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2015-01-09 11:03胡旭红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喉罩插管气管

胡旭红

(云南省绥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657700)

小儿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对麻醉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全身麻醉[1]来说,呼吸通气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的患儿60例,所有患儿符合美国ASAⅡ~Ⅲ[2]。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上述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12 岁,平均(6.5 ±1.1)岁,体重9.6 ~101.3kg,平均(56.4±5.1)kg。对照组30 例,男18 例,女 12 例,年龄1.5 ~13 岁,平均(6.9 ±1.5)岁,体重 9.8 ~112.1kg,平均(57.3±5.4)kg。上述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半小时均进行麻醉给药,待其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的麻醉监护仪及心电图检测仪对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等。研究组患儿全身麻醉后置入喉罩引导呼吸,对照组患儿全身麻醉后插入气管导管进行呼吸管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对比 研究组置入喉罩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置入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插入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分别在置入喉罩及插入气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n 时间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71.4 ±10.1 65.9 ±15.6研究组 30 治疗后 74.8±13.2* ■ 71.3±9.1* ■对照组 30 治疗前 70.9 ±11.1 64.8 ±10.3对照组 30 治疗后 85.7 ±14.9** 80.6 ±12.4研究组 30治疗前**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 <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2.3 两组置入时间、置入难度、停药至拔管恢复时间对比研究组喉罩置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喉罩置入难度、麻醉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气管置入难度及清醒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置入时间、置入难度、停药至拔管恢复时间对比(n,±S)

表3 两组置入时间、置入难度、停药至拔管恢复时间对比(n,±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n 置入时间(s)置入困难停药至拔管/清醒时间(min)研究组 30 12.01 ±2.3* 3 13.42 ±4.13/16.35 ±4.27 15.12 ±5.11对照组 30 5.21 ±2.5 2 10.32 ±4.09/

3 讨论

在进行全身麻醉时,维持患者气道的正常意义重大。喉罩及气管插管[3]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呼吸引导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医学界公认对小儿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然而,由于小儿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小儿在气管插管时较成人难度增大,且容易导致患儿喉部软组织损伤,进而引起声门水肿、严重者导致声带受损。另外,气管插管对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也较大,可导致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手术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除此之外,气管插管在拔出时还易发生喉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喉罩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种新型通气装置,相对于气管插管更容易置入,由于喉罩不需要插入声门,操作相对较为简单,且对喉部刺激较小,不会引起声门及附近组织水肿,在置入及拔出时对循环系统影响不大,在术中麻醉时只需很少剂量的麻醉药即可耐受,患者术后清醒较快,并发症较少。因此,喉罩[4]已成为全身麻醉中更舒适、安全、方便实用的呼吸道管理工具。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置入喉罩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置入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插入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分别在置入喉罩及插入气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述,在小儿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中喉罩麻醉可替代气管插管,并且患儿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喉罩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提高小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1]胡明权.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378-3379.

[2]马永杰.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手术麻醉中的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106-107.

[3]黄伟波,王丰.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临床观察[J].2013,11(17):513-514.

[4]张文.喉罩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24(9):37-38.

猜你喜欢
喉罩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喉罩在小儿拇再造手术复合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