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维修养护企业的风险管理

2015-01-27 00:01于连源李敏
治淮 2015年10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

于连源 李敏

浅谈维修养护企业的风险管理

于连源 李敏

风险管理是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的结果,以期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以前风险管理更多地存在于金融行业之中,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当金融行业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会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所以金融业很早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降低损失的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附加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进行风险管理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人们需要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哪种办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一、维修养护企业

2005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正式施行,管养分离全面推开。维修养护企业是按照水管体制改革管养分离的要求组建成立的。水管体制改革后成立的养护公司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承担着辖区内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根据水管改革的目标要求,最终需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维修养护体系,这将是维修养护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是维修养护企业的发展目标。

维修养护企业作为水利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和体制赋予它的特点。维修养护企业脱胎于事业单位,管理上还具有事业单位的影子,企业经营自主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水利工程项目的维修养护具有政府特色,具有时效性、应急性等特点,具有高度的行业垄断性,资金来源于中央水利专用资金。水利维修养护企业的施工对象往往是堤防、闸坝等水利工程设施,一旦风险发生,对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后果都是极大的。

二、维修养护企业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一般包括识别、估测、方式选择、实施管理决策、效果评价等阶段。结合维修养护企业特点,笔者认为维修养护企业要做的首先是认清风险的种类,其次根据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控制。

维修养护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首先需要正确识别自身的风险。维修养护企业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现有的制度和体系内,既有许多企业共有的风险,也有自己特有的风险。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五项:

(1)市场风险:因为工程材料的价格变动使维修养护企业营运或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如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变动对维修养护企业的影响。

(2)流动性风险:维修养护企业资金调度与支付能力不足可能产生的风险。

(3)作业风险:作业制度不良与操作疏失对维修养护企业造成风险,如施工流程设计不良或矛盾、内部控制未落实。

(4)法律风险:事项及合同不符合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要求对维修养护企业产生的风险。

(5)会计风险:会计处理与税务工作不规范对维修养护企业可能产生的风险,如账务处理不妥适、不合法、税务咨询和处理不完备对企业营运造成的风险。

(6)只有充分并清醒地认识维修养护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才能进一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构,才能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三、维修养护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维修养护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结合前面列举的风险种类,可以重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对市场风险。在现有的维修养护管理体系中,维修养护企业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做好市场价格调查工作,在价格变动之前做好准备。首先在企业自身层面做好市场风险控制工作,考虑到市场价格存在波动较大,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情况。维修养护企业要加强与基层局的联系,做好与上级主管单位的沟通工作。

(2)针对流动性风险。要求维修养护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做好现金流量控制工作,针对维修养护企业款项支付时间比较集中的特点,做好企业存量现金的管理,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企业存量资金的收益。

(3)针对作业风险。要求维修养护企业完善作业制度,依照上级颁发的维修养护施工标准,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流程设计与指南,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关的内部机构,例如: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内部控制机构等,并明确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职责。即便是暂不设置风险控制机构,也要明确各类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职责。

(4)针对法律风险。结合维修养护工程特点,工程总量与工程难度不大,但是需要签订的合同数量很多。在平时的合同管理中存在较多的法律风险。只有规范管理,依法订立、严格履行合同,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这就要求维修养护企业人员在平时加强法制观念,按照“统一管理、归口把关、各负其责”的要求,在合同签订、执行中注意避免法律风险。要注意的是,法律风险控制要立足于两个维度:法律维度+管理维度,不要仅有法律维度,更要将法律规范的观念融合在管理的各个过程当中。

(5)针对会计风险。维修养护企业的会计风险问题在以前很少受到关注,更多的是重视工程类风险,会计风险并未提高到应有的层次。目前建筑业“营改增”工作即将施行,对维修养护企业的会计与税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养护企业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会计和税务风险,这就要求在企业的管理中必须重视会计与税务核算工作。而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加强税务培训工作,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等对策防范会计风险对维修养护企业的影响。

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成后,应强化执行,确保体系的持续改进。

四、结语

从2005年管养分离至今,维修养护企业顺利度过了摸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建筑业“营改增”等政策的实施,维修养护企业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大环境是无法改变,所能做的是做好风险管理,做好内控,成为专业、标准、规范、安全的现代化维修养护企业,打造民心工程,履行好经济、社会、政治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沂沭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276004)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