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桥梁

2015-01-19 06:30张河川
大众摄影 2014年12期
关键词:张龙渡槽南水北调

张河川

人类的筑桥历史已达几千年,不论是古老的赵州桥还是现代的明石海峡大桥,不论是繁忙的乔治华盛顿桥还是备受摄影师青睐的旧金山金门大桥,毫无疑问,人类在桥梁建筑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桥梁作为建筑中独树一帜的一类,由于其特殊的美之形式而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

一座桥梁的建成,需要精确的设计,其呈现的姿态也必须是唯一的。在这一组影像里,作者展现的所有都是关于大桥的局部,却足以引发我们对他心目中那座桥梁的无数想象。灰色的水泥,被凝固成看不见细节与质感的色块;柔韧又刚劲的钢索,被简化为充满了韵律感的线条;看不见大桥的全貌,使得这样的影像很陌生,但又似乎很熟悉。不由地想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走过无数座桥,而每次经历,无不是走近它,直到看不到全部,融入它的每个细节,所以,这样的局部会给我们熟悉的印象。但在作者手中,色彩被褪去,形式得到强化,熟悉的印象又被再次陌生化了。

题为《大桥建设者》,在作品中却鲜能见到建设者的身影,但每一根有力度的铁索、每一方坚实的水泥,都会让我们联想到人们的汗水,让我们惊叹于人类的巧夺天工,更向伟大的劳动者致敬。也不得不感叹,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来自最为朴实无华的生活,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对生活诗意的呈现,来让我们的思绪得以浮想联翩,让我们的心得以片刻的停留。

张龙

干休所里80后

张龙这组作品所说的“80后”并非是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而是年龄超过80岁的离休军人。上海摄影家张龙将镜头对准这些八九十岁的老军人,是对他们光荣历史和记忆的慰籍,是对他们奋斗事业的传承,是对他们优良作风的阐述,是对他们强国之梦的发扬。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作为一名热爱摄影的老军人,他镜头中的“80后”军人,包含有太多的理解、太深的情谊,在他的镜头中,这些离休军人的肖像不仅是一次记录,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张龙的这组作品饱含着对“80后”军人们的情谊、理解和鼓励。

韦鸣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大批传统工业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城市化的蔓延和内城经济萎缩,它们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废弃地成为大面积的城市伤疤。韦鸣的这组黑白摄影作品以“锈”为题,厂房中工业废弃物上斑驳的铁锈似乎为人们讲述着曾经火热而辉煌的历史,质感强烈的工业设备呈现出形式极强的符号感,黑白影像也强化了观者对这些工业废弃景观的思考与探究。

何进文

沙河渡槽

河南鲁山县正在建设的“世界第一大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沙河渡槽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摄影家何进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沙河渡槽段工程的施工场景。在他的这组作品中,环境、光影、色调以及画面的形式构成均形成了既写实又写意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同时,领略到了摄影艺术的光影之美。

钱江

追寻风景的色彩

人的心理对色彩的感觉极其敏锐。由于色彩对视觉的刺激,人对客观事物会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效应,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摄影中的色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摄影人钱江而言,自然风景中的光线与色彩是他努力追寻的目标,面对名山大川,他总是细细地品味着不同时刻的光线为自然赋予的不同色彩。在五色斑斓的世界中,寻找着最摄人心魄的一抹精彩。

猜你喜欢
张龙渡槽南水北调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纸病检测算法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快跑张龙
袁晓峰摄影作品欣赏
南水北调
基于ANSYS的渡槽三维有限元分析
讨债奇遇
DRAINING THE S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