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非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护理

2015-01-21 09:41
关键词:心脏外科痉挛发作

魏 明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12)

老年病人非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护理

魏 明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12)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在非心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根据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人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素质、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以至于诱发患者的冠心病发作。结论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以尽可能降低冠心病发作概率。

老年患者;非心脏外科手术;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CAD)是目前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致死率较高的基本类型[1]。而老年冠心病患者或者老年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在实施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其冠心病发作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其术后冠心病诱发原因,并从护理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绝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各种因素,以提高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51.4%),女52例(48.6%),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8.4 9.5)岁。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其中,术前检查冠心病病史32例(29.9%),术后并发冠心病52例(48.6%),其中心电图发生改变30例,心律失常并伴有自觉症状22例。

2 影响原因

2.1 麻醉方法的选择因素

在老年患者行非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麻醉方法是影响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影响[2]。例如在脐以下手术时,公有三种麻醉方法可选择,其中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以及全麻。其中腰麻则未有冠状动脉痉挛的报告,而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则有冠状动脉痉挛报告。以日本为例,在1993年期间,曾出现患者在行胃全切手术时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时导致了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的现象1例。分析原因,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痉挛主要是因为在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不恰当而出现低血压或者迷走神经刺激而导致的。此外,在平面较高的脊椎麻醉重加入麻黄碱,亦可导致患者引发冠状动脉痉挛。

2.2 患者的身体素质因素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功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例如老年患者的肺弹性降低,胸腔顺应性也降低,老年患者气管及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的清除功能、咳嗽反射等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减弱,导致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次是老年患者肠蠕动较慢、弱,因此,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肠蠕动恢复能力较差,且极易发生肠粘连的现象。而在术后离床活动时如果不注意适度,就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诱发冠心病发作。

2.3 手术因素

患者在进行时手术时的部位、种类,甚至是步骤都会对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在行普胸手术时,受到解剖关系特点的影响,会对患者的心脏有一定的牵拉或触碰刺激,例如我院在此次回归分析中的患者中72岁的男性患者1例,行左侧肺叶切除术,采取全麻辅助胸部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患者在术前检查均无任何身体异常现象,而在手术进行到结扎左肺动脉这一步骤时,患者的血压突然下降,心室率也减少,为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率,立即静脉给予硝酸甘油,以消除冠状动脉痉挛。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到结扎左肺动脉这一环节时,外科医生的手压迫到心脏,进而导致心脏血流减少,此外,胸部硬膜外麻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冠状动脉痉挛的概率。进而使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的现象。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存在着多种因素极易诱发冠心病发生,为此,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身体机能情况,为减少老年患者在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冠心病的因素,措施如下。

针对术前检查中存在心电图显示存在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其术后应加强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与医生反映,以争取最及时的处理,同时在术前和术后均予以患者应用强心扩冠药物。

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较严重的疼痛现象。在术后24~48小时,麻醉作用开始消失,而感觉开始恢复,因此术后的切口疼痛指数也不断加大,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加快的现象,增强了心肌耗氧量[4]。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术后次日就因切口的疼痛而导致心律失常50例,心率≥90次/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患者的情绪,需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同时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细心观察患者切口疼痛的原因,以排除其存在的原因。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预防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般情况下,行外科手术的病人在术后需要禁食,因此往往通过补液来补充营养,补液量2500~3500 mL,在补液过程中,需要调节好输液速度,避免造成急性肺水肿或者心衰等意外事故。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巡视,及时发现输液变化,随时加以调整以外,还需要向老年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及其危害,嘱咐其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冠心病患者以及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在行非心脏手术后存在多种因素会诱发冠心病发作,例如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患者的身体素质、心理压力以及护理不当等因素,均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诱发冠心病的发作。因此,在老年患者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应采取积极地护理方式,减轻患者的不适,舒缓患者的情绪,以避免出现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因素。

[1]田树平.冠状动脉CTA评价老年中高危非心脏手术风险分层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

[2]张军龙.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与HRV、METs及CRE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徐美英,吴德华.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04):52-60.

[4]庄 海.外科围手术期缺血性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3.

本文编辑:卢 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33.163.02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痉挛发作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