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琯溪蜜柚的标准化生产之路

2015-01-24 06:06黄日升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蜜柚示范区标准化

文 /黄日升

平和琯溪蜜柚的标准化生产之路

文 /黄日升

【导读】本文在回顾平和县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实践基础上,概述了平和县实施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推广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做法、经验与教训。

位于闽南“金三角”南部的平和县,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厦门和汕头两经济特区毗邻,西北部与龙岩市和广东省梅州市接壤,下辖16个乡镇(场)、240个行政村,人口 57万人。平和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因盛产琯溪蜜柚、坂仔香蕉、白芽奇兰茶,而享有“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白芽奇兰茶之乡”的称号。其中,琯溪蜜柚已成为平和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截至 2013年,全县种植琯溪蜜柚4.3万 hm2,产量 110万 t,产值 40亿元,出口突破 15万 t。平和柚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国内市场份额、出口量和品牌价值等 6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世界柚乡”“中国柚都”。

一、主要成效

品牌效益通过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标准入户培训率、标准简明手册入户率、生产与经营活动记录归档率、产品商标注册率、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认证率等均达到100%,实现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并辐射带动全县 4.3万 hm2琯溪蜜柚的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蜜柚成为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知名度高的名特优品牌产品。

经济效益据测产验收结果,示范区年平均单产比非示范区增产 13%~16%,平均每667m2增产 200kg左右。以 2010年坂仔镇金福龙生态农庄核心示范片实地测产为例,保收系数以 0.95计,示范面积 66.7hm2可增产 19万kg,以3元/kg的产地价计,可增收57万元。扣除新增投入 30万元,当年可获新增纯收益 27万元。

社会效益琯溪蜜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为市场提供大量安全优质的柚果,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带动示范区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同时,通过实施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巩固和提高琯溪蜜柚的品牌市场知名度。

生态效益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推广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特别是套袋技术及“果—沼—牧”模式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示范区柚园施肥用药更加科学、合理,大大减轻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琯溪蜜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重视并落实标准化生产一是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以及项目进度跟踪,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做好项目年度验收和品牌培育等工作,强化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宣传,示范区的建设有关技术指导,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组织果农参加技术培训。二是完善琯溪蜜柚标准体系。在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5—2002)和福建省地方标准《无公害琯溪蜜柚栽培技术规范》(DB3502/T 009—2005)进行生产管理的前提下,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分发到示范区所有农户手中。三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坂仔镇西坑村、小溪镇厝丘村等琯溪蜜柚主产区分别建立面积达 66.67hm2的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的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与经营。四是加强琯溪蜜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宣传。每年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 3期、受训人员 300人次以上,培训农民100多期次、受训人员8900人次以上,印发琯溪蜜柚标准化简明手册 2000册。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仅 2013年就通过有线电视举办技术讲座 12期,制作 VCD 200片,发送手机短信 9万多条。五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琯溪蜜柚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购置农药、化肥速测仪等设备,加强农资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监管制度,完善标签、标识制度,实行定点销售、建立档案,加强农资执法,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违禁农用投入品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农资经营者进行全面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遵纪守法意识。每年定期举办农资经营者培训班3期,受训300人次以上,印发材料 1万份。六是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行生产经营档案管理,详细记录每次实施管理措施的名称、时间、操作过程。健全档案记录和产品标签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示范区琯溪蜜柚种植、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实现全程可追溯。七是进行产品认证和品牌培育。示范区琯溪蜜柚通过国家原产地标志产品认证和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以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县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 GAP认证的企业达 70多家,纳入出口蜜柚基地管理的蜜柚专业合作社 83家,创建出口基地 1.5万 hm2;推广琯溪蜜柚果实套袋达5亿只,创建绿色、无公害标准化果实套袋柚园2万 hm2,为平和琯溪蜜柚品牌建设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此外,还通过开展琯溪蜜柚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活动,提高果农的质量安全和诚信经营意识。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一是扩穴改土,培育发达根群。增施有机肥,深层扩穴改土,为根系创造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培育发达壮旺的根群。二是科学修剪,培养自然开心形丰产树冠。采用疏删、短截、甩放、回缩等方法,培养主枝开张,分布均匀,骨架牢固,结果枝组充实的自然开心形树冠。三是果实套袋。每年 7月进行果实套袋,可有效避免多种病虫为害,减少喷施农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减少日灼、冻害、裂果、机械损伤等,改善果实外观,提高优质果率。四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以产定肥。五是科学用药,开展生物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应用座壳孢菌防治柑桔粉虱等生物防治技术。六是果园生草覆盖。引进种植宽叶雀稗、黑麦草、印度豇豆等绿肥,有效覆盖果园台面,保持土壤湿润,改善柚园小气候,有利于抗旱和柚树根系生长,同时有利于防止因台风暴雨造成的土壤冲刷,起到保肥、保水、保土的作用。七是完善示范区果园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由主干道、支路和人行小路构成路网,由排水沟、后台沟、拦水坝、集水池、高位调节池、供水及施药管等构成的排给水网,果园内运输专用索道,以及供电设施等。

三、经验与教训

主要经验一要加大对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资金投入。一些果农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生产上投入明显不足,既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又制约了整个琯溪蜜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要加大对琯溪蜜柚产业扶持力度。平和大部分蜜柚种在山上,坡度偏大,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三要加大标准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大力宣传标准,营造农民自觉学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标准在琯溪蜜柚生产中的丰产优质、增产增收的作用。四要重视延伸琯溪蜜柚产业链。加大对琯溪蜜柚深加工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减轻琯溪蜜柚鲜果市场的压力,确保琯溪蜜柚产业安全。五要强化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琯溪蜜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蜜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教训和不足一是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由于种种原因,相关职能部门有效监管不到位,监管时空空档过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程度较轻,不法商人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康发展。二是商标规范使用尚须加强。琯溪蜜柚商标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对违规使用商标的行为监管、打击不力,影响了优质优价的市场秩序的形成,难免挫伤优质蜜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三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有待规范。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较慢,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社员之间还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社员之间貌合神离,较少有实质性的运作。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而亟待解决。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经济作物站(363700)

特约编辑:艾 华

黄日升(1963-),男,高级农艺师,从事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E-mail:13695986656@163.com

2014-12-30

猜你喜欢
蜜柚示范区标准化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标准化简述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福建·龙岩蜜柚产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