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法10年经验总结

2015-01-24 14:52王丛礼洪丽君程春华赵成彬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软管药液灌肠

王丛礼 洪丽君 程春华 赵成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157000)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在洪丽君、赵成彬主任带领下,10年间逐步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其中中药保留灌肠法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了十多次的修改,从失败的经验中找到优越的方法,现简要陈述于下,供同道参考。

中药保留灌肠的概念

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中药保留灌肠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一阴一阳,经络相关,表里络属,在脏腑联系中最为密切。《黄帝内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朝百脉,主治节”,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于肺,输布全身。直肠给药,通过肺的宣发及肃降作用使药物输布全身,从而起到治病的目的。2004年初,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开始应用灌肠疗法,初期采取直肠滴入的方式给药,运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些弊端,例如滴入时间长,患儿依从性差等,影响疗效,遂将“直肠滴入”改为“直肠推入”,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药物起效快的特点。

中药保留灌肠的机制

1.中医学: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宣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若病位在肠腑,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疗效。

2.西医学:小儿肠壁通透性较高、肠壁孔隙大、蛋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趋势。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中药保留灌肠后,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透过黏膜被吸收。其传输途径有3种:①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②通过直肠中静脉和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③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直肠给药吸收后维持时间较长,进入体循环的量为50%~70%,作用速度与静脉用药类似。中药保留灌肠,药物易被吸收,且药物吸收后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大部分还通过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直接发挥药效。

中药保留灌肠的优势

因药物直接通过肠道吸收,可减轻其对肝肾的损害。解决了一部分患儿觉得中药苦、吃药难、因反射性呕吐和打针不配合等难题,因其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且不易反复,患儿及家长易接受,日益得到重视。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

将灌肠药液用恒温箱加热至38~40℃,用50 mL(或20mL)注射器连接静脉输液针一端软管(另一端剪去针头),抽取药液(20~50 mL),令患儿平趴于治疗床,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臀部垫高约10cm,用液体石蜡润滑患儿肛周皮肤,将输液软管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至肛门高度应<30cm,将药液缓缓推入患儿直肠,反折并拔出软管,擦净肛门,操作完毕。嘱家长平抱患儿半小时以上,利于药液吸收。

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

①灌肠药液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易烫伤直肠黏膜,过低则药液不易保留。②灌肠前需润滑肛周皮肤,否则不利于进管,另软管头端倾斜角度不可过大,否则易划伤直肠黏膜。③灌肠时如遇阻力较大,不可强行推药,否则直肠内压力过大易损伤直肠,且药液不易保留。④个别患儿中药保留灌肠后出现轻度腹胀,可用神阙穴外敷消胀散治疗。⑤肠上皮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静脉毛细血管间隙是药物分子进入人体的门户,故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其分子量的大小。一般来讲其活性成分为生物碱、蒽醌、黄酮及其他苷类物质的药,如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解毒药等,分子量小,易被直肠吸收。⑥正常情况下直肠不能吸收脂肪、淀粉、蛋白质、多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如生地黄、何首乌、阿胶等,故不宜选用该类药物制备灌肠剂,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及延误病情。⑦人体肠黏膜正常pH值8.3~8.4,呈碱性。若药液pH值偏酸,易引起肠痉挛、腹痛等症。⑧药液与血浆渗透压决定药物有效成分是否能进入体内,若血浆渗透压高于药液渗透压,肠道可吸收大量水分,药物易吸收;反之药物则不易吸收。

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灌肠疗法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保留复方药物的整体性,还可解决患儿口服中药困难的问题,是儿科给药方法的有益补充。但文献报道仅是个人经验或较少治疗病例,尚未从免疫调节、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前瞻性研究。另外,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最佳治疗方案,需结合当代儿科临床实际,对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儿科疾病进行挖掘、整理,适于儿科疾病谱的技术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使统计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发挥中医药灌肠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优势。

猜你喜欢
软管药液灌肠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空中加油软管“甩鞭”现象安全性分析与仿真验证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新型装卸软管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液压制动软管设计探讨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