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路 书以载道 身心双修

2015-01-27 01:24崔岩党艺
中华儿女 2015年24期
关键词:行草甲骨夏洛特

崔岩 党艺

2015年11月5日,“玄一书道——崔学路灵性甲骨展”在美国北卡州夏洛特历史博物馆热烈的气氛中盛大开幕, 由新当选夏乐市长的珍妮弗·罗伯茨(Jennifer Roberts)和夏乐市历史博物馆馆长潘尼格(Key Peninger)主持剪彩仪式。市长说:“这次崔先生的灵性甲骨书道展览令人激赏、将永留心田,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美国、我们的城市和谐相处、共赢发展非常重要。”

崔学路笔墨高端一流,文笔也上乘精彩,他在仪式上说,“这次我们应邀来自大洋彼岸的古老而日新的中国首都北京,飞越白令海峡,抵达大洋此岸年轻、自由、发达、绿色文明宜居、名震天下的‘夏洛特黄蜂’之都,划出了一条当今世界唯一空中圆满的航飞弧线,完成了‘彩虹文化之旅’。”

他还说,“我经历三十余年甲骨滋养,《灵性甲骨书道展》首次跨洋在夏洛特举办令我感动。《灵性甲骨说》一书亦在展前三日,成文于夏洛特市。这里铭刻了我书道追求的深深印记。这是因为我来到夏洛特市真切感受到这里融汇了人类文明,对于古老而日新的甲骨文字亦有切实而自新的破译、由喜爱释放出的洞明之火。这都不断激励我、促进我,使我更加自信,去将人类古代文明与当代心灵对接、碰撞。让我们一起为中美文化在21世纪,人类迄今为止更大更好文化交融,彼此促新,共同努力。”

崔学路,号佛堂、玄一,1945年出生,山东德州武城佛堂人,著名书家、书道教育家、书道倡行者、灵性甲骨创立人、《青少年书法报》创办人(首任社长、总编)、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评委等。他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书法大展并获奖,并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展览百余次。其作品被中南海、台湾国父纪念馆、军事博物馆、齐白石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泰国曼谷中国画院等多家博物馆和机构收藏。他先后出版有《玄一书道 ── 崔学路书作集》《尺牍百法》《题贺百法》等百余部专著。

崔学路早年主攻汉隶与魏碑, 后又秉承鲁公大楷与二王行草;于简帛、金文与《灵性甲骨》和《草书日志》研之益深,进而形成“玄一书道”说——“见心、见意、见性、见道”。提出“法为基,文为干,道为上”“以气贯之,以意充之,以神扬之”更新主张。纵观他的《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张芝二月八日帖》《颜真卿行草争座位帖》《诗经》《孟子·尽心章句》等作品,其小楷精微而厚重,神意朗逸;大字沉着深刻,雄奇而内敛;隶书高古苍拙,朴厚恣意;行草作品,直显天然灿烂本心。台湾中华书学会张炳煌会长赞为“大陆书坛的一股清流”。

崔学路晚岁居京隐逸书斋20余年,全意关注书道思考即对生命的认识。他的书作也逐渐地从单纯享乐、愉悦地书写,到再现生命、自然灵光体验,感悟书道醇厚和谐的内在命脉,解读古代原创生命的流动。他的行草笔意洗练、圆劲、爽利,犹如急雨行舟、壮夫运斤,一任性情挥发;书意雄而益秀,巧而益拙;墨色枯、涩、浓、淡酣畅淋漓;章法错落生发、贞意弥满。他的“灵性甲骨”,更是打破了此前线条单一、状物摹形等局限,透过字形集结先民自然灵性,呈现率真生机,鲜活生命。

崔学路在书道中寻求生命意义和书法教育的无限乐趣。他以“老庄哲学”为基,直指书之本体,体现书道之精粹。他将行草楷隶篆甲骨文等多种字体整合,加以灵性表现,承载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是“书法创作里程碑式”的创举,并获得刘海粟、欧阳中石、沈鹏等诸多前辈的赞誉。沈鹏先生给他书信所言:“你的行草笔力渐趋老练,是我为数不多具有战略思考朋友之一。”崔学路书作扩展提升了书之道的视野和境界,特立独行而炯于时世。相信他在书道艺术之路上将走得更远,也必更令世人瞩目!

猜你喜欢
行草甲骨夏洛特
甲骨传拓复文献 纸上墨香贯古今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夏洛特烦恼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天下第一行书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商代甲骨档案的农业研究价值
看不见的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