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缘何中国炼企亏损

2015-01-26 07:27朱春凯
中国石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炼厂炼油原油

□ 朱春凯

2014年6月至今,中国炼油企业在国际油价暴跌中利润没有放大,而是大幅缩水,多数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外在原因可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中国进口原油价格偏高,二是中国炼厂加工原料原油的价格下跌速度不及炼油产品价格跌速。

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较高,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我国在原油进口价格上缺乏话语权。整体而言,中国进口原油运输周期多在1个月左右。而在通关、转运至油库及最终进入炼油装置至少也得半个月,因此整体算来原油从结算到进炼油装置至少需要40天。而中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10个工作日也就是15天左右调整一次,40天内至少调整3次。因此,原料价格与成品油价格之间存在很大的价差。

以中国进口原油价格为例,去年12月份国内进口原油均价568.43美元/吨,较7月份786.42美元/吨下滑28%,远低于欧美原油期货近60%的跌幅。与此同时,即便在政府3次上调消费税压缩跌幅的情况下,国内汽油跌幅为27%,柴油跌幅为33%。因此,炼厂利润被压缩成为必然。

然而,深层次看,国内炼油企业亏损,进一步暴露出炼油行业的问题不单是过剩,更是落后。

目前中国部分行业的过剩问题都存在共性,那就是低端装置产能过剩,进而出现低端产品过剩,同时面临高精尖技术及产品空缺。仅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若是落后产能过剩,问题就严重了。

当前炼油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油价暴跌导致利润缩水与经济增速放缓的相互叠加困境,导致本身就突出的问题再度恶化。炼油行业相对合理的革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兴许还会出现供应缺口。

在这方面,地炼企业的创造力值得研究。地方炼厂的发展模式一直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要关注国家对炼油行业的整顿,以至于不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还得盯着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面对原油暴跌造成的产品销路不畅,面对油荒的大好年景没有原料,这些均造就了地炼对市场的灵敏嗅觉。它们的生存环境、可利用资源等都无法与强大的国有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中字头企业)相抗衡,这样的生存及发展环境练就了它们的前瞻性甚至创造力。

未来,中国炼油行业要想取得突破发展,必须加快油品升级步伐。随着国家对升级工作推进的提速,最先完成油品升级必然会提前占据市场,升级严重滞后的,就必将被淘汰。

同时,规模性企业要谋求多元化发展。中国的炼油行业之所以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是为了鼓励竞争。多元化的竞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寡头垄断局面必将被逐步打破。但在此所说的多元化并非散乱的多元化,而是规模性的多元化,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化国际、陕西延长和其他未来的地炼集群形成多元化发展。

此外,中国炼油行业相关的法治建设也要逐步完善。近期频繁下发的文件中与税务相关的文件居多,相关税务监管对炼油行业影响颇大。例如消费税政策查缺补漏、增值税立体化信息存档等法规也在逐步完善。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在执行及监管力度上明显加大,炼油行业法规的执行成效也明显改观。未来,国家对于炼油市场运行秩序的整顿将逐步加码,多数中小型企业将受损,规模型企业将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炼厂炼油原油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