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5-01-24 14:52李亚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硫辛酸氧化应激血脂

李亚平

(河南省周口市第三人民医院,466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较统一的对DPN定义为: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末梢神经损伤的症状或体征。其主要表现为四肢刺痛、烧灼感、麻木、酸困、沉重、蚁行感、触电感,甚至剧烈疼痛难忍、全身肌肉疼痛导致夜眠差。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DP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3~78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9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3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患者就诊后根据病情给予控制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及戒烟、减轻体重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山西亚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0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1mg,静脉注射,每天1次。

疗程均为2周。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各作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检查。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静滴α-硫辛酸时出现局部疼痛,经调整滴速后症状消失。

其他安全性监测: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血糖波动减少,餐后血糖控制良好。

讨论

DPN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症状出现早。有关DPN的发病机制,自200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提出“共同土壤”学说后,氧化应激损伤被公认为DPN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共同基础,同时糖尿病所伴有的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炎症等都可以通过增加氧化应激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速造成全身器官和系统的损害。

α-硫辛酸为混旋硫辛酸,是超强的抗氧化剂,是目前唯一水脂兼容的抗氧化剂,它是胰岛素信号传送系统中的一部分,能使胰岛素的应答能力恢复,使胰岛素刺激细胞激发葡萄糖氧化并合成肝糖原,使糖代谢恢复正常,从而降低血糖。同时α-硫辛酸还可以降低神经组织的过氧化,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通过抗氧化应激治疗,全面改善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Na+– K+– ATP酶活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麻木、灼痛及其他感觉异常症状。

本组结果显示,对2型DPN患者α–硫辛酸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硫辛酸氧化应激血脂
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硫辛酸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