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概览

2015-01-05 08:01
世界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塔利班北约阿富汗

美国频繁枪杀案件疏离警方与公众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4年12月26日报道,一名非裔美国青年安东尼奥·马丁12月23日在伯克利被警方枪击身亡。与弗格森布朗案件不同的是,案件发生时,马丁正用枪威胁警察,而这一幕恰巧被安置在附近加油站的监控器拍下。

近几个月来,美国警方枪杀非裔美国人的案件始终是公众焦点,对警方的不信任使抗议者再次聚集在加油站现场。多次案件的发生使美国人开始重新思考:警方如何瞬间做出理性判断,又如何处理高风险的情况?

文章称,警察与公众的关系已渐行渐远。12月20日纽约市两名警察就成为报复的目标,他们在布鲁克林的巡逻警车中惨遭枪手近距离袭击身亡。犯罪者声称警察要为此前的黑人青年之死负责。

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发出警告:全美警察局都有可能成为暴力犯罪的目标。费城市长迈克尔·纳特表示:“现在有些希望受到警察保护的公民开始惧怕警察,而有些警察也已开始害怕民众。”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呼吁对警方培训与部署身体相机以记录下警方与公民的交流过程。另外,奥巴马还设立了工作组以便监管警察行为。

俄称乌入北约威胁欧洲安全 北约东扩将迫使俄回应

英国路透社2014年12月25日报道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乌克兰寻求成为北约成员国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并称西方在利用乌克兰的这一诉求来加剧俄乌两国的对抗。另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亚力山大·鲁卡舍维奇当天表示,北约东扩将迫使俄罗斯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回应,并称乌克兰向“欧洲—大西洋倾斜”不可能帮助该国解决其社会和经济困境。

报道指出,乌克兰议会本周决定放弃该国的中立地位,向加入北约迈出一步,这令俄罗斯“十分恼火”,并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俄罗斯曾明确表示,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将被视为对俄的直接军事威胁。

拉夫罗夫在俄罗斯官方电视台发表讲话称:“有一些西方国家想让乌克兰危机持续,让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抗持续并加剧,包括借助让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的挑衅性举动。”他认为,“乌克兰想加入北约的这一想法很危险。”

2014年,北约加强了在欧洲东部的军事存在。

安倍“三晋”首相 内阁只换一人

日本国会众参两院2014年12月24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执政党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当选日本第97任首相。这是安倍晋三第三次当选日本首相,当晚他在阐述新内阁施政方针时称,将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法律在明年例行国会上获得通过。

日本众议院选举后的第188次特别国会12月24日召开。安倍分别获得众议院470张有效选票中的328票以及参议院240张有效选票中的135票,顺利当选首相。安倍于2006年首次当选日本首相,2007年宣布辞职。2012年再次当选首相。

在记者会上安倍再提修宪问题,称修宪是自民党成立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他将努力加深日本国民对修宪必要性的理解。

在外交方面,安倍称日本将继续开展“俯瞰地球仪的外交”:与中国开展多层次对话;呼吁日本和韩国举行首脑会谈;继续与俄罗斯举行对话,推动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安倍当天连任首相后立即组建新一届内阁。除防卫大臣外,重要内阁全部连任。新防卫大臣中谷元现年57岁,2001年出任小泉纯一郎政府防卫厅长官,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自卫队出身的防卫厅长官。安倍2006年首次出任首相后,日本防卫厅于次年正式升格为防卫省。

北约正式结束在阿富汗作战任务

阿富汗当地时间2014年12月28日,北约驻阿富汗联军举行仪式,正式宣布结束长达13年之久的在阿富汗维和作战任务,转为将保留一小部分士兵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支持和援助。

据悉,北约会在未来几天陆续撤走主力作战部队。阿富汗安全部队将从2015年1月1日起接管全国的安全防务工作。而届时北约将正式启动一项代号为“坚定支持”的新的非作战任务。按照此前的计划,北约将保留13000名左右的士兵在阿富汗,其中11000名为美国士兵,这些驻军将主要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培训、咨询和资金援助等。后来考虑到近期塔利班发动袭击的频繁程度和反扑势头,美国担心撤出阿富汗后安保形势严峻,奥巴马宣布将继续保持美军对阿富汗的空中支持,包括出动战机、轰炸机和无人机支援阿富汗部队的战斗任务。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当天说,美国和北约13年来在阿富汗的任务彻底失败,今天的仪式就象征着他们的失败。他再次表示,只要北约部队不离开阿富汗领土,塔利班就不会参加和平谈判。塔利班在拒绝阿富汗新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发出的全国和平对话的同时,最近不断加强在全国各地尤其是针对喀布尔的恐怖袭击。

猜你喜欢
塔利班北约阿富汗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走向北约?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五片阴云笼罩北约70周年庆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