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技术

2015-01-08 02:02薛贵军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梭鱼虾池刺参

薛贵军

(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政管理所,辽宁锦州 121007)

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技术

薛贵军

(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政管理所,辽宁锦州 121007)

近年来我地区刺参养殖发展较快,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刺参,深受广大用户青睐。本文介绍一种健康养殖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可供广大刺参养殖用户参考。

健康养殖 剩余残饵 天然饵料

近年来,刺参虾池养殖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大多采取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养殖方式,而虾池生态养殖刺参模式是将对虾、梭鱼、刺参等放入同一池塘养殖,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生态互补、相互促进的生态环境。混养梭鱼、对虾,可有效地提高刺参养殖池塘的水体利用率,投喂对虾的小杂鱼虾、饼类及麸皮等饲料的剩余残饵和鱼虾粪便既可以促进藻类繁殖生长,为刺参、对虾提供天然的饵料生物,又可以增加池塘水的肥度,同时,养殖的梭鱼还可以利用其吞入大量的泥沙、对虾和刺参的粪便等垃圾、还可摄食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同时起到清洁养殖水体的作用。当前虾池生态养殖刺参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达到高产量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改善,现将虾池生态养殖刺参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择养殖池

首先,虾池所在的区域要保持水流畅通,水质干净,附近无其它的污染源和大量的淡水注入,适宜于刺参摄食的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水体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最好能纳自然潮水,池深在1.70m~2.00m以上,一般养殖面积以10.0亩~50.0亩为宜。

2 准备工作,主要是放苗前的准备

(1)人工参礁的设置,虾池底部环境是刺参栖息的重要条件,对于一般底质的虾池可以用水泥板、空心砖、石块等垒成堆状,作为人工参礁,每亩虾池堆放体积为50立方米~80立方米。

(2)虾池的消毒,人工参礁设置好后,纳水浸泡虾池15天,再将池水放掉,采取连续浸泡、冲洗的方法以降低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在放养前20天,用60kg/亩~75kg/亩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鱼类及病菌、病毒。

(3)在放苗前10天左右,用60目筛绢网纳水,水位达50cm~60cm肥水。肥水时,虾池投放50kg/亩~80kg/亩经过发酵的鸡粪,或施用无机肥2kg/亩~4kg/亩,以培养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 苗种的搭配与放养

三月份,放养规格为体长l0cm~15cm左右的梭鱼鱼苗,放养密度为50尾/亩左右;3月份~4月份,放养50头/kg~60头/kg的大规格天然刺参苗种于人工参礁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头/亩~3000头/亩;5月份,放养经过塑料大棚暂养的、体长1.2cm~3.0cm的中国对虾虾苗,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3000尾/亩。

4 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水质是养殖水生生物的主要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与生存死亡。水质调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养殖前期(6月份之前),水位不宜过深,一般以l00cm~120cm为宜,每潮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适时换水,以利于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及养殖品种的正常生长;养殖中期(进入7月份之后),应逐步加深水位,一般应保持在1.5m~l.8m以上,并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新,以确保刺参夏眠;养殖后期(到9月份中旬左右),可以适当降低水位,此时刺参夏眠结束,有利于刺参的活动与摄食。

(2)饲料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对刺参进行特别投喂,在投喂中国对虾时适量多投喂对虾人工配合饲料,并结合虾池内养殖品种的数量适量投喂部分粉碎的饼类、小杂鱼虾、麸皮、木屑及藻类,让部分残饵与鱼虾粪便沉落在池底,以供刺参摄食。

(3)日常管理。定时进行水质监测,控制好水温、溶解氧、盐度、pH等理化指标,调控好水色,并根据池水透明度适时肥水,及时掌握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定时向虾池内投入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既为刺参提供饵料生物,又起到改善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每天要定时巡池,观察养殖品种的生长、摄食、排便、病害、成活等情况。夏季应防止池水水温剧升。大雨过后要注意及时排掉虾池表层淡水,并加大换水量,始终保持池水盐度在26‰以上。

[1]李侠,宋维彦.刺参池塘高产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268+273.

[2]姜森颢,周一兵,唐伯平,蔡勋.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及其粒级结构周年变化[J].生态学报,2014,07.

[3]于东祥,宋本祥.池塘养殖刺参幼参的成活率变化和生长特点[J].中国水产科学,1999,03:110-111.

[4]孙毅,唐日峰.虾池养殖刺参实用技术[J].中国水产,2002,06:52-53.

[5]李鲁晶,王春生,霍峻.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技术开发[J].中国水产,2007,08:32-33+35.

[6]于东祥,燕敬平,孙慧玲,陈碧鹃.刺参养殖水质的变化特点和调控[J].齐鲁渔业,2008,03:1-7+5.

[7]宗岩宋,王世党,周维武,姜启平,王同勇.海参养殖技术之一: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5,06:57-58.

[8]何翠,黄国强.全国及主要刺参养殖省份刺参养殖状况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4,01:24-30.

薛贵军,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从事水产专业20多年。

猜你喜欢
梭鱼虾池刺参
春吃开冰梭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梭鱼TLR18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梭鱼骨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
土池封闭式养虾技术
仿刺参生殖腺营养成分分析
青虾池高效利用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