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5-01-18 01:46范丽萍
电脑与电信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共同体问卷

范丽萍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海门 261000)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

范丽萍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海门 261000)

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学校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网络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习共同体,正广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本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并了解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特征的认识程度以及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并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习共同体

1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为网络学习,不限制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进度、时间、地点等,还可以与和世界各个角落的学习伙伴交流学习心得,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时,其内涵及特征也越来越被学者们津津乐道,那什么是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呢?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是由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形式。“学习共同体”也称为“学习社区”,学校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并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而受到教学工作者和学习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其作用和影响范围呈明显扩大的趋势。每一种教育形式的形成和成长都有支撑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学习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想要透彻地了解它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领悟它的魅力。

对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学习共同体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至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表述过关于学习共同特征的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的表述是以萨乔万尼、雷威德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的观点。通过他们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学习共同体具有普遍的某些特征:尊敬、关怀、包容、信任和授权。其具体则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教师对学生予以关怀,同样的,学生对老师也要以礼相待,予以关怀;同时,也要给每一位参与者足够的尊重和包容,不排斥,不挤兑;再者,学习共同体之间的每位成员之间都要相互信任、积极分享自己的资源,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其次,任何参与者都应该感到在共同体中被赋予了权利,并且他们乐于表达自己对学习的要求,并分享学习感受;最后,所有参与者们有权决定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和核心价值,他们应尊重并认真执行自己的决定。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现状调查

此次调查以本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调查问卷共1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0份,有效率达95.23%。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了解程度、参与积极性、对管理方式的喜好程度以及对学习共同体活动时间的偏好等几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是对学习共同体概念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对学习共同体概念的了解程度

由上表可知,知道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占89.6%,其中,参加过学习共同体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2.9%,而从未听说过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只占10.4%。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共同体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有相当多一部分同学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对其毫不知情的也占有一定比例。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得出学生对学习共同体喜好程度的分析。具体内容如表2。

表2 学习共同体管理方式喜好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学习共同体有学校的参与,这在某方面也体现出学校在学习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希望有一个完全轻松的活动氛围,所以,他们并不希望学校参与其中。

表3 学习共同体活动时间偏好

由上表可知,有一小半的学生希望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能在周一至周五晚上进行,也有其他一小半的学生对活动时间并没有特殊要求,但也有12.9%的学生希望在周末进行活动。

表4 学习共同体学习效果

由上表可知,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效果感到很满意,将近75%的学生对学习共同体收到的成效满意,但也存在一小部分同学对此不太满意。这项调查很明显地说明了学习共同体的实施对学生的帮助很大。

3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学习共同体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了解程度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热情。问卷中的被调查者虽然表现出较强烈的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意愿,但受到共同体管理方式以及活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积极性并不高。

二是学习共同体产生及发展时间较短,学校没有相应健全的机制,并对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决心还不坚定。

三是学生在参与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和老师对其重视程度不高。

四是教师缺乏关于学习共同体的运用的相关理论,无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总而言之,学习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的要求与学生崇尚独立、自由的学习理念存在冲突,体现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真实想法,为下一步建立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弊端,笔者建议:此后学者对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应该将着眼点放到各个学龄阶段、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上,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开展切实可行的研究,并采用多种有效的研究方式,借鉴以往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制定出可操作和可实行的方法。总而言之,教育工作者对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要逐渐扩大研究范围。不断加强研究的力度,使得研究取得明显可见的成效,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使得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关于中职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策略,有不少学者认为,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法和有效方式则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对话”对于促进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知识面的拓宽有很大的帮助,合理的“对话”也将加强学习团体的归属感,同时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而乐于学习。

根据以上构建策略,再结合各种合理有效的资源和建议,形成全班、全校、全民共同学习的学习生活氛围,以此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方法,使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上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当然,关于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研究还有待加深,这需要学者、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韦承.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额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谭小虎.中职计算机教学初探[J].海西教育专题培训,2010(11).

[3]郑建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10.

[5]冯锐,金靖.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72-75.

[6]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161-162.

[7]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7 (1):141-142.

[8]时晓玲,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11-15,第001版。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Fan Liping
(Haimen Secondary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Haimen 261000,Jiangsu)

In recent years,people's learning style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Beside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learning commun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network learning attracts everyone's attention.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And it also giv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vocational school;computer professional;learning community

G715.1

1008-6609(2015)11-0084-03

范丽萍,女,江苏海门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共同体问卷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卷网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