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关系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015-01-05 08:13江时学
世界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尼加拉瓜中拉拉美

江时学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一位美国记者写道,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纠缠于中期选举之前的两党纷争,而中国领导人却在拉美施展其影响力。

在访问拉美期间,习近平主席同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共同宣布正式建立中拉论坛。此外,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拉关系的“五位一体”新格局和“1+3+6”合作新框架。“五位一体”是指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1+3+6”合作新框架中的“1”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力争实现10年内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

除高层往来以外,其他领域的中拉关系同样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如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巴西和秘鲁三国在2014年7月16日发表了关于开展“两洋铁路”合作的声明。根据这一声明,三国将就建设连接巴西和秘鲁的“两洋铁路”进行可行性基础研究。在科技领域,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于2014年12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巴西总统罗塞夫在贺电中说,两国的地球资源卫星合作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潜力,也体现了南南合作的精神。

这一切充分说明,中拉关系已开始超越传统的商品买卖,步入更高层次的双赢合作。

但是,2014年的中拉关系中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2014年11月4日墨西哥交通部宣布,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连接墨西哥城及克雷塔罗的高铁项目中标结果无效。另外,由中资香港尼加拉瓜大运河开发公司承建的尼加拉瓜大运河项目已于2014年12月22日破土动工。但在12月10日,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数千名农民和环保人士高举尼加拉瓜国旗、高呼“中国人滚出去”等口号,反对修建尼加拉瓜运河。此前,运河区的一些居民也曾举行过多次抗议活动。

上述事件意味着,中拉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受语言、文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拉美人对中国的了解极为肤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近几年“中国帝国主义”这一词汇不时出现在拉美的媒体上。有些拉美人担心,明天的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会成为昨天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还有人甚至认为,在拉美上空,中国国旗上的5颗星早已开始取代美国国旗上的50颗星。

中国必须重视诸如此类的“恐惧中国论”和“中国威胁论”。一方面,中国应该加强对拉美的宣传,以铁的事实告诉他们,中拉关系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南南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拉美也应该多多承担社会责任,注意维护国家形象。

在经贸领域,中国企业必须提防该地区的“国家风险”,千万不能认为只要有强盛的祖国做“后盾”,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中国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拉美“国家风险”的研究,深刻认识影响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形势的各种因素,如此,才能成为“章鱼保罗”,对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性质的“国家风险”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拉美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尼加拉瓜中拉拉美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建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仪器分析》课程中拉曼光谱的开放实验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