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五月诗会

2015-01-06 05:38白小云
扬子江诗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诗社公共性

春江花月夜·五月诗会

江苏省委原副书记、江苏文化促进会主席顾浩讲话

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致辞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王晓锋致辞

5月22日,由《扬子江》诗刊社、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二月兰诗社联合主办的“春江花月夜·五月诗会”在南京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文化促进会主席顾浩,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江苏省作协巡视员张王飞,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储福金,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冯诚,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总裁张尔客,南京理工大学校长王晓锋,及来自美国、南京等地的60余位诗人出席了诗会。

诗会上新旧体诗并呈,学生表演和诗人朗诵穿插。二月兰诗社的学子们朗诵了顾浩的《沁园春·登高》《念奴娇·钟山望远》《长相思·红豆颂》等诗作;《扬子江》诗刊历任主编黄东成、孙友田、徐明德、子川、胡弦分别登台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美国著名诗人罗杰·马丁和翻译家张子清用中英文互诵了罗杰·马丁的代表作《饮马》,展示了同一首诗歌在不同语言中穿梭的音节之美;著名诗人叶庆瑞、吴野、陈咏华、路东,青年诗人育邦、刘畅、顾星环等人的诗歌朗诵引起热烈反响。(白小云)

黄东成朗诵

孙友田朗诵

徐明德朗诵

子川朗诵

南理工二月兰诗社的同学们朗诵顾浩的诗

冯诚朗诵

胡弦朗诵

育邦朗诵

刘畅朗诵

顾星环朗诵

王家新

很坦率地讲,一般来说我不使用“公共性”这样的概念,作为一个诗人,我的写作首先考虑的不是什么公共不公共的问题,而是是否忠实于我自己……不过“公共性”这个话题的确以迂回的方式触及到了一直纠缠着中国诗人和中国诗歌的一些问题。

罗振亚

诗人要想发挥他的效能、实现他的价值,他也必须经过读者的、社会的认定,有的人说我的诗就是献给无限的少数人,当然这个也可以,但是正常情况下,这种诗歌价值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么两个因素就决定了当代的诗歌、当代的诗人仍然也应该具备公共性。

黄 梵

事物的所有方面都同时辩证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们新诗的起点。但百年来新诗携着这个初始的基因,一直在个人与公共之间激烈震荡。我个人认为,民国时期和九十年代之后,是新诗最富有平衡感的时期,即在个人和公共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公共性不再成为新诗的主要弊害。

何 平

我以为我们现在讨论的基本前提不是“公共性”之有无,而是“公共性”之多少,或者是诗人“公共性”的自觉。这就意味着,如果将“公共性”和私人性对举,“公共性”和私人性其实都是一种有意识的强调。

何同彬

诗歌的“公共性”的问题是一个关于诗歌、诗人价值的古老问题,或者说是来自于柏拉图的“古老敌意”的永恒问题,把诗人逐出理想国的柏拉图“申明”:如果为娱乐而写作的诗歌和戏剧能有理由证明,在一个管理良好的城邦里是需要它们的,我们会很高兴接纳它。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诗社公共性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贺澎湃诗社组建一周年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传世作品最少的诗人
南京大学重唱诗社
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