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脂溢性脱发验案举隅

2015-01-24 15:23黄平,徐杨青,曾志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梅花针针刺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脂溢性脱发验案举隅

黄平1徐杨青2曾志颖1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脂溢性脱发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运用中医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辨证取穴配合梅花针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有效疗法之一。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针刺;梅花针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035-01

收稿日期:(2015.08.13)

脂溢性脱发,又名男性型脱发、雄激素源性脱发,是头部额颞区及顶部的渐进性脱发,好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1]。该病是皮肤科的多发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属皮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脂溢性脱发不仅影响患者外观,而且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近年脂溢性脱发患者人数日渐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当前西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法很多,但大多具有副作用明显、疗效不理想、疗程较长等缺点,虽然外科植发术可达到一定的美容效果,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术后往往外观不自然,且手术费用高,所以患者大多难以接受[2]。中医治疗脱发历史久远,不良反应少,方法很多,能有一定疗效。而针刺辨证取穴配合梅花针治疗脂溢性脱发有其独特的疗效。2014年4月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脂溢性脱发1例,经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案介绍

患者潘某,男,35岁,私营企业主。主诉:头顶向四周脱发2年余。病史:患者经常应酬,且精神压力大,有烟酒等不良嗜好。自2012年起患者开始严重脱发,头屑增多,头发油脂分泌旺盛,一段时间后头发从前额两侧及头顶部慢慢脱落,头皮油腻发亮,呈涂油状,有大量灰白色糠皮状头屑,头发干燥,缺乏光泽,常有瘙痒,头皮有散在性的小丘疹,洗头也常伴有脱发, 先后多次于其他医院寻求中西医治疗均无明显改善, 遂于2014年4月25日至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求治,经诊断为脂溢性脱发,并于2014年4月26日由门诊拟“脂溢性脱发”收入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查体:身高176cm,形体偏胖,体重80kg;面色潮红,精神一般,语声高亢,头发严重脱落,头皮油腻发亮,头皮有散在性的小丘疹,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赤,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中医:油风(血热风燥证);西医:脂溢性脱发。

治疗:首先起居调护:嘱患者注意调整情绪、合理摄取营养、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忌食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其次针刺治疗。①穴位选择:头针:阿是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双)、头维(双)、上星、大椎、生发穴( 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 ;体针:肝俞(双)、肾俞(双)、足三里(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太溪(双)。②体位:患者取俯伏坐位。③针具:华佗牌无菌针灸针,规格为 0.32mm×40mm,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俯伏坐位,暴露皮肤,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后,阿是穴、百会、四神聪、头维、上星均依次平刺进针,不可提插,风池及生发穴针刺时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 寸,大椎针刺时向上斜刺0.5~1寸,肝俞斜刺0.5~ 0.8寸,肾俞直刺0.5~1寸,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均依次直刺进针,肝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周日休息,2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最后给予梅花针治疗。针刺治疗后, 将叩刺部位及梅花针按常规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直接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刺部位:先从脱发区边缘向中心均匀叩刺;再沿着头部的督脉、足三阳的经脉走向,从前额部向颈部叩刺。叩刺强度:以局部出现潮红、充血或微出血为度。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针刺配合梅花针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1年。

通过以上治疗手法治疗20日后,患者脱发较前减少,原先脱发处开始有细小新发长出,头屑减少,头发油腻分泌较前减少,小丘疹逐渐消失。继续治疗20日后, 脱发部位全部长出新发, 脱发已停止,头屑和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油脂分泌明显减少,原有的头发由细软、稀疏变为乌黑浓密。随访1年患者以前的症状未见复发,可见患者头部遍生黑发。

2讨论

脂溢性脱发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以男性多见,女性少有,且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它的发病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主要是雄性激素)、遗传因素、精神状态以及药物因素有关[3]。导致脂溢性脱发的本质原因至今医学上尚无明确定论。

脂溢性脱发属于中医学 “蛀发癣”、“油风”、“ 发蛀脱发”的范畴[4]。头为“元神之府” 、“诸阳之会”,又为髓海, 故五脏六腑之精血皆上注于头。如素体血热,复感风邪,郁久化燥,进而耗血伤阴,血虚不能充养脑髓,故毛发失养干枯而脱落。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多与脑髓、肝、肾、气血有关,其标在毛发失濡, 其本在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以治疗也必须标本兼治、内外皆调。《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运用针灸配合梅花针叩刺刺激体表头部脱发区,便可以通过皮部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清热祛风、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使毛发得到濡养,促进毛发的再生[5]。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操作十分简便,易于推广使用。在治疗过程中, 笔者体会到脂溢性脱发的发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 在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合理摄取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席建元,陈偶英,榻国维.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3(2):223-224.

[2]赵晖, 陈家旭. 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497-499.

[3]王端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3-188.

[4]梁勇才.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1001-1003.

[5]陈静, 张幼明, 兰颖.梅花针的临床应用述论[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51.

学术探讨

猜你喜欢
梅花针针刺
脑科学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高能窄谱640nm红光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自拟疏肝滋肾方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