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诊治血脂异常

2015-01-25 05:03杨开燕,钟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降脂山楂高脂血症

中医药诊治血脂异常

杨开燕钟栩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

关键词〔〕血脂异常;中医

中图分类号〔〕R259〔

基金项目:2010年度高校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No.1006-04)

通讯作者:钟栩(1963-),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第一作者:杨开燕(1983-),女,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治疗除了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研究显示,在合并多种疾病或联合用药等情况下,存在引发其他疾病等重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安全性受到质疑〔1〕。中医学中血脂异常,属“气血津液病”范畴,与痰浊、瘀血病证相似。中医辨证论治、组方配伍的特点能对血脂异常进行多途径、多靶点、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1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不遂等直接或间接导致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1.1饮食偏差,脾胃失调《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的“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景岳全书·湿证论》有云“饮食血气之病,湿由内而生者也”。饮食失调是膏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脾胃为后天之本,人身全赖饮食滋养,饮食入胃,经脾之散精,肝之疏泄,水谷精微方化为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营卫气血津液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若饮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水谷精微摄入过多,积聚于体内,遂成膏浊。

1.2久坐少动,好逸恶劳《世补斋医书》云:“自逸病之不讲,而世但知有劳病,不知有逸病。然而逸之为病,正不小也。……安逸所生病,与劳相反。……华元化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否则五禽之……夫逸之病,脾病也”。久坐少动,好逸恶劳,则气机不畅,中焦之气上下斡旋受阻,是血浊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适当的劳作能使脾胃运化有权,增加精微物质的消耗。

1.3情志失调,肝胆不利《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气机疏泄失常,肝胆气机郁滞;或者中焦气机壅滞导致土壅木郁,由脾胃而累及肝胆导致气滞血瘀。

1.4年老体衰,肾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者水脏,主津液”,对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起重要作用。《素问 逆调论》谓:肾之精气衰弱,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并灼津,炼液为痰,清从浊化,脂浊停留,蓄积于体内;肾阳虚衰则失于温煦,膏脂不化,生成痰浊,导致血脂异常。

2血脂异常中医药治疗

血脂异常的发生、进展、转归、预后都是整体状态失衡所引发的指标异常,因此治疗上立足于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调理,并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病程过程中的不同证候表现,灵活巧妙处方用药,充分体现个体化诊疗的优势,发挥中药辅助调节血糖、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

2.1血脂异常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目前对于血脂异常的辨证分型较多。陈可冀〔2〕将高脂血症分为四型:痰浊中阻型,药用二陈汤加味;肝郁脾虚型,治以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味;气滞血瘀型,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吴葆良〔3〕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本病也分为四型:痰浊型,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肝肾阴虚型,药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脾肾阳虚型,药用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气滞血瘀型,药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杨坚毅〔4〕将本病辨证分为六型:肝阳痰火型,选用天麻钩藤饮、清气化痰丸、镇肝熄风汤化裁;痰滞瘀阻型,选用大黄虫丸、涤痰汤化裁;痰湿内阻型,选用七味白术散、平胃散、温胆汤等化裁;气虚血瘀型,选用补阳还五汤化裁;肝肾阴虚型,选用杞菊地黄汤、左归丸化裁;脾肾阳虚型,选用附子理中汤、实脾饮、济生肾气丸化裁等。根据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结合古书和前人的研究,血脂异常分为以下证型:

2.1.1食滞胃肠证症见:体胖,正常或消瘦,脘腹胀闷不舒,或无明显不适,只有血脂异常,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治则:健脾和胃,消食降脂。方选:六磨汤、保和丸等。药用:大黄、枳实、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白术、陈皮、山药等。

2.1.2痰浊阻遏证症见:身重肢倦,头重如裹,不思饮食,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滑。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治宜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二陈汤加减治疗。药用半夏、茯苓、陈皮、山楂、白术、泽泻、丹参、决明子等。

2.1.3肝肾阴虚证症见: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养阴增液、滋阴降火,方选杞菊地黄汤,一贯煎、七宝美髯丹等加减。药用何首乌、当归、枸杞子、山药、麦门冬、生地黄、沙参、泽泻、决明子、荷叶等。

2.1.4脾肾阳虚证症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面肢水肿,舌质淡嫩,苔白,脉沉细。方选济生肾气丸、理中汤、苓桂术甘汤等加减。药用车前子、牛膝、肉桂、附片、山药、茯苓、泽泻、山楂、何首乌、女贞子、菟丝子、杜仲等。

2.1.5气滞血瘀证症见:胸闷气短,胸胁刺痛,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患者血TG和LDL-C水平明显高。治宜理气活血。方选大柴胡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茵陈、白芍、郁金、枳实、桃仁、红花、山楂、大黄等。

2.2降脂验方的研究现代医家对于高脂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杨秀捷等〔5〕从脾论治临床观察高脂血症60例,采用健脾降浊方(党参12 g、白术12 g、茯苓12 g、陈皮12 g、半夏12 g、姜黄12 g)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相当好的调脂作用。李恩庆等〔6〕用补肾降脂方(熟地黄20 g、山茱英10 g、山药15 g、生山植20 g、何首乌10 g、大黄10 g、丹参20 g)治疗110例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后血浆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载脂蛋白(apo)A、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AapoB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P>0.05)。钱亚玲〔7〕用疏肝降脂方(柴胡10 g、郁金12 g、何首乌15 g、茵陈15 g、泽泻15 g、山楂15 g、虎杖15等)治疗高脂血症79例,可降低患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ApoB水平,有效率达95.2%,优于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王寿海等〔8〕用温阳益气降脂汤(黑附片20 g,太子参、茯苓、白术、山楂、何首乌、当归各15 g柴胡10 g等)治疗高脂血症86例,总有效率95.7%,优于阳性对照药洛伐他汀。

2.3降脂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的研究红曲是目前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中药降脂药。《新安医籍丛刊·聊复集》言:“色赤入血分,行滞血,下水谷,并入脾胃,为消导之药。”翟鹏贵等〔9〕通过对中药红曲复方制剂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可有效控制并降低血脂水平,其作用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来影响血脂代谢。山楂及其提取物、山里红水浸膏能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增加HDL-C、HDL2-C、HDL3-C浓度,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中HDL及其亚组分浓度,增加TC的排泄有关〔10〕。山楂及山楂黄酮也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强红细胞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增强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山楂可能还具有抑制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 A 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内源性TC的合成,清除外周组织中过多的TC,从而改善体内的脂质代谢。决明子的有效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类,皆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 和LDL-C水平〔11〕。何首乌能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TC、TG、β-脂蛋白含量,升高HDL含量及HDL/TC比值,抑制TC在肠道的吸收并促进TC的代谢,阻止TC在肝内的沉积〔12〕。荷叶煎剂能使血脂异常大鼠TC、TG下降,对HDL-C无明显影响,同时能降低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改善血流状态〔13〕。膳食纤维(DF),能吸附肠腔内胆汁酸,减少其重吸收,增加粪便排泄,阻断胆汁酸肠肝循环〔14〕。DF的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影响肝脏脂质合成,使肝脏TC合成不足以补偿胆酸分泌的增加,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并降低胰岛素对TC合成的刺激,增加血浆TC的清除。使肝脏中胆固醇7α-羟化酶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活力显著升高,降低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的活力,从而影响血脂的变化。虎杖含蒽醌化合物和黄酮,具有降血脂、抗氧化、防治心脏病等作用〔15〕。临床常用单味中药还有:泽泻、大黄、茵陈、女贞子、姜黄、蒲黄、银杏叶、丹参、柴胡等。

迟家敏等〔16〕将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分为以下五类:①益气养阴类:人参、灵芝、枸杞、首乌等。这类中药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②利湿化痰类:茵陈、瓜蒌、桔梗、泽泻等。这类中药适用于痰湿中阻型患者。③行气消导类:薤白、荷叶、郁金、陈皮、山楂等。这类中药主要适用于气机不畅,食积不化型患者。④活血化瘀类: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等。这类中药适用于瘀血阻络型患者。⑤清热泻火类:大黄、决明子、桑叶、菊花等。这类中药适用于内热偏盛型患者。

2.4降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目前,治疗血脂异常的复方中药品种很多,其组方各有侧重,有补益肝肾、健脾化浊、理气消导、除湿祛痰、泻热通便、活血化瘀等功效。

血脂康:主要成分为红曲,其功效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脾虚痰瘀阻滞证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疼、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张开凤等〔17〕通过对不同剂量血脂康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发现,血脂康不仅有降脂作用,还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作用。

降脂宁:主要成分为山楂、何首乌等,其功效降血脂,软化血管。用于增强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及高脂血症。降脂宁提取物及其分离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两者作用具有等效性〔18〕。

调脂片:主要成分为首乌、决明子、茵陈、水蛭、山楂、大黄等,其功效滋肾清肝、化痰祛瘀。用于证属肝肾阴虚、痰瘀内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薛铸等〔19〕观察益寿调脂片对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脂、自由基的影响,发现该药具有降脂、升高SOD活性和NO浓度,降低MDA的作用。

脂清胶囊:主要成分为红参、首乌、大黄、柴胡等,其功效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用于肝肾阴虚所致高脂血症。蔡萍等〔20〕研究表明该药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调节和改善自由基代谢平衡。

脂必妥:主要成分为红曲,其功效健脾消食,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用于脾虚痰瘀阻滞所致气短、乏力、头晕、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也用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黄南〔21〕对65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脂必妥片,服药后8 w和半年,TC、TG、HDL-C、L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95%,86.15%和93.85%,83.33%和91.67%,80%和100%,治疗半年总有效率优于治疗8 w,无明显不良反应。

临床上还有数种复方中药,如降脂灵分散片(何首乌、决明子、山楂、黄精、枸杞子),荷丹片(荷叶、番泻叶、丹参、山楂、补骨脂),脂可清胶囊(山楂、茵陈蒿、大黄。木香等)等。总之,结合西医辨病进行中医辨证用药,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3针灸治疗血脂异常

早在50年代,国内就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近年来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疗法包括毫针,艾灸,电针,磁化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等。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穴多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中脘、天枢、曲泽和梁丘、气海等穴。刘志诚等〔22〕认为,针灸可以通过增强交感神经功能,提高血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激活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产生加强脂肪分解的效应,消耗过多体脂,达到降脂作用。李忠仁等〔23〕认为,针灸通过调节体内特定的受体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释放及血浆脂质清除速度之间的关系,起到降脂作用。许玉民〔24〕认为,针刺足三里等穴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使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加速机体对沉积的脂质的吸收。而穴位埋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4展望

通过对中医降脂优势的不断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中药降脂的临床应用。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临床试验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必须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实验室检测和统计方法等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5参考文献

1Search Collaborative Group.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ditional reductions in cholesterol and homocysteine(SEARCH)Collaborative Group.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 with 80 mg versus 20 mg simvastatin daily in 12,064 survivo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 double-blind randomized〔J〕.Lancet,2010;376(9753):1658-69.

2陈可冀.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278-86.

3吴葆良.高脂蛋白血症的中医分型论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60-1.

4杨坚毅.老年高脂血症辨治经验〔J〕.中医杂志,2001;42(9):529-30.

5杨秀捷,张晨,赵冰.从脾论治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6;25(1):11-3.

6李恩庆,馋晓辉.补肾降脂方治疗血脂异常55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11-21.

7钱亚玲.疏肝降脂方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8(5):44-5.

8王寿海,董学芳.温阳益气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86例〔J〕.陕西中医,2012;33(2):178-9.

9翟鹏贵,赵珺彦,周大兴,等.中药红曲复方制剂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70-2.

10田代华,王新陆,曾凤英,等.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9-40.

11李续娥,郭宝江.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74-5.

12宋士军.何首乌对实验性血脂异常作用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14):27.

13陶波,帅景贤,吴凤莲.荷叶水煎剂对血脂异常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0;28(6):55-6.

14Gallaher DD,Locket PL,Gallaher CM.Bile acid metabolism in rats fed two levels of corn oil and brans of oat,rye and barley and sugar beet fiber〔J〕.J Nutr,1992;122(3):473-81.

15潘明新,王晓阳.虎杖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中草药,2000;23(1):35-6.

16迟家敏,孙美珍,黎健,等.实用血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77-85.

17张开凤,李婉儿,钟凤芳.不同剂量血脂康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39-41.

18Yang Y,Liu B,Bi LF,etal.Effects of Jiangzhining on blood lipid regulation and anti-oxidation in hyperlipidemic rats〔J〕.CJTCMP,2009;24(5):647-9.

19薛铸,郑士富,张荣华,等.益寿调脂片对颈动脉硬化症血脂和自由基的干预作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51-3.

20蔡萍,蔡光先,莫韦浩,等.脂清胶囊对实验性大鼠的降脂保肝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88-9.

21黄南.脂必妥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57-8.

22刘志诚,孙凤崛,申冬珠,等.从植物神经功能和血浆环核营酸含量的变化观察针灸减肥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83-5.

23李忠仁,陈念祖,王肖景.针刺治疗中风血脂异常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88;8(4):28-9.

24许玉民.针刺对缺血性中风血脂变化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2;11(2):13-5.

〔2013-11-07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猜你喜欢
降脂山楂高脂血症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山楂花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降脂颗粒中5种成分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