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考题

2015-01-20 21:0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辛弃疾风采英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经感慨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的,“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历史人物的种种,放在不同的时代情境中,自然有着不同的说法。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功过、言行、作品等方面去体悟他们的风采,从中获得启示与教训。

请以“风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出历史人物的魅力。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个话题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求写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一段(当然也可以是一生)的风采,从中得出给予我们的启示或者教训。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注意:首先,这个历史人物应该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他们的言行我们应该比较了解。其次,这个历史人物应该是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的。我们在写历史人物的风采时,一定要将其放入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以历史人物的思想来构思行文。

从文体上来看,因为涉及历史人物的风采,所以写记叙文和记叙性散文比较恰当,写议论文则难以出彩。写记叙文,既可以侧重记叙历史人物在具体历史事件之中的人格魅力以及最终的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教训,也可以虚构一个特定的情境来展示其风采,但是其风采应该符合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现场作文一

下一次

马亚萍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他凭栏远眺,双目凝望,胸怀万里神州,肩负千秋大业,风刀霜剑也拿他无可奈何。然而残阳如血,他那伟大的抱负,却被时间上了一道锁。

有多少个夜晚,他倚灯独坐,拔出青锋利剑,划破醉人的夜幕。剑很亮很亮,足以照亮恢复河山、驱逐残虏的英雄路途,足以照亮千千万万颠沛流离的百姓之心。灯下,他感慨万千,依旧月朗星稀,但梦里是否还能回到吹角连营的当年?那时,他纵横驰骋,横扫千军,杀得敌军片甲不留。“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心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啊!

可是——

志未酬,鬓先秋,叹流年又成虚度。英雄梦,已成空,只因白发生。或许还会有下一次,下一次或许会实现这伟大的抱负吧。他等待着,等待着,可等来的却是更加的苍老。他愤恨,他呐喊,但是英雄迟暮,壮志难酬。那些充满激情的渴望,竟被岁月蹉跎了。当马蹄扬起漫天的黄沙,当号角吹落最后一缕晚霞,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他却只能用迷离的醉眼看一眼刀光剑影。满腔报国热情,也只能被风沙无情地吹灭。难道就此与自己的理想告别,与自己高远的理想挥手?

不——

鬓虽残,心未死。即使没有红巾翠袖来揾英雄之泪,即使没有十里长亭来送壮士之行,他依然孤独地出发。或许,还有下一次,下一次的出征应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可还是无人会,登临意。终究无法释怀,这一生苦苦追求的目标,就这样让它被黄土掩埋于地下吗?或许,真的还有下一次!因为心存希望,他总是放不下。可是现实无情,徒增欷歔,于是只能选择自我沉醉来打发那一再被搁浅的愿望。昨夜松也醉倒,问松我醉何如?痴人说梦罢了,却又那么痛彻心扉。

他站在那里等待,不是等待灰飞烟灭的重生,不是等待悲剧的轮回,而是等待下一次驰骋在那片温热的疆土,等待下一次翱翔在那曾无比熟悉的天空……

只是,他能等到这个下一次吗?他还有下一次吗?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写的历史人物是中学生很熟悉的辛弃疾。作者巧妙化用了辛弃疾的多首诗词,以之来演绎辛弃疾的风采。从“志未酬,鬓先秋”到“鬓虽残,心未死”,把辛弃疾的无奈和为国出征的情感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出来。文章构思独特,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文章最后对“下一次”揭示出了新意,写得很深刻。辛弃疾壮志未酬,却还在等待“下一次”。这个“下一次”里,既有不甘和无奈,也有希冀与期望,情感多重交织,意味深长。

现场作文二

曹操,我心中的英雄

吴正钰

伐袁绍,建魏国,征西蜀,他从历史中走来,成为历史天空中最灿烂的一颗明星。

——题记

治世之能臣

汉末黄巾军起义,你带领部队起兵讨伐,从此拉开了你政治生涯的帷幕。在你欲忠于汉帝时,军阀董卓妄想废汉帝而自立,你不畏强权起兵讨伐。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在那个政权风云变幻的时代,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将原来动乱不堪的社会暂时稳定下来,虽然当时没有人了解你,但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治世的能臣!青梅煮酒论英雄,豪爽的你比因害怕而装无能的刘备更值得人景仰。在官渡之战中,你运筹帷幄,用兵如神,更加令我钦佩。

曹孟德,你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你永远是我心中治世的能臣。

乱世之“奸雄”

当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你批判得体无完肤时,当大多数人把你想象得无比恶劣时,我要为你澄清事实。有人说你挟持汉献帝,是为了获得王位,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平定纷乱的天下。当有人嘲笑你败走华容道的狼狈时,你那仰天的三次大笑就是反驳的最好理由。有人说你是“奸雄”,我只能说那是被正统思想所禁锢的人所持的一孔之见。

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你,我都永远理解你。或许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奔流,你那“奸雄”的形象终究会被还原成你最真实的英雄的一面。

建安的诗篇

提起建安文学,就不得不提到曹孟德。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贤若渴,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甘平庸;从“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慷慨豪迈,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宽广胸襟,你那不朽的诗篇至今还在拨动着我的心弦。

在我心中,你是一个不朽的灵魂。我赞美你的才华,崇拜你的抱负,讴歌你的精神。曹操,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从内容到结构,从立意到布局,从语言到文体都较完美的佳作。文章观点明确,材料充足,说理有力,令人信服。特别是小标题的运用,使得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这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本文标题直接点明文章的写作范围。文章富有表现力,也很有文采。

现场作文三

美丽不是你的错

黄松

你本是乡间的浣纱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憧憬着未来,勾勒着属于自己的画卷,那画卷上有疼你、爱你的丈夫和围在你身旁嬉闹的儿女。

当你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后,与他的邂逅改变了你一生的命运。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浣纱的清晨?你是否还记得那一次的回眸?你是否还记得四目相对时的那一刹那?当范蠡带你离开时,你以为你等来了渴盼已久的幸福,你以为他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你以为……

当范蠡将你献给他的君王时,有谁知道你的心在那一刻被冻结。你看着那个给了你希望又让你绝望的背影,终究还是低下了头,选择了沉默。你明白,他有他要效忠的君王,有他要守卫的国家,更有他要保护的人民,只是他没有想过将你置于何地。他懂得忠君爱国,可是他懂你吗?当越王提出使用美人计的时候,你用幽怨的目光望着他,你渴望他作出回应,可你看到的仍是那凝固了的背影,没有言语,没有动作,什么都没有。你在心底轻笑,原来自己所渴望的幸福只是自己的奢望而已。面对越王,你只能妥协,因为你根本没有权利说不。从此,你以一介女流卷入了两个国家的争斗中,你带着曾经的梦想卷入了后宫的钩心斗角中,开始了每天对着不爱的人强颜欢笑的生活。

当越王的铁骑闯进吴国的宫殿时,你望着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内心深处的喜悦一点一点地蔓延开来。你以为时隔数年你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你以为他会与你在江边漫步,你以为至少你可以功成身退,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越王的一句“沉江”埋葬了你所有的梦想,而理由竟是“红颜祸水”,因为他不想重蹈吴国灭亡的覆辙。直到这一刻,你才猛然醒悟,原来你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那个美好的梦,支撑着你在异国他乡一路走来,可聪慧的你,却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当冰冷的江水渐渐将你淹没,你心中是否有恨?你是否后悔那一次的回眸?你是否怨过上天的不公?你那纷飞的思绪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虚无。放眼千年,谁懂得你的心?而又有谁想过要去读懂你?

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心愿得偿,千古留名;范蠡荣辱一生,忠君报国,永载史册;而你呢,你用你的青春、你的尊严换来了勾践的复国,却得不到自己渴望的幸福,只得到了一江刺骨的寒水。勾践十年隐忍,尝的是苦胆;而你是游走在刀刃上的美人鱼,尝尽了人间的冷暖辛酸,在爱与恨中翩跹起舞。

你只不过是越王复国的工具,你只不过是吴越两国战争的牺牲品。只是你牺牲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名誉、尊严、幸福。有人说,没有你,吴国不会灭亡。但是他们不懂,即使没有你,必定会有另一个女子代替你走上同样的道路。在那样的社会,主导一切的人根本不是你。如果仅凭一个女子就可以颠覆一个国家,那么要君王何用?要满朝文武何用?要千军万马何用?美丽并没有错,错的是利用你的美貌而置你于死地,让你背负“红颜祸水”这一罪名的人。

你一生都没有真正领略到美貌带来的快乐,希望在来世你能把握好自己的幸福。

教师点评

本文标题取为“美丽不是你的错”,把“美”升华为对封建时代男子的独裁导致“美”的消失的深层次思考。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将西施置身于因美貌被毁灭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历史悲剧的承载者背后的内涵。作者大胆地为西施鸣不平从而为其洗去“罪名”,揭示了其背后所深藏的原因,可谓有厚度,有深度,有力度。

猜你喜欢
辛弃疾风采英雄
英雄犬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重走英雄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