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之探讨

2015-01-08 02:02徐雄韬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建筑防火建筑物消防

徐雄韬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公安消防大队,江西南丰 344500)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之探讨

徐雄韬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公安消防大队,江西南丰 344500)

建筑的防火性能化设计是指利用现有的技术按照一定的防火系统设计的思路将建筑内部的构造进行改进,使其充分具有防火性能。建筑的防火性应严格按照我国当前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进行设计,具有防火性能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给社会的文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的现状,分析研究了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建筑防火性能 消防安全管理 现状 措施

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防火设计思路,主要针对建筑物的实际状态,运用现有的技术对建筑物的防火性进行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建筑对于防火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出现火灾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计消防安全系统,以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有效的保证人身安全、避免财产的损失。因此建筑防火性能的优化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实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建筑物防火性能化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的建筑防火规范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防火性能规范的标砖主要是依赖前苏联的防火标准。因此我国的建筑防火研究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首次颁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直到70年代,建筑防火规范的颁布奠定了中国建筑的消防安全标准,经过几次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建筑设计防火保护“(GB 50016-2006)。从我国的防火标准的颁布可以看出,我们的消防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做法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建筑的防火设计对于完善消防安全法规、促进技术进步,以确保消防安全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规范是按照建筑物的结构提出防火性能的设计规格和详细规定,设计师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分析。这种设计方法被称为“指令性”的防火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我国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建筑防火性能设计规范并没有对性能化消防设计实施做出具体的规定,现行的防火规定主要是基于新技术的实施,因此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设计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不能给出明确的建筑安全性能标准

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应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的不同,防火性能要求也应当不尽相同。因此,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化标准应当从各个鉴于目前的设计规范结果建筑物达到一致。但目前的安全标准还不能达到防火性能的要求,不能有效规范建筑防火措施。

2.2 防火性能化的技术水平低

指令性的防火规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但是这种设计可能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发展。尽管指令性的防火性能化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投资,但它可能不符合规格。

2.3 限制了设计员的创造力

现行的建筑防火性能优化规范使得设计人员的思路不能打开,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无形中禁锢了思维。设计师只是为了盲目追求合乎规范的设计,而失去了创新能力。建筑物是供人类生活居住的,是为公共生活服务的。现在的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无法体现出人文设计,甚至有的建筑为了追求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了一些对通行造成障碍的方式,这就严重造成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表面上看起来防火性能要求高,但实际上是多余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通行不便。建筑规范和建筑功能之间出现了功能需求的矛盾,这种矛盾给设计者、业主和消防监督者工作造成了困难。

3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进展

消防性能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包括火灾场景的设计,消防设施的响应,烟气运动模拟,火灾条件下建筑结构,人员疏散,人员和安全标准,建筑结构的反应等等。在吸收一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3.1 火灾场景设计

设计火灾场景是指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为了描述了火场的发展并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释放速率的变化的规律。火灾场景的设计应该同时考虑确定性和随机性两方面的内容,即发生了火灾现场的概率有多大,消防系统应对火灾的反应是怎样的。我国对大量的火灾场景进行统计,对完全发展型火灾、大空间的局部火灾、密闭房间闷燃火灾、受自动水喷淋系统控制的火灾等4种典型火灾类型热释放速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使火灾场景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3.2 烟气烟流的控制

火灾现场的烟气运动的数值模拟有网络仿真,区域模式等类型的现场模拟。防火性能化设计就是用于模拟这两种方法。两者都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进行烟气烟流的模拟。我国在烟气烟流控制上采用场模拟的方法,对建筑结构的火灾进行计算机模拟,这种技术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模拟方法。

3.3 人员的疏散

人员的疏散是所有建筑物在防火设计时必须首要考虑的因素。人员疏散设计应能保证在火灾伤及到生命安全之前,能够有效的避免。我国的设计员在了解火灾时人员的疏散规律后,提出了人员行为特征和运动规律的模型。在应用到工程设计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火灾造成的人员疏散堵塞的现象。

4 结语

稳步推进的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制度和相应配套的识别系统是推进实施防火技术标准的前提。因此,在这个阶段,我国必须制定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规范,并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建筑防火性能,以解决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1]王菁华,左磊,陈思胜.我国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实施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5(02):78-79.

[2]孙石磊,谢明元,张道陵.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应用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4(05):231-232.

[3]林广森.规范消防监督管理持续、稳步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6(02):27-28.

徐雄韬(1990-),男,汉,江西抚州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建筑防火建筑物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