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

2015-01-24 17:33赵德喜杨金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枢机小柴胡少阳

赵德喜,杨金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吉林省公主岭市结核病医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

赵德喜1,杨金梅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吉林省公主岭市结核病医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西医从神经递质、电活动、离子通道及基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产生一系列病因学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历时已久,对其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西医研究结果都提示偏头痛病因病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疾病恰可以从中医辨证执简驭繁中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重新审视本病的中医证候,结合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观点,并以经方小柴胡汤化裁,拟定“和解止痛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偏头痛;少阳病;小柴胡汤

偏头痛与《伤寒论》中少阳病的表现有着必然的联系,细细剖析,颇有意味。

1 疼痛部位

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在头一侧(约占60% ~80%)或两侧同时发生(约占20%~40%),与何经联系最密切?当然是少阳经。《灵枢·经脉》中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不难发现,手足少阳经脉往返数支,密布于头之两侧,所以偏头痛的部位恰是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此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依据之一。

2 临床表现

2.1 先兆症状

偏头痛的先兆症状中,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表现为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并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此即少阳病提纲证所言“目眩”之表现。此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依据之二。

2.2 伴随症状

西医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中,其伴随症状至少有恶心呕吐和畏声畏光2组症状中的1组,亦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很多,如情绪低落、口干而苦、食欲不振等。《伤寒论》96条描述的是少阳病本证及主方:“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恶心呕吐是邪伤少阳最典型的证候。同时偏头痛伴随症状多样,这与少阳病有多种“或然证”的特点相似。此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依据之三。

3 疼痛性质

偏头痛疼痛的性质多为跳痛或胀痛,符合少阳郁火的特点。此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依据之四。

4 反复发作

偏头痛或定时或不定时而反复发作则是其共同特点,类似于少阳病的往来寒热。少阳病这一特点在多种反复发作性疾病的治疗中被借鉴并获得良效,如龚士澄[1]用和解法治交节恶寒发热案;有的医家只是根据病症的定时发作特点采用而获佳效[2]。此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依据之五。

疗效的提高必依赖于理论的进步,对于偏头痛不可单纯止痛,应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所以偏头痛在疼痛之外,在各种看似孤立的症状中,必然存在着共同的病机。《伤寒论》263条论述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何以此三症状为少阳病提纲证?口、咽、目是人体开合最灵敏的器官,以三者为少阳病提纲内容,表明少阳主枢的功能,少阳病即是枢机不利之病[3]。因此,偏头痛的病机关键是“少阳枢机不利”,其治法不可只着眼于疼痛一点,而应以调畅少阳枢机为主。

少阳病主方是小柴胡汤,方中柴胡为主药,具有疏解肝胆、畅利三焦的作用。柯韵伯称“柴胡为枢机之剂”。邹澍说:“仲景著小柴胡汤之效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以是知柴胡证皆由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饮停则生火,火炎则呕吐,半夏、生姜能止吐蠲饮,然不能彻热,黄芩能彻热,然不能通上焦,能通上焦者,其惟柴胡乎。[4]”同时,方中有人参、甘草、大枣,既能助少阳正气以袪邪,又能防肝病传脾。

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本病临床表现除偏头痛特征性症状外,常见的还有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大便干稀不调等;舌象以舌体胖大、质淡或暗、边稍红、苔白腻为主;脉象以沉弦为主。提示脾虚是本病的高发证候,所以从脏腑辨证角度来看,肝郁脾虚是本病最多见之证候。《金匮要略》中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在本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博士导师张琪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以头昏、头痛、胸满、太息、烦躁易怒、心悸不寐或多梦纷纭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4]。

基于对偏头痛的再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小柴胡汤是治疗偏头痛的重要方剂,对小柴胡汤的加减应用形成了“和解止痛方”,其方药组成为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生龙骨、远志、白术、炙甘草、全蝎、蜈蚣等。14年来,应用本方治疗偏头痛3000余例,既能收到近期止痛效果,又可预防远期头痛复发,所以“和解止痛”是偏头痛的有效治法。

[1] 龚士澄.杏林小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8-109.

[2] 董康,袁德培,等.小柴胡汤[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2.

[3] 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92-293.

[4] 邹澍.本经疏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44.

[5] 张琪.张琪临证经验荟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69.

R747.2

A

1006-3250(2015)03-0266-02

2014-12-19

赵德喜(1967-),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脑病研究。

△通讯作者:杨金梅 (1971-),女,主 治 医师,Tel: 15834499252,E-mail:gzlscrbyy&@163.com。

猜你喜欢
枢机小柴胡少阳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