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美国大学的写作课

2015-01-28 16:25曾子墨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作文选书目学期

曾子墨

文学写作是新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的必修课。

美国人对写作的重视无与伦比。无论你即将选择的专业是文是理,将来从事的工作是金融还是医生,在他们的眼里,写作是基础,是工具,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

我曾经和我的文学写作课教授Karen进行过讨论。当得知中国的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就等于和写作课说再见时,她显得万分诧异。“这是个天大的误区!只要你工作,你就需要写作,科学家要写实验报告,企业家要写商业计划,就算在非政府组织工作,你也需要写文件!”

文学写作课的模式是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课堂上的时间则完全用于讨论。整个学期没有期中考试,也没有期末考试,成绩全由平日的作文水平和课堂发言来决定。课上的写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我擅长的故事创作,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另一类则是我不喜欢的文学评论,既要寓意深刻又要严守章法。美国人欣赏的论文格式死板教条:首先要开门见山明确主题,其次要分一二三四进行论证,并且每一点都要先提纲挈领地陈述,再栩栩如生地举例,结尾处还要言简意赅地升华总结。

在Karen的课上,写作虽然让我遭遇过波折,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却远没有阅读那么艰难。Karen列出的书目,从几百页到上千页不等。每周啃下一本文学名著,难免一知半解,还要在课堂上发言讲读后感,这让初到美国的我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一天,Karen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作《Thus Spake Zarathustra》,作者是Friedrich Nietzsche。图书馆的窗户大半被书架遮挡,偶尔洒进来的几缕阳光并不足以照亮昏暗的房间。我靠在皮沙发里,双脚放在脚踏上,利用两侧扶手支起木板,一边呼吸着空气中浓郁的咖啡香味,一边随意地翻开书的第一页。

天啊!这难道是一本天书吗?!

我刚开始浏览,就变得垂头丧气。书中的词汇并不陌生,语句也不复杂,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读得我云山雾罩,根本不知所云。我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盯着书的封面发呆……

我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么晦涩难解的文章,即便是中文我也读不懂,更何况是英文!

当天下午,我就约了Karen,向她大倒苦水。学院规定,从校长、教授到行政人员,每周都必须有4个小时用来接待本科学生。任课老师的大门更是随时随地向学生自由地敞开。Karen也是一样。

Karen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讲了整整3个小时。最后,她又把她的助教Candice叫到办公室,请Candice第二天陪我一起阅读。

后来,我知道这本书的中文名字叫《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尼采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也是美国许多大学的必读书目。而当时,尽管我似懂非懂,却还是在Karen和Candice的热心帮助下,通读此书,并兴致勃勃地作了长达10分钟的发言。

(选自2012年第7期《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本刊有删改)

猜你喜欢
作文选书目学期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优秀作文选评
2017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聊聊我们的作文选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