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65例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2 12:06刘亚新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造瘘肠梗阻结肠

刘亚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结、直肠癌65例的诊断与治疗

刘亚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总结和分析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确诊后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本研究选取的65例患者术前合并10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11例心脏病,16例呼吸系统疾病;50例行Ⅰ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术,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行左半结肠、直肠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切除并近端结肠肠管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5%(17/65),12个月、24个月及3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77%、81.54%、70.77%.结论:在临床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诊断;治疗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机体抵抗力低下,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壮年.临床应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2012-01/2013-01我院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40~72(平均60.3±11.2)岁.就诊方式:急诊15例,平诊50例.临床症状:腹痛25例,腹胀15例,腹泻20例,黑便或血便12例,腹部肿块14例,反复间断不全肠梗阻13例,急性肠梗阻15例.肿瘤发病部位:直肠16例,横结肠5例,升结肠10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21例.结合Dukes分期:B期20例,C期34例,D期11例.

1.2 术前并存疾病 本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者30例,占总患者46.15%(30/ 65),主要包括4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8例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11例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1.3 确诊方式 入院前误诊为习惯性便秘2例,痔疮7例,痢疾7例,贫血6例,腹部肿块2例,误诊率为36.92%.直肠癌梗阻并肠穿孔1例,结肠肝曲癌梗阻并升结肠坏死1例,均为急诊手术证实;其余63例患者经电子显微结肠镜检确诊.

1.4 治疗方法 对65例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评估,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抗感染,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全部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结合病情选择根治性手术、造瘘术、姑息性手术等手术方法[1].平诊入院50例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后行Ⅰ期根治性手术切除,肠吻合术.急诊入院患者15例,右半结肠梗阻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1例结肠肝曲癌梗阻并升结肠坏死,行回肠末端造瘘,另外9例胃肠减压后,行回-结肠吻合术;左半结肠直肠癌4例,行左半结肠、直肠切除后,3例Ⅰ期结-结肠吻合,1例近端结肠肠管造瘘;直肠癌梗阻并肠穿孔1例,行姑息性切除并近端结肠肠管造瘘.

2 结果

在本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并发症19例,其中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6例,造瘘口坏死2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5%(17/65),围术期无一病例死亡.本组65例患者均获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30(平均19.7±5.4)个月,12个月生存率为90.77%(59/65),24个月生存率为81.54%(53/65),30个月生存率为70.77%(46/65).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随着病程的延长,临床表现为便血、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腹痛等症状,晚期表现为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性症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近年来,结、直肠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结、直肠癌患者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早期诊断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血便,伴有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等,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降低,以腹痛为主的症状较为少见,腹部肿块所致的急慢性肠梗阻较为常见[3],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间延迟,诊断时多为中晚期结、直肠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4].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及影像学辅助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临床医师对结、直肠癌诊断不够重视,误诊事件时有发生,如痔疮、痢疾、炎性肠病等.多数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以手术为主,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体质等,选择最适宜的术式,进而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5%,多为感染,可能与老年患者术前患有基础疾病较多、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差有关.

老年结、直肠癌发病原因与饮食、炎性刺激、遗传、息肉等因素有关,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术后应给予辅助化疗,有利于确保手术治疗效果[5].随访6~30个月,患者30个月生存率为70.77%,且围术期无一例患者死亡,可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1]王 旭,贾宇飞.结、直肠癌193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1):84-85.

[2]周活动,林 强,洪锦伏,等.4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2):168-169.

[3]覃 文,程德志,郭文邦,等.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44-47.

[4]Itakura E,Yamamoto H,Oda Y,et.al.VEGF-C and VEGFR3 in a series of lymphangiomas:Is superficial lymphangionma a true lym-phangioma[J].Virchows Arch,2009,454(3):317-325.

[5]赵雩卿,崔 智,刘端祺.老年结、直肠癌84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4):32-33.

R735

A

2095-6894(2015)06-061-02

2015-05-25;接受日期:2015-06-10

刘亚新.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临床.Tel:0476-8253297 E-mail:liuyx_01@163.com

猜你喜欢
造瘘肠梗阻结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与结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对结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幸福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后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