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之国

2015-01-05 08:35车耳
世界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高丹麦税收

车耳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富裕了起来,但同时健康上也出现了“三高”现象——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而且,这些本来应该是上了年纪才会出现的状况却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上出现,可以称之为“早三高”。

丹麦也是“三高”国家 ,但和中国不同,它的“三高”是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社会特征而非人体健康特征,涉及的是社会负担而非人体负担,而且是一种“晚三高”——社会成熟后出现的。

不管是中国的“早三高”还是丹麦的“晚三高”,它们都和经济增长和生活富足有关,但对待“三高”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中国人想把“三高”压下去,因为它是健康杀手;而丹麦人则愿意把“三高”维持下来,因为它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

高收入下的消费现象

丹麦人收入高,位居世界前列,而且长期如此。这个国家加入了欧盟,参与了欧洲大部分事物。丹麦也加入了申根协议,和西欧国家一起互免签证,中国游客可以签证游玩丹麦后直接去西欧国家。但是这个国家依然保持着自己名叫克朗的货币,没有加入欧元区,和欧洲另一个小国瑞士一样。

丹麦人富裕,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他们对待财富的态度。

和我们社会出现的暴发户不同,这个国家的人不显摆,从国王开始到普通人都是这样。他们富裕后不会花几千万嫁女,也不会在网上晒自己的LV包包。这个国家滨临波罗的海,盛产琥珀,我们去市中心一家历史悠久的商店,门脸很小,进去后连客人坐的地方都没有,但卖的优质琥珀货真价实,比国内卖的便宜。

在丹麦,你看不到法国凡尔赛那种富丽堂皇极尽奢华的王宫,也见不到几座直戳云霄反射金光的玻璃大楼,就连他们的知名酒店都很朴实无华。我们住的是四星酒店,座落在富人区,离海滨不远,门前就是个花园。预定时我以为是个房间宽裕、大床舒适、设备完好的酒店。

到达后一看,酒店房间之小堪比日本,加上卫生间和过道不到八平米,还是阁楼!房顶是斜的,窗户也是斜的,一张可怜的小床挤在角落,连挂衣柜都没有。在法国这就是保姆住的,在丹麦却是四星级酒店。

不过,房间干净,物品摆放有序。从熨衣板到吹风机到座椅,从WiFi到电脑插口,一般住店客人所需物品、设施都有,只是被放置得比较隐蔽,几乎所有空间都被利用上了。挂衣架直接钉在墙上,随时可拿还不碍事,电视都挂在墙上。

小桌子上的酒店说明书还认认真真地写着酒店的各项服务,包括有个自由开放的吧台,无线上网空间,我所在的三楼可以随时用。可我上下楼多次都没看到,第二天出于好奇进行了一番搜索,原来就是在走廊拐弯处稍微宽一点的地方靠墙加设了个吧台、放上几瓶酒、再有两个小沙发而已。

当我来回走了几遍确认别无他处,这走廊的一角就是传说中的功能齐备、酒店客人可以免费享用的网吧之后,怔怔地呆站在那里半晌:低矮的房顶,狭窄的走道,坐上去就像坐在棉花堆里的旧沙发,那些人高马大的丹麦人由老式楼梯上下自如,这一切就像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一般!

高税收下的富人心态

高收入往往导致高税收,这就是社会二次分配的作用,把一次分配形成的不公平现象做个调整。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市场导向的经济还是计划导向的经济,都是这样做的。

和好多西欧国家高税收一样,丹麦税收很高,但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丹麦人对高税收的态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为富不仁”,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批评过这种现象。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暴发户,自己富裕了不想着穷人,不想着尽社会义务,只关心自己的享乐和炫耀。而社会风气也开始趋炎附势,嫌贫爱富,以至于现在有些年轻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座笑”。在中国逃税比较普遍,转移财富现象相当严重,尤其是在那些贪官污吏中,但这在丹麦是不可想象的。

法国也是个劫富济贫的国家,其所得税是按照收入高低制定不同的税率,收入越高纳税比例越高。除此之外,左派社会党上台后还推出巨富税,这是在所得税之上对更富有人群强制缴纳的税收。右派上台后并没有取消,搞得法国富裕人群集体抗议,甚至移民国外,那个电影明星“大鼻子情圣”就为此申请比利时国籍。

在丹麦,所得税率高达50%~ 70%。收上来的税收被主要用在社会福利与教育上。以我们现实说法就是用在二次分配上。根据多年前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丹麦的社会福利占政府支出的29%,是OECD国家中的第二高。而各部门教育支出将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为CECD国家中的第一高。

为何丹麦人民愿意缴高额税款?为何高收入者不想办法逃税避税——就像那些怒气冲天的法国人一样?其实通过各种手段避税本来就是富人们擅长的游戏,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丹麦人则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并不抱怨税率之高。有报道说,哥本哈根机场负责人尼尔斯听到这个问题后哈哈大笑说:“缴税是一种责任。我也算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了,但我愿意缴税,因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穷人。” 这篇报道还讲到:有一位议员说自己每赚一百元,就有六十元要缴税,但他认为:“这不是财富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帮助能力较差的人。”

听到这样的表达时,如果告诉你是在我们中国某地,是某领导在台上做的发言,没人不信。至于他们离开讲台后做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丹麦是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但他们关于财富分配的境界竟然如此之高!丹麦不是马克思的故乡,却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丹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却比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懂得公平和正义。你可以说这是教育的结果,也可以说他们本来就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以至于有人恍惚觉得这是个共产主义社会。

高福利下的穷人举止

欧洲已经不允许在室内抽烟了,想抽烟到室外,还得找个不影响别人的合适地方。那天早餐后走出餐厅陪我老师抽烟,刚点着,一个西方年轻人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问周围有什么商店是否开门。当时是清晨,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这家伙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我头一天夜里才到,周围黑乎乎什么都没见到,又不是本地人,所以只能回答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个青年却不走,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手中的烟。我明白他的意思,因自己平时不抽所以也没烟,只好对老师说:您给他一支烟吧。年迈的老师认真掏出烟盒,拿出一支给他,我在一旁掏出打火机为其点上,他贪婪地吸了一大口,才道谢而去。

点烟时我看到这个白皮肤的青年人双手肮脏,多日没剪的指甲缝里黑乎乎的,目送他离去时,看到他一身脏皱的衣服应该是好长时间没洗了,裤子屁股位置一大片黄黑色污物,好像他刚刚坐在自己大便上一样。

于是,我向老师提及在西方国家的感受:我见过的流浪汉讨钱时虽然姿势各不相同,却都很会讨人喜欢,有的会说些问候话,有的默默站在那里,并不像国内那些乞讨者一样低声下气、点头哈腰地伸手讨要。有的西方讨钱人甚至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将小硬币还给施舍人,只收取面额大的,反而让施舍人尴尬。当施舍人送一支烟时,往往随手掏出打火机为其点上他再礼貌离去。老师认真听完后只说了两个字:尊严!

丹麦是一个吃大锅饭而又有竞争力的富裕国家。在平等和效率之间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平衡,也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丹麦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公司、船运公司,生物制药、工艺与设计也闻名全球。至于猪肉、培根与火腿、草种等农牧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中国社会上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腐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拉高GDP,言下之意就是腐败不能深打,反腐不宜持久,得像以前那样高举轻放,否则会影响经济增长。丹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例证:严防腐败,经济就能正常增长。

“早三高”须要防御,所以要健身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晚三高”是一种富裕社会的现象,或许是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如果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些年增长的话。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欢迎读者与其交流。邮箱:cheer@citic.com)

猜你喜欢
三高丹麦税收
丹麦Skovbakken小学
“三高”让哪里最受伤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