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引进人才质量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1-08 02:02朱红耕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学历海归职称

朱红耕(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高等院校引进人才质量现状与对策研究

朱红耕(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对高等院校引进人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引进人才质量的对策。

引进人才 质量 对策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全国高等院校掀起了一股引进人才浪潮,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引进人才工作,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1]。但是,也有一些迹象也表明,部分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片面追求“海归”、高学历和高职称,而忽视了自身真正的需求和特点,造成人才浪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2]。

1 引进人才现状分析

1.1 追求高学历,忽视基础教育背景

有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片面追求高学历,忽视了基础教育背景。如果博士阶段的研究与本科、硕士阶段的学科差异较大,博士阶段也只是做一篇论文而已,许多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或根本就不会。这样的人才在引进之后,有些课程在本科根本没学过,连基本的课程开设都有困难,就出现了上午听其他老师上课,下午自己上课,或者是今天听其他老师上课,明天自己上课的现象。这种依葫芦画瓢,在自己还是糊里糊涂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1.2 注重发表论文数量,忽视研究的关联性

论文数量已成为高校排名的重要因素,使得在引进人才时往往注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特别是EI和SCI论文收录的数量,忽视了论文内容与毕业论文的关联性。有些引起的人才在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与博士论文几乎没有多大的关联,只是为了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而已。这样的人才引进后,研究水平并不高,对本学科发展的贡献并不显著。

1.3 强调“海归”背景,忽视实际能力考核

“海归”的优势是外语好,对海外的情况熟悉,学校在引进时的成本也较高。但对于在海外联合培养一年左右、在国内完成论文的博士和硕士而言,这种优势并不明显[3]。由于在海外时间较短,未能完全度过语言关,有些“海归”连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也有困难。

1.4 强调学历和职称,忽视地域差异

在引进海内外其它高校的教授和人才时,有些院校未能全面考虑地域差异。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本科教育三年,研究生学历仅需一年,只是上课修学分,没有论文和研究环节,也没有导师制。又如国内引进的人才,不同省份在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欠发达地区引进的教授与发达地区晋升副教授要求的成果差不多。

1.5 强调科研能力,忽视教学质量

许多高校为吸引人才,规定对引进的博士当年认定讲师职称或享受副教授待遇。过分强调了科研能力,而忽视了教学能力。他们与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相比,在教学能力和经验方面有明显的不足[4,5]。

2 提高引进人才质量的对策研究

加强对引进人才质量的跟踪和评估。引进人才既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更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做到人才引进可持续发展,可从课堂教学质量、双语课程开设、基金项目申请和获得资助情况、高质量论文的发表等方面的对比,对引起人才质量进行评估。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不能片面强调引进人才的最高学历,还要看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基础教育,重视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2)引进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时,不能单看发表了几篇EI和SCI论文,而应看发表的论文与博士论文的相关度,以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的能力。实践证明,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博士论文的相关度越高,科研能力也越强,后续发展的势头也越好。(3)正确看待“海归”人才的优势,从有无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基金项目申请、是否获得资助以及在国外发表高质量论文等方面,对引进的“海归”人才做出整体评价。(4)对拟引进的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需考虑地域差异。即使在国内的不同省份之间,在毕业论文发表、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方面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要做横向比较,不能单看学历、职称和奖励数量。(5)在肯定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优势的同时,还应加强他们在教学能力和师德方面的培养。在职称晋升时,做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并重,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因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

[1]李晓婷.高校人才使用现状与思考——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的调查研究[J].2007(6):26-31.

[2]李福华.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93-97.

[3]施瑾欢,陆琪.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21):286.

[4]施德宝.浅论引进人才的正负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1):70-76.

[5]杨华春,孙玲芳,尚静.人才引进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1(1):243-244.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introduc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improve quality of introduced talents are proposed.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扬州大学教改基金项目。

朱红耕(1956-),男,教授,博士,长期从事水利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高学历海归职称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