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和方法

2015-01-23 11:44于彦强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疱口蹄疫病猪

于彦强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猪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和方法

于彦强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患病猪的口鼻、蹄部以及乳房皮肤等发生水泡和溃烂,属于我国一类动物疫病。通过流行病学、病理特征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

猪口蹄疫病;流行病学;病理特征;防控措施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多发的1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猪、牛、羊等偶蹄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在我国又被称为“口疮”、 “脱靴症” “蹄癀”和 “五号病”。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曾经发生过口蹄疫。该病的发病率几乎达100%,但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该病能在全球大规模流行,远距离快速传播,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第一位烈性传染病,并列入世界范围内重要传染病研究行列,我国也将其列为第一类传染病之首。该病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生产、肉食供应及国际贸易,可导致1个国家的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停止,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猪口蹄疫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威胁到畜牧业生产安全,如何正确预防猪口蹄疫发病率,以及针对猪口蹄疫给出怎样的解决对策,是文章主要探讨的内容。

1 猪口蹄疫的发病季节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是猪口蹄疫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猪口蹄疫在一年四个季节,均可发生,流行爆发以冬、春寒冷季节为主,其传播方式呈现跳跃性特点。经过研究发现,猪口蹄疫病在1个地区,每隔数年就会流行1次,发病具有周期性特点。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牛最容易感染,再者是猪,后是羊;当牛感染口蹄疫病毒后,需及时处理预防传播,一旦猪感染后,因其自身排毒量较大的问题,就会使病毒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猪在感染口蹄疫病毒后24h,表现临床症状,在7d之后,高病毒血症出现,它的排毒持续期在4d左右。由于猪是最危险传染源,即使康复后在一定时间内会留有口蹄疫病毒。

2 猪口蹄疫的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口蹄疫潜伏期传染和临床发病动物。破裂水泡的渗出物、呼出的气体、分泌物、唾液、粪尿、奶、精液及肉和副产品等,排出的病毒都要比牛羊等其他感染动物排出的更多。其他传染源还包括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车辆、用具等等,它的传播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但也可空气传播,并且这种悬浮微粒病毒,可通过风传播到远处。比如牛猪这类易感动物,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和伤口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直接接触和间隔接触方式的传播占绝大数,另外,还可通过动物媒介传播,比如人员、犬、猫、鸟、昆虫等,虽然也春冬为主,但夏秋季也会发生口蹄疫病。

3 猪口蹄疫的危害性

猪口蹄疫是1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和接触性进行传播,具有发病急和传染快等特点,一旦发生猪口蹄疫未能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传染,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大批动物被扑杀销毁,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社会的恐慌。其破坏力还会波及其它行业,对外出口被迫关闭,严重影响畜产品的流通与贸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主要症状

4.1 临床症状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粘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形成或发生水疱,水疱易破溃,液体溢出形成烂斑。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在3d左右,最长为8d左右,潜伏期较长的一般为已经免疫且保护力不足的猪。在口蹄疫病毒潜伏期,病猪一般闭口会流涎,开口会发出吸吮声音,且精神沉郁,病猪体温可升至40℃左右。另外,成年组与仔猪的临床症状不相同,水泡和跛行是成年猪的主要症状,而因心肌炎、瘫痪而猝死是仔猪的主要表现。

4.1.1 成年猪

患口蹄疫病的成年猪,在1~2d内,体温升高,72h后,体温超过40℃,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且精神沉郁,经常俯卧,四蹄发热。在发病的4~6d,4mm~2.5cm大小不等的水疱会出现在病猪的蹄冠、蹄叉、鼻镜、鼻孔周围以及乳头等部位,另外不同部位的多出病变可发生在同1头猪上,出现的水疱,里面充满了淡黄色或无色的清凉浆液;这些水疱经过半天到1d半的时间,会迅速溃烂,溃烂后出现无披露肉的红色糜烂局部。蹄部感染后多表现为疼痛,不敢踏地而表现为前肢跪地爬行或跛行。对于体重较大的猪,则会有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发生并发感染情况,2周内即可愈合损伤。一旦因为细菌继发感染引起坏死或化脓,病猪会表现为长期俯卧,压迫性溃病往往会一夜间形成,当驱赶病猪时,往往会尖叫,并且蹄冠处会有少量鲜血溢出。较为严重的病猪,会因蹄壳边缘溃裂而引起蹄壳脱落,并伴有大量鲜血流出。感染口蹄疫的哺乳母猪,会看到明显的水疱或结痂在其乳房,从而使其产奶量下滑。感染口蹄疫的妊娠期母猪,因高烧可能会流产。经过研究发现,成年猪在非疫区的发病率接近100%,病猪死亡率在4%,由此会引起严重的减食掉膘和生长停滞。在实施免疫的地区,这些广泛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

4.1.2 仔猪

通常仔猪感染后呈最急性经过,而不是形成水疱,并出现高热和极度衰弱的症状。仔猪在水疱形成前,经常会因为病毒诱导急性心肌炎而猝死。绝大数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会尖叫一声或蹦一下而猝死,少数病仔猪会因为后躯瘫痪、不能吃奶而饿死。研究发现,非疫区2周龄以下的病仔猪身亡率为100%。

4.2 剖检症状

剖检口蹄疫病猪后会发现,其心包内较多透明或稍微浑浊的心包液。观其心脏,外形正常,但是触摸后发现较为柔软,比正常猪的心脏颜色要淡许多,心内以及外膜有出血点。烂斑和溃疡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处出现,同时肠粘膜有出血炎症,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另外,其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白色斑点,这是因为心肌纤维在病毒作用下,发生局灶性脂肪变性、蜡样坏死和间质的炎性反应,所以在心室中膈及心壁上才会散布灰白色或灰黄色或条纹病灶,心肌松软似煮熟状。

5 猪口蹄疫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

2014年诸城市生猪存栏123万头,出栏250.2万头;牛存栏12.1万头,出栏9.8万头;羊存栏11.5万只,出栏25万只;肉鸡存栏1400万只,出栏7210万只;蛋鸡存栏406.5万只,特种动物存栏460万只,出栏17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40.6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3.9%。2014年被农业部定为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县,被省畜牧兽医局定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已连续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在猪口蹄疫预防方面有丰富经验,现将猪口蹄疫预防措施与方法分析如下。

5.1 预防方法

预防猪口蹄疫病的重要措施是接种疫苗,免疫注射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浓缩疫苗,种公猪要每间隔4个月进行1次接种,1年3次,而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间隔1个月免疫2次,需注意每次注射3ml/头。另外种母猪在配种之前,要接种浓缩疫苗,肌肉注射3ml/头,种母猪分娩前,再次接种浓缩疫苗,肌肉注射3ml/头,这是哺育和保育仔猪对口蹄疫病毒有抵抗力的保障。仔猪断奶后,2个月左右,注射浓缩疫苗,每3ml/头,在仔猪接近4个月时,接种浓缩疫苗,每3ml/头。另外,商品猪在出栏前1个月,需再免疫,每3ml/头,这主要是避免在运输或屠宰场时发生感染现象。

在免疫注射口蹄疫灭活浓缩疫苗后,30%的猪会在疫苗注射后有应激反应出现,症状轻的猪体温升高,表现为食量下降,症状严重猪表现为呕吐废食,并且精神萎缩;只有极个别的猪,会出现全身发红、苍白、抽搐,还会因为呼吸急促而导致死亡。症状较轻的猪,无需采取特别治疗,1d内可康复自然,对于极个别反映较重的猪,采用肾上腺素对其治疗 [2]。

5.2 预防措施

5.2.1 拒绝传染源

5.2.1.1 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传入

引进的种猪时,要对种猪场进行详细了解,确定其健康且没有疫病流行方可引进。在转入生产区栏舍混群饲养时,必须要对其进行隔离检疫、免疫接种、严格消毒、药物净化和驱虫以及监测猪瘟等。

5.2.1.2 严格引种

这是避免向外购进猪苗育肥出售的现象出现,除了在非疫病流行季节购进少量种猪。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外来猪群带毒和交叉感染和情况发生。通过研究得出育肥猪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向外购进的猪苗,在原来猪场并未发病,一进入育肥场,因为环境、饲料等饲养因素的改变,出现应激现象,导致仔猪抵抗力下滑,从而引起口蹄疫等传染病。

5.2.1.3 隔离防护要加强

一旦发生传染病,及时排查场内的猪有无跛行、有无水疱出现,一旦发现口蹄疫猪,需要迅速隔离以防传染,并将传染范围尽可能缩小,加强消毒[3]。

5.2.2 强化消毒

目前,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以及猪体表病原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消毒。

5.2.2.1 选择消毒药品

由于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化学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对酸性、醛类卤素类的消毒剂比较敏感。因此,在对栏舍、猪群和环境消毒时,可用复合醛类、碘制剂氯制剂等消毒药。

5.2.2.2 交通工具消毒

为了防止野毒侵入厂内,需设置1个消毒池,用1:300的醛威稀释液对进出车辆的车轮进行消毒,每3d更换1次消毒液。而在对进厂车辆的车体、司机的鞋底、驾驶室的脚踏垫进行消毒时,要用1:600的醛威稀释液。

5.2.2.3 环境消毒

用1:600的醛威稀释液,对猪场人员进行喷洒,将大门口人行通道的脚踏垫浸泡在消毒液中,2d更换1次;人员进入前,要对其鞋底消毒。可将洗手盆放置在猪舍门口,1:300的醛威稀释液对注射人员手部消毒,2d更换1次消毒液。

5.2.2.4 带猪消毒

带猪消毒时,选择消毒药物必须符合杀菌广谱、刺激小等特点,严禁使用水溶性小、异位、刺激性强的药物,按照使用说明调试药物浓度,不可任意稀释或加浓。按照5~25ml/m3计算药物喷雾用量,因此可每喷雾消毒1次,将舍温降低3℃左右。依据季节、温度的不同,对药液浓度和用量进行调节。

5.3 综合预防

在综合预防过程中,当猪场发生疑似口蹄疫时,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并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确认为口蹄疫病猪后,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小到1个养猪户,大到1个国家,要想保持无口蹄疫状态,必须要随时警惕潜在的病猪和副产品的引入与进口。同时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因为易感动物及副产品运输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对于口蹄疫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依靠单个农户和养殖场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必须加大防控的宣传力度,使口蹄疫对养殖业的危害性、流行特点和症状、防控措施和方法等知识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防御猪口蹄疫。也绝不能仅仅依靠疫苗免疫这一手段,要同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和综合性防控也是必要的措施,包括科学的饲养管理、隔离封锁、卫生消毒、病死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销毁处理、杀虫灭鼠、诊断检测、免疫接种等。

[1]罗银昌.猪口蹄疫的鉴别和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1,11(1):59.

[2]魏广.猪口蹄疫的防控策略[J].北方牧业,2011,5(1):95-96.

[3]杨春华.猪口蹄疫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2(7):139-141.

猜你喜欢
水疱口蹄疫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病猪喂药有办法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