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冷得跺脚 中韩热得烫手

2015-01-05 08:37石源华
世界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对华关系中韩关系中日关系

石源华

日本和韩国同是中国周边最重要的邻居国家。20多年来,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冷得跺脚,后者热得烫手。朴槿惠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成功实现互访,双方接待规格“史上最高”,在中韩关系史上创造了新的记录。与之对应的是习近平与安倍在APEC的勉强会晤,标志着中日关系一时难以恢复常态。

日本和韩国都是历史上受中国影响悠久、文化关系密切的邻邦,与中国有着割不断的历史联系,与中国的相互认知经历着同样的变化。

日本和韩国同是美国在东亚的结盟国家,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是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支撑同盟,韩国和日本的国家安全都依附美国提供保证,是美国重返亚太、平衡中国的主要合作国家,与中国在战略利益上存在分歧。

日本和韩国都是实行以民主价值观念为主导的西方政治制度的国家,与中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发展道路上与中国有着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日本和韩国都是东亚的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都曾给中国现代化提供过重要帮助,在未来的发展中与中国经济既有互补性,有着合作的广阔空间,也有竞争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竞争性有上升的趋势。

韩国和日本同样存在历史认识问题、海域划分问题、渔业纠纷问题等分歧。

然而,两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国家却在对华关系上出现完全不同的结局。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走向成熟发展的新阶段,中日关系的发展却陷入了“政冷经冷”的困境。除了中日关系有着先天的弱点——战争认识问题和领土争端等障碍外,笔者以为有以下五端值得关注:

其一,日本抵触中国崛起,鼓吹“中国威胁论”;韩国欢迎中国高速发展,搭乘中国顺风快车。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后,曾与中国发展了良好关系的日本,不能接受中国的“世界老二”地位,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主要鼓吹国家,焦虑烦燥的情绪弥漫全国。韩国则将中国快速发展视为推动韩国发展的最重要市场和最好机会,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最大的入境客源国。中韩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共同振兴目标、互补经济需求、类似文化背景等,决定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其二,日本依赖美日同盟,全面制衡中国;韩国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执行平衡政策。美国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形成既成霸权国与新兴发展国间的结构性矛盾,影响着亚洲国家的对华关系。日本实行的是近代以来“傍强欺弱”的故技,即傍依美国,制衡中国。韩国同样处于中美夹缝之中,却既巩固美韩同盟关系、兼顾美国的利益,又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损害中国的利益,使中韩关系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其三,日本立足国内政治需求,扩大与华矛盾;韩国放眼长远,善处现实矛盾。邻居国家间总有磕磕碰碰的事发生,但日本由于整个国家右倾化,常常将中日矛盾纳入所谓建设“正常国家”的政治需要,使矛盾愈演愈烈,导致中日关系“伤筋动骨”。韩国则从长远国家利益出发,与中国合作,妥善处理高句丽历史认识问题、渔业纠纷、朝核问题等,不使其损伤两国发展大局。

其四,日本推行“价值观念同盟”,企图孤立中国;韩国倡议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安倍游走世界各国,明枪暗箭地攻击中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韩中则互相尊重各自国家的制度选择和文化信仰,朴槿惠总统尤其充满智慧地倡议建立“人文纽带”,推动发展对华关系。

其五,日本除鸠山前首相等少数政治家外,统治集团中缺乏有远见的对华友好的政治家;而中韩建交以来,一届接一届的韩国总统都是“亲华”政治家,为中韩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美国“亚太再平衡”和中国迅速崛起的两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关系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未来20年,中日韩三国应走向密切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为此,中国的周边外交应加大建设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命运共同体的力度,将日韩视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国家,共创东北亚美好的未来。日本应向韩国学习,改变与亚洲国家共处的惯性思路和做法,回归亚洲。韩国能做到的,日本也应能做到。韩国则应坚持既有的成功做法,尽力避免重蹈中日建交后20年的复辙,开创中韩关系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对华关系中韩关系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日本民调近半受访者:最好深化对华关系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本期导读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
中韩关系,行稳而致远
中韩关系: 能否迎来“第二个春天”?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