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01-21 09:41孙克保
关键词:注射液脑梗死急性

孙克保

(河南省固始县洪埠乡卫生院,河南 信阳 465211)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孙克保

(河南省固始县洪埠乡卫生院,河南 信阳 465211)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水平、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SE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NS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疏血通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患者大多会留有不同程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研究显示,脑梗死后,侧枝循环的代偿作用可使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可逆性。因此尽早恢复血供,减少神经元损伤,对促进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NSE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神经元坏死情况的辅助指标。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1]。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治疗时间在发病后72 h内,治疗前未接受溶栓、抗性、降纤维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肿瘤、脑出血、脑外伤等,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严重合并症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药物过敏的患者,患有精神病患者或者智力障碍患者,妊娠期,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判断疗效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7.1 8.1)岁,NIHSS评分(9.5 2.9)分;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耐力55~81岁,平均耐力(67.4 10.5)岁,NIHSS评分(9.4 2.6)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脱水、影响神经细胞、控制血压、控制糖尿病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6 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天。

1.3 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用于检测NSE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表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临床疗效根据NIHSS评分结果评价:基本痊愈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1%~100%,病残0级;显著进步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病残1~3级;进步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无变化为NIHSS评分减少或者增加在18%范围内;恶化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超过18%。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Barthe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NSE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NSE为( 20.9 3.8)μg/L,治疗后为(13.3 2.1)μg/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NSE为(21.2 4.5)μg/L,治疗后为(17.1 3.4)μg/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NIHSS评分(9.5 2.2)分,治疗后(2.8 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NIHSS评分为(9.6 2.5)分,治疗后(5.3 1.1)分,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Barthel指数为(30.5 12.6)分,治疗后为(73.1 14.5)分,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30.4 11.9)分,治疗后为(61.2 13.8)分,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基本痊愈8例,明显进步11例,进步7例,无变化4例,无恶化,总有效率86.7%;对照组基本痊愈4例,明显进步8例,进步7例,无变化11例,无恶化,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后无肝肾功能异常、无过敏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卒中,多用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导致对应的神经功能出现缺损表现。脑血栓形成是主要的导致脑梗死的病因,占所有脑梗死中的60%。

疏血通注射液属于中成药。水蛭具有通经、活血、散瘀、抗凝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组织凝血酶对纤维蛋白作用,阻碍血液凝固,扩张毛细血管,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水蛭对组织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能够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抑制心肌缺血,消退主动爱粥样硬化斑块,使斑块内胶原纤维增生,减少胆固醇结晶,从而稳定斑块。其还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采用输血通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S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脑梗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损害的情况,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谈雪梅.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4):50.

[2]曹 鸿,傅 薇,张云坤,等.疏血通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3):215-216.

本文编辑:徐 陌

R285

B

ISSN.2095-6681.2015.33.080.02

猜你喜欢
注射液脑梗死急性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