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传承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5-01-28 07:25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528200
大众文艺 2015年13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遗产物质

凌 燕(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 528200)

岭南舞蹈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韵味,其不仅是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重要的岭南文化组成形式之一。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政策与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台,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岭南舞蹈也就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发展。而在对岭南民间舞蹈进行分析时,不仅仅要利用汉族客家人的眼光对其进行分析,更要将岭南民族舞蹈的特色深入挖掘出来。本文就岭南民间传统的民族舞蹈的艺术内涵与传承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供参考。

一、岭南舞蹈艺术形态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岭南地区的民族舞蹈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其舞蹈形态迥异且内容表达形式也丰富多彩,其中情歌舞是对浪漫爱情的称颂,酒歌舞则是对喜庆丰收之情的表达,还有对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表达的乡间舞与牧羊舞等。这些舞蹈是对岭南人的思想情感从不同的方面的表达,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且相关工作者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岭南舞蹈艺术,使其不断发扬、成长与完善。此外,还应对其加以良好的利用,使该文化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岭南舞蹈艺术内涵

1.“水”动舞境

作为亚热带众多河流的汇聚地,岭南的水源相当丰富,且水域景色优美迷人。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水作为重要的优势资源对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因此,在对岭南民族舞蹈的创作中,应结合岭南人的生产与生活,并将其极具民族特点的因素融入其中,从而使创作出的岭南舞蹈具有独特的神韵与魅力。如少儿舞蹈《落雨大》就是在粤语歌曲声中表现少年儿童下雨天玩水的情景,童真而浪漫。因此,在对岭南人心理、民风及生活习俗各个生活方面研究的同时,要对当地的生活及地理环境作深入的了解,并分析该环境对岭南人物质与精神上的作用,从而确保岭南舞蹈更具神韵。

2.“绿”唤精神

作为时代精神与生命特征的充分体现,“绿”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时代精神,一般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对时代价值观念与思想特征的反映,并以舞蹈的形式、内容、题材等把这些时代特征体现出来。生命特征丰富多样是岭南地域的特点,其绿意盎然的生机活力,可以使人们追忆起古代的荒蛮之地,并对生命的内蕴产生思考。又如,少儿舞蹈《叶之韵》就是以拟人的手法运用岭南特有的芭蕉叶营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孩子们对“绿色”特有的情怀。“绿”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不仅象征着人类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在广东人心中,其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所得,有着深远的意义。

3.“侨”之特色

由于大量的华人华侨在岭南居住,就使“侨”成为其最大的特色。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的广东人,为舞蹈创作中广东华人及华侨题材给予了一定的空间,使舞蹈艺术者在进行创作时,使其突破“背井离乡”“衣锦怀乡”的传统创作理念,将其中具有深意的内容挖掘出来,并以独特的视角来反映题材,最终正确评价出广东华人华侨为国家与人民所作的贡献。此外,在对“侨”有关的作品进行创作时,应对其一系列的材料进行搜集与整理,使其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舞蹈《印象咏春》就是以咏春拳鼻祖叶问为题材创作的,表现身在海外华人将家乡的咏春拳传承发扬光大的主题。

4.“新”中变通

所谓变通,就是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以此作为岭南文化发展的新特色。在进行岭南舞蹈的创作时,要从各个方面对“新”进行大力表现。不仅将其融入到创作作品的外形上,而且更要在作品内涵中进行体现,把作品的整体性突显出来。此外,创作者还应具有自我的创造性与灵活性,使其在表演技巧上最大限度地将岭南文化特色发挥出来。

为此,创作人员要对岭南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以此为基础,才可以将岭南文化的来源与特色更好地把握起来,从而探索出独特的岭南舞蹈的艺术风格,将独具特色的岭南民族舞蹈创作出来。在当今阶段,有些群文系统结合岭南各方面的特色创作出了一些舞蹈作品,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对岭南舞蹈创作时,要把握时代脉搏,追随时代脚步,让岭南民族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岭南舞蹈的传承策略

1.大力宣传岭南舞蹈

随着现今媒体业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起来。因此,为了强化岭南舞蹈的影响力,必须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得以实现。例如,可以利用纸媒、电视及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其进行宣传,从而使岭南舞蹈文化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要将现有的机会与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例如组织群文系统作专题讲座来传递岭南舞蹈文化,讲述岭南舞蹈的价值与意义,及开展有意义的舞蹈活动等,或者对社区的舞蹈教学加入岭南舞蹈内容,并对舞蹈内容进行视频录像,加深人们对岭南舞蹈文化内涵及意蕴的领会,使当地人们更加重视对岭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出于此目的,创作了以佛山南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和“舞龙”“大头佛”为素材的广场舞蹈,并拍摄了教学片,为社区、村居群众进行培训推广,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学习、了解本土文化,达到活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2.培养岭南舞蹈的传承人

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岭南舞蹈中的具有汉族特色的“龙舞”“醒狮舞”等舞蹈,与有着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舞蹈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其用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延续下去。可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浓厚的民风民俗的特点,所以,若是未有优秀的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继承人,就无法将其舞蹈的文化内涵得以深入的理解,从而导致此舞蹈的断层。那么,为了确保岭南舞蹈一直传承下去,就应发掘与培养出忠于传统民族文化有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的真正继承者,从而将岭南舞蹈知识的精华得以延续与传递,使之脱离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为此,相关人员应对传承岭南舞蹈的继承人进行筛选,从而发掘出最具潜质的继承者,并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使岭南舞蹈在继承者的辛勤耕耘与用心工作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部门要有意识的加强儿童舞蹈训练,并在训练中加入岭南舞蹈内容。笔者在长期的儿童舞蹈教育中经常融入本土民间舞蹈内容,有佛山南海的大头佛、醒狮等,让孩子们在掌握风格特点的同时,学习醒狮的威猛、勇敢、机智、顽强的精神及高超的技术技巧。学习大头佛诙谐、幽默、乐观、豁达的态度。将本土民间艺术融入舞蹈教育,以此让孩子从小就接触本地区的优秀舞蹈文化,从而为岭南舞蹈的传承发展接班人。比如笔者曾运用大头佛、醒狮、锣鼓柜、生菜会等素材创作了多个儿童舞蹈作品,其中《狮乡童谣》的舞蹈语汇是从南派醒狮的律动中提炼出适合儿童的舞蹈律动,独创了童趣的手狮、风趣的屁股狮、威武的醒狮,三种狮子形象再现了醒狮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此舞动荣获2000年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比赛编导金奖,广东省少儿花会金奖等奖项。又运用大头佛为素材创作了少儿舞蹈《佛宝闹狮》《洗邋遢》《佛宝闹狮》,获得了2013年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由于独特的岭南特色,被选入参加2014年CCTV央视国家春节联欢晚会《年味》节目的演出;同年又参加CCTV央视国家元宵晚会《正月十五闹花灯》节目演出。舞蹈《洗邋遢》入选参加2015年第八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舞蹈中本意在既要保护佛山地区的本土文化,又想培养岭南舞蹈的接班人,让更多孩子通过学习舞蹈,观看舞蹈,了解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舞蹈传承的任务极为巨大。想要保证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不只依靠舞蹈工作者与保护者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2014年佛山市文化体育局举办了《非遗瑰宝,南海家珍》佛山市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展示,通过专题活动的宣传,涌现出一批本土优秀舞蹈作品,有《藤编》《咏春》《西樵大餅》《南海风》本土广场舞等舞蹈,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菜会”为素材创作的舞蹈《古韵香风》《锣鼓柜》分别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等等。屡次的创作、演出、教学活动,能够让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

3.进一步发展岭南舞蹈

以独具特色的肢体表达艺术形式的岭南舞蹈,在其舞蹈概念及属性上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且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作品。想要形成具有典型特色的岭南舞蹈,必须对其发展规律及特征加以掌握,并预测出其今后的发展。

作为反映岭南人生产与生活的舞蹈,岭南舞蹈总会引起舞蹈创作者的灵感与观者的共鸣。但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感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岭南舞蹈的发展更加艰难。因此,岭南舞蹈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结合历史背景与当地风俗,并在表演中配入各种场景,以此为观者送上不同艺术信息的表演。

结语

由于当今国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的重视,使岭南舞蹈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要想岭南舞蹈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有关工作者必须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其精华内容,为岭南舞蹈文化发展提高强有力的支撑,最终使其成为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文化产品,并成为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品牌。本文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及其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重点对岭南舞蹈的传承策略从大力宣传岭南舞蹈、培养岭南舞蹈的传承人、进一步发展岭南舞蹈这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金念.广东番禺鳌鱼舞的流变与艺术形态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4).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4]李银霞.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析[M].特区经济,2012(09).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雨岭南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