血的血液成分较稳定,可重复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表2 不同时间点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组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均高于静脉血组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值低于静脉血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两组即刻检测与2h内检测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检测,白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等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为了保障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应在3h内进行检测。

[1]陈丽芳.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62-2463.

[2]关翠兰.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9):187-188.

表2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例)

参考文献

[1]翁心埴.慢性阻塞性疾病[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1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Applicationvaluecomparisonofperipheralbloodandvenousbloodinbloodroutineexamination

LaiQinglian
KaiyuanStreet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SimingDistrict,XiamenCity361000

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valueofperipheralbloodandvenousbloodinbloodroutineexamination.Methods:180casesofhealthypersonsandpatientswithbloodroutineexaminationwereselected.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 groups.Intheperipheralbloodgroup,peripheralbloodwascollectedtotest.Inthevenousbloodgroups,venousbloodwascollected totest.Wecomparedtwogroupsoftestresults.Results:Inperipheralbloodgroup,hemoglobin,whitebloodcellsandredbloodcells werehigherthanthoseinthevenousbloodgroup,andtheplateletcountwaslowerthanthatofthevenousbloodgroup(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dexesatimmediatedetectionanddetectionof2hoursbetweenthetwogroups(P>0.05).At3to6hoursofdetection,whitebloodcells,intermediatecells,redbloodcell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theplatelet count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Conclusion:Thedetectionresultofvenousbloodwasmoreaccurate,anditcanbe repeatedlydetected,andithadobviousadvantagescomparedwithperipheralblood.Becausethehumanbodybloodtestingwas affectedbymanyfactors,inordertoavoidtheerror,thebloodshouldbedetectedin3hours.

Peripheralblood;Venousblood;Bloodroutineexamina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9.62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白细胞
泰兴市打通末梢堵点 提升治理精度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