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在现代兽医专业教学和动物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015-01-25 18:19刘永宏焦海宏廖秋萍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5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病理学兽医

刘永宏,赵 丽,高 军,焦海宏,廖秋萍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市 843300)

兽医病理学在现代兽医专业教学和动物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刘永宏,赵 丽,高 军,焦海宏,廖秋萍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市 843300)

为了阐述兽医病理学在现代兽医专业教学和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本文从人才培养、科研和生产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兽医病理学具有培养高素质兽医专业人才、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方向或确诊疾病、验证和评估诊断结果、为科研选题提供手段与方向和解决动物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期望广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者重视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兽医病理学基础及其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学;教学;诊断;地位;作用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兽医专业基础理论科学,其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各种病理诊断技术探讨和阐明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理与患畜出现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联系,为学习专业临床课程、发现科学研究问题和动物疾病诊断与防制(治)提供病理学依据[1]。在动物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兽医病理学是连接两个二级学科(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的桥梁性课程。在动物疾病诊断中,诊断初始病理学检查起着确定疾病疑似方向,最终结合发病情况与临床实际表现确定诊断结果的作用。而且,该诊断以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实际临床症状、体征和眼观病变的基础,看得清楚而说得明白,所以兽医病理学诊断被视为最具权威性的一级诊断。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包括对病畜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和各种病料采集及其后续组织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以及相应病原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检验[2]。

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中,最常用的为“两把刀”,其中一把为尸体剖检中所用的解剖刀。尸体剖检是最常用的一种病理学诊断技术之一,是一种传统的、经典的基础性技术。尸体剖检是按一定程序对自然发病、死亡动物和实验动物进行尸体解剖,由表及里、系统检验,从整体检查尸体状况以及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色彩、质度等特点,同时做好记录、拍照或录像,并依据目的和需要采集病料,以便进行后续检验和研究。一具尸体即为一本无字“天书”,既要学会如何打开这本“天书”,又要学会如何读懂这本“天书”。所谓打开,即掌握剖检术式,能识别并采出各脏器;所谓读懂,即能识别各脏器病变,并分析各脏器病变之间的联系。通过尸检,获得动物疾病诊断依据,结合动物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为动物发病和死亡原因的确定和研究提供方向,尸体剖检对动物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另外一把刀,即为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所用的切片刀。组织病理学观察,是当前认识病变性质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是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把尸检或活体采集的组织块制成病理组织切片,加以一定的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组织与细胞的病理变化。此外,病变部位触片、分泌物或血液涂片染色后,检查各类细胞的种类、数量、特征,以及某些病原微生物的鉴定。结合尸检的大体病变,以及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其他诊断结果作出病理诊断,同时可探讨该疾病的原因、机理、发生、发展、结局及防治等。

病理学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多学科的发展,而又不断发展进步。上世纪50年代,病理学工作者规范了动物尸体剖检操作程序,并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60年代,组织超薄切片制作和染色技术标准化,使病理诊断和基础研究从结构上深入到亚细胞水平;70年代后至今,随着计算机、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基因工程、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病理学工作者从蛋白质、多肽、核酸等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变化来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逐渐使病理学基础研究和诊断从单纯形态学描述、亚细胞观察和半定量飞跃到微观和微量的定量和定位水平。现今,虽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各学科在分枝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又不断的交叉,产生出许多边缘学科,使病理学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兽医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及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价值依然重大。

1 培养高素质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

动物病理诊断技术是各级院校兽医专业、兽医研究所、动物医院、兽医行政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兽医工作人员等,在不同层次上广泛运用于实践中的有效手段,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兽医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学习,对病变形成原因、机理和形态特征有所认识;通过教学实习对尸体剖检技术、各脏器病变识别及关联分析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有所掌握;进入生产实习或工作岗位后,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实践,形成完善的诊断思路,不断提高疾病诊断能力,并从生产实践中发现、认识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并将实践经验和典型病例等,以各种形式传教于行业内,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和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 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疑似方向或确诊疾病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组织或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决定着器官机能代谢的改变,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体征或大体病变。由于不同病因引起不同的组织器官损伤造成不同的病变,通过识别大体病变或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现示病性病变,可以确定疾病种类和性质。如果没有发现示病性病变,可以缩小病因范围、排除某些病因或初步判断疾病疑似方向。

动物疾病分类方法多,囊括种类也多。发生疾病时,首先要通过了解发病情况、观察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根据群发还是散发,是否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主要症状和大体病变等特征,初步确定疾病方向。随后,根据疑似方向对采集的相关病料进行相应实验室检查,最后综合所有资料及结果分析确定最终诊断结果,并提出防制(治)对策。在此过程中,病理学诊断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肿瘤性疾病性质的确定,组织病理学观察更是不可替代的。另外,在实验室检查中,可以利用病理组织切片做多种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

组织识别、病原定位或定量;也可以将其他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有机结合到病理学诊断技术中。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可一味的夸大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技术,盲目根据某一个实验结果作出诊断,可能出现误诊或把次要原因当主因,对生产实践造成巨大损失。

3 验证和评估诊断结果

当前兽医诊断仪器、试剂和手段相对而言较匮乏,诊断技术相对低下,导致误诊、延误疾病防制(治)时机、动物死亡或疫病蔓延扩散事件层出不穷。资料显示,法国和瑞典医院通过尸检发现误诊率25%~45%之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于1995年召开的第29次尸检专题讨论会,大会报告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在75%~80%之间;我国上世纪80年代,由北京和上海几所著名医院分别总结报告的尸检资料中,尸检诊断与临床第一诊断不符者占20%~50%之间[3]。兽医临床诊断结果与死后剖检诊断结果的差别更大。原因为当今生产中,疫苗特别是弱毒疫苗的大量使用、疫苗种类繁多和免疫程序不合理、病原基因高度变异重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隐性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以及个体差异、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影响,加大了临床疾病的诊断难度。

通过尸检确诊临床病例,从中获得书本中所不能获得的经验,对动物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动物医学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 为科研选题提供手段与方向

科学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解决生产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搞清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为其防制(治)做贡献。资料显示,上世纪,通过尸检新发现的疾病变化包括了10大类别的87种,其中包括了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4]。故病理诊断是发现新型疾病和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三大支柱手段之一。新病发生时,往往不能及时及早的确定病因,更没有标准的诊断试剂和诊断方法,通常是根据发病特点、症状或大体病变确定是新病及其主要损伤部位,对症治疗或作出相应的防控。

本世纪以来,SARS病毒、Ⅱ型链球菌、H5N1亚型高致病性AIV、高致病性PRRSV、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新型重配甲型H7N9流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病理诊断在以上当前各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发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为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案例、教具和资料库。

5 处理动物医疗纠纷

随着伴侣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动物疾病知识的普及,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各动物医院诊疗水平的差异,动物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增多[5]。以及一些动物养殖场动物发病后,在确定饲养管理者、饲料源、兽药及疫苗厂家和其他环节中的责任者的讼事屡见不鲜。尸体剖检通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慎重地、全面系统剖检,为医疗纠纷提供客观依据,正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死亡的原因,在澄清事实、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和法医兽医学方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质量的病理学剖检是科学、公平、公正处理医疗纠纷的保障。总之,兽医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治疗、教学、科学研究和法医兽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外病理检验为养殖户和生产单位的动物疾病进行病理诊断,提出防制(治)意见,减少经济损失,促进了畜牧业经济发展;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外检为科研选题提供方向,使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在解决生产问题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持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运用专业特长在处理兽医防制(治)实际问题中获得的新知、案例素材、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及时地应用到教学活动和教材编写中,使理论进一步发展、教学材料不断充实、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兽医病理学科也在这种生产、科研、教学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中不断发展[2,6],我们应该传承老一辈病理学工作者这种病理学工作机制,使病理学事业蓬勃发展。

[1] 马学恩.家畜病理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赵振华,王凤龙,王金玲,等.兽医病理检验与生物安全[C].全国兽医病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3] 朱明华,戴益明.尸体剖检在临床医学和病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国内外现状[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6(1):4-5.

[4] Hill RB.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 autopsy[J]. Arch pathol Lab Med,1996,120(8):702-712.

[5] 王玉田,李志军,靳兴军,等.动物尸体剖检技术在兽医诊治中的作用[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3):81-82.

[6] 鲍恩东.从实践教学入手,改革动物病理学教学[J].中国农业教育,1999(2):2-23.

Importance of Veterinary Pathology in Modern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Animal Disease Diagnosis

Liu Yonghong,Zhao Li,Gao Jun,Jiao Haihong,Liao Qiup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Tarim University/Tarim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Alar,Xinjiang 843300)

The roles of veterinary pathology in modern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animal disease diagnosi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scientifi 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Veterinary path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pect to training high quality personnel,providing guidelines for animal disease diagnosis or disease confi rmation,validating and evaluating the diagnostic results,providing means and directions for scientifi c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and solving animal medical disputes.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ff is requi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course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veterinary pathology.

veterinary pathology;teaching;diagnosis;status;role

S852.3

B

1005-944X(2015)05-0062-04

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409);华中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科研联合基金项目(HNTDLH140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S2014011);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0757023)

赵丽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病理学兽医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