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服饰文化研究

2015-01-30 04:56项一挺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独龙独龙族服饰文化

刘 刚 项一挺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独龙族服饰文化研究

刘 刚 项一挺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服饰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其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习俗、宗教、知识的研究,对其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及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发现与挖掘,从而更好地促进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

【关键字】独龙族;服饰文化;艺术研究

第一章 独龙族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节 独龙族居住环境

独龙族,以往被称为“俅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约有七千人,大多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政府在此设立了独龙江乡,成为了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

独龙江,亦被称为“第四江”(由于其位于三江并流的最西部),发源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伊洛瓦底江的支流,横跨中国和缅甸,流经云南省,经云南贡山县进入缅甸,最终汇入伊洛瓦底江。独龙族所居住的河谷地带被称为独龙河谷,位于云南省西北角,总面积1997.4平方公里,海拔位于4936米到1000米之间,由于山重水复的复杂地理状况和积雪冰封的气候环境,独龙河谷一直人迹罕至,使其成为了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所处地理位置及一些其他的社会发展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独龙河流域人们的社会形态仍然处在原始社会末期。

第二节 独龙族历史脉络

关于独龙族的起源,在族内主要有两种传说:第一种认为独龙族是独龙江河谷的土著民族;第二种认为独龙族原本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去打猎偶然来到独龙河谷,发现这里资源丰富,猎场宽阔,台地平坦,便逐渐由怒江迁到此地。一方面,独龙族共有15个氏族,约有8个氏族都流传着第二种传说。另一方面,从语言和传统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接近。所以,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第二种传说。

关于独龙族的发展历史,主要随我国的政权更迭一路发展。唐宋时期独龙河谷归属于南诏及大理政权;至元、明、清时则隶属于丽江木氏土司和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管辖,这时的汉文史籍中已经开始出现独龙族的相关记载。如《元一统志》的“丽江路风俗条”写道:“丽江路,蛮有八种,曰磨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当时的丽江路主要包括现在的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南部等地,西北与今天的西藏自治区相接。文中所记录的“撬”、“吐蕃”、“卢”就是描述这居住在丽江西部和西北部的独龙族、藏族和傈僳族的先民。“撬”与“俅”同音,且在过去,都曾将俅(撬)所居住的地区及河流称作俅夷地和俅江,比如现今仍用“俅江”来表示贡山县西部的独龙江上游。由此可知,元朝时期的俅族正处于俅江一带,以后又逐渐迁移到了下游的独龙江流域。到了清代,道光《云南通志》卷185转引《清职贡图》如此记载道:“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系鹤庆、丽江西城外野夷。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跣足。妇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俅人与怒人接壤,畏之不敢越界。”雍正《云南通志》也曾有“俅人丽江界内有之,披树叶为衣,茹毛饮血,无屋宇,居山岩中”的记载,还有乾隆《丽江府志略》以及其他史志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这些记载集中反映了当时独龙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后至清代中叶,怒江和独龙江被划分为两段,分别隶属于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叶枝土千总和康普土千总管辖。再至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6年以前,独龙族族群还处在父系家族公社即将解体的社会发展阶段。据独龙族的老人回忆,当时的独龙江地区大概有15个父系氏族,而每个氏族又分为若干家族,所分家族大小不等:有的氏族家族数多达100多户,有的氏族却还不到10户。氏族是由有血缘关系的同一祖先的后裔集合而成的共同体,家族一般包括三到四代的祖父、母和子孙,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大都生活在同一个村落里面。家族之下还会包括三或四个以父系家长为主的原始大家庭,在每个大家庭中,一家人的团聚场合称为火塘,每有一个子女结婚便会增加一个新的火塘。每个家庭的主人都会在火塘上有一个专门用于存放食物的库房,有属于自家饲养的家畜和家禽。独龙族家族在当时实行的是原始的共同消费制:每个火塘的家庭主妇轮流取自家库房里的食物到老年主妇的火塘上做饭,全家共食,直至用完仓库里的粮食,其他存有粮食的火塘主妇则会继续轮流做饭。

第三节 独龙族民风民俗

一、独龙族节日庆典

独龙族最独特的节日就是“卡雀娃”仪式,翻译成汉语就是“过年”的意思。“卡雀娃”一般举行在农历腊月,具体时间决定于那一年气候和粮食收获情况,时长为三到六天。在举行“卡雀娃”时,妇女们会将彩色麻布幡用竹竿竖在屋顶,表示节日的开始;到了晚上,家人和亲朋好友都会围聚在篝火旁边,互相祝酒庆贺节日。在节日的第二天,会举行射猎庆典,祭祀的猎物都是以荞面为原料所捏成的动物,族人认为在射猎庆典中所射中的猎物就会在来年所获得。在整个“卡雀娃”仪式中,最为隆重的当属“剽牛祭天”。“剽牛祭天”是一种仪式,即以剽牛的形式来祈祷来年丰收。在这个仪式开始之前,族长或巫师先把牛拴在场中,然后由妇女将珠链挂在牛角上,将独龙毯披挂在牛背之上,对牛进行一番“打扮”。紧接着族人会随锣鼓声欢跳,在这期间猎手用矛刺向牛,直至牛被刺死并将牛肉分割成数十块,在场的族内男女老少都会获得一份。最后族人们会用高歌劲舞的欢庆方式来祈祷人畜兴旺、来年五谷丰登。

二、独龙族文面习俗

独龙族为我国少数名族之一,文面习俗可以说是其独有的一种习俗。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女孩到了十二三岁,即成年时必须进行文面,相当于时今的成年仪式。并且,不同地域和不同氏族之间的文面的形状都不一样。根据独龙族的老人们描述,文面的过程分为多个步骤:首先是用蘸有锅灰和植物汁液的竹签在要文面的部位描画出形状,其次一只手拿竹签,另外一只手顺着描画好的形状刺画。每刺一针便快速将渗出的血水擦去,并立刻敷上锅灰和墨汁的混合物。最后伤口随时间愈合,这个时间大约持续一周,待结痂脱落,面部所遗留的黑褐色和青色的文饰将永远不会褪去。

关于文面起源,应该有多种来源,或来源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或源于对成熟的标志,或单纯是为了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抑或为了防害避邪等。综合各种资料,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第一,文面是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夺独龙族妇女为奴暴行的一种保护措施。据研究,早在两三百年之前,周边其他强悍的民族对独龙族发起抢占掠夺行为,大多数独龙族妇女为了周全自己宁可忍痛文面。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正是代表了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抗争中所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随着时间流逝,这种保护机制最初的保护意义已经不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不断传承下来。但这样的传承在失去保护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值得存在,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第二,文面的图案可以避邪,文面的图案让邪灵不会靠近,从而保佑平安。第三,文面与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独龙族本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所以族人以符号或图腾来帮助族人分辨祖先,以文面的方式,把刻画在脸上的符号,当作划分不同氏族、家庭和部落的标志。第四,文面象征着一种美,在族内有着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族人们深信人死后的灵魂“阿西”,最后会化作各色的“巴奎依”(一种好看而大的蝴蝶),会飞向人间然后自生自灭,也就是说这些在峡谷中出现的美丽蝴蝶是族人灵魂的化身。就因为这些美丽的传说中的精灵,按祖辈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在即将成年的女孩子的脸上,用竹签和青色的植物汁水刺出永远无法褪去的蝴蝶纹饰。这种独特的蝴蝶图案展现了独龙族部落的女性一种带有精灵的美感。这种社会习惯最后被独龙族世代沿袭,成为爱美的一种象征。

三、独龙族婚姻习俗

独龙族从最原始的群婚,再到对偶婚、一夫多妻以及从妻姊妹婚最后再到非等辈婚等几种复杂的婚姻形态,独龙族婚姻习俗的演变正反映了其公社制度的变化以及个体家庭的形成脉络。

独龙族正如中国传统社会婚姻习俗一般,婚姻无法自己决定,必须是听众父母安排,而且普遍存在着幼年订婚的现象。独龙族的婚姻一般分为订婚、迎娶两个阶段。关于婚姻时的聘礼,一般是“活牛”或者“干牛”,“活牛”即为一头黄牛;“干牛”即为一头猪、一个铁三角、一口铁锅、几条毯子和几件首饰等。

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独龙族已经逐渐确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但仍然不免还存有一些原始婚姻形式的残余,比如群婚和对偶婚等。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出现了转房制、妻姊妹婚、家长多妻和非等辈婚等多种不同婚姻形式并存的现象,其中妻姊妹婚是最为主要的婚姻形式。相比之下,在婚姻结构上则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氏族环状外婚集团,独龙语称之为“伯惹”,意为“弟兄和姊妹的婚配”,也就是说在较为固定的通婚集团内,甲氏族的几个兄弟可以同乙氏族的一群姊妹同时或先后缔结形成配偶关系,但乙氏族的男子却不能娶甲氏族的女子为妻,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血统倒流。

新中国成立以后,独龙族逐步贯彻了我国的婚姻法,传统落后的婚姻习俗得到了改变,最终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封建残余的婚姻制度已经基本被废弃,买卖婚姻的情况也基本不存在了。

四、独龙族丧葬礼仪

在丧葬礼仪方面,独龙族基本实行土葬,但也有例外,比如因为特殊疾病死亡而实行火葬或者水葬。一个村子里,只要一个家族有丧事,这个家族的亲戚和村里人都会送一些鸡、粮食、酒等吃食,以此表达对于死者的哀悼。

独龙族的丧葬礼仪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族人有这样的忌讳,即尸体不可以直接从大门抬出,而必须从住房的后壁或者地板上另开一道门送出去,族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佑家里其他人长命,避免继续死人。二是在出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老人在队伍前面挥刀驱鬼,到了葬地,要先划定坟圈,尸体侧卧,面向东方,在这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土葬埋后不垒坟。而且出殡当天,全村都会停止生产活动,族内流传着如果在这一天不停止生产活动,庄稼五谷会被鬼吃掉的说法。

第四节 独龙族宗教信仰

独龙族从古至今,一直坚信着万物有灵,对自然界的万物及现象心存敬畏,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山、水、石、树都有神灵在其中,这个神灵在独龙族人心中就是所谓的鬼。在独龙族的传说中,将鬼分为了十多种不同种类,如“益休”(路鬼)、“丘”(山鬼、岩鬼)、“别卡”(夜鬼)、“司多”(水鬼)、“孟”(雷鬼)、“乃木”(野鬼)、“沙沙”(江鬼)、“明戛沙卡”(天鬼)等。

另外,独龙族相信族人死后会有灵魂,并将灵魂分为两种:一种被认为是祖先,并创造了人类的“息托”;另一种是家族的祖先被称为“排勒”,即为家鬼的意思。在独龙族人民心目中,这两种鬼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不小心触犯了鬼,它就会给人带来灾祸。

其次,虽然对于鬼,族人有天生的敬畏,但是族人也相信着自己的巫师可以将鬼制服或驱除,巫师在独龙族内部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可以将其分为有两种 :一种被称为“隆木沙”,是专门卜卦看鬼的;另一种叫作“班瓦当”,是通过杀牲来驱鬼的,且两种巫师的产生都是由人自发学习,没有传承也没有师傅。相较之下,对于两种巫师,“隆木沙”特别受人尊敬,表现在祭鬼时可以拿到一条腿肉,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权利,这体现了族内有着严格的社会制度。

对于驱鬼,族人相信要成功将鬼驱走,必须由两种巫师相互配合才能成功。即驱鬼时,先由“隆木沙”用茅草卜卦,明确鬼的类型,并明确以何种祭牲来祭它,之后再请“班瓦当”来杀牲驱鬼。驱鬼时巫师头上系着虎牙及兽皮,欢呼跳跃,挥舞长刀,用粗暴严厉的神态来驱鬼。

第五节 独龙族文化艺术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起源,与其相伴的是一些历史神话传说,例如汉族的炎黄二帝传说,藏族的猕猴变人传说等。这些历史神话传说都是一些文学作品的优秀素材。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独龙族虽然没有文字,但靠口耳相传也创作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代表性的神话传说有《创世纪》、《嘎美嘎莎造人》、《大蚂蚁把天地分开》、《洪水泛滥》、《猎人射太阳》等,也有着在族内流传时间较长的传说,包括《星星姑娘》、《鱼姑娘的故事》、《姑娘与青蛙》等,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不仅从侧面反映了独龙族的发展历史、最初的社会状况以及生活情境,也表达了独龙族先民对于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看法与解释。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到近代,独龙族的很多文学作品又增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如《反抗察瓦龙土司的斗争》、《独龙族人民狠揍侵略者》、《痛打土司管家》等,深刻反映了当时独龙族人民为美好新生活而不断奋斗的血泪史。除此之外,独龙族还创造出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寓言故事,如《兔子与老虎》、《老虎同火赛跑》、《猫和狮子》、《乌鸦和老虎》、《小兔和老熊》、《说谎话的狗》等,从这些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独龙族先民的伟大智慧。

另外,和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一样,独龙族能歌善舞,喜欢通过歌舞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如结婚、盖房、过年等特殊场合都会载歌载舞。独龙族人唱的歌谣并不固定,大多是由感而发。独龙族的歌谣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普”,语言比较含蓄,讲究对称工整;而在“普”下还分为迎新年时唱的“老社普”、盖新房时唱的“球木普”、过节时唱的“卡尔江普”、办丧事送亡魂“阿细”时唱的“阿细普”等不同的小类,演唱这类歌谣时歌舞融为一体,边唱边跳。第二大类歌谣称为“门竹”,通俗易懂,极具生产生活色彩。两类歌谣都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形式,是独龙族人民最喜欢的艺术活动。

第二章 独龙族服饰的艺术演变

第一节 独龙族服饰风格演变

一、古代独龙族服饰的特点

从地理上来看,独龙族所居住的独龙河谷,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的状况,不但很少有外地商人,而且本地也没有集市商贸,所以独龙族的民族服饰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种较为原始的样式。

从技术上来看,独龙族服饰主要是以纺织技术为时间节点,在纺织技术传入之前,族人常以树叶遮羞兽皮御寒;纺织品技术传入之后,纺织便成为了族人制作服饰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纺织也成了妇女们的主要劳作方式。她们用麻皮、水麻皮、火草等独龙河流域的特有植物为原料进行纺线织布,然后通过野生植物做成的染料染出花纹和图案,最终制成成品,其中最为常见且最为独特的服饰被当地称为“独龙毯”。

二、近现代独龙族服饰的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独龙族的服饰无论是造型还是款式都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未成年的孩子们,基本是常年赤身裸体,或只是在下身围一小块布用以遮羞,或只系上一块约三指宽的小木板、小竹板之类的东西。等到成年之后,人们所谓的服饰也仅仅是一块麻布,男人们在腰间束一根麻绳,用一小块麻布遮蔽下体,或是将一大块麻布斜披在后背,从左肩拉过一只角,从右腋下拉来另一只角然后拴在胸前。除上述之外,有些男人还会在腿上裹上麻布用来绑腿。女人们多是身披两块麻布,分别从两肩斜披,相互包裹着,腰际用麻绳或其他带子拴紧,并在上身缠另外一块麻布,从右向左包裹,再拉到胸前用竹针别牢。另外,还有的女人会在头上包一小块麻布做头巾。

新中国成立之后,独龙族的服饰才开始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族人的衣着装饰开始逐渐“汉化”甚至越来越与汉族一致,唯独一些老人仍然保留着传统服饰和装束。尽管如此,年轻的男男女女出门之时,仍然会习惯性地在身上披一条独龙毯,不过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独龙毯的制作原料也由野生植物纤维改变为棉线和开司米毛线纺织,而且颜色也更加艳丽,质地更加柔软,既美观又结实,看起来潇洒大方,既有山林风韵般的古朴自如,又具有现代时装的时尚魅力,充分展现了独龙族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与特点,为中外服装研究给予了很大的空间和价值。

第二节 独龙族服饰和配饰概述

一、独龙族服饰

独龙族最为独特的传统服饰便是独龙毯,独龙毯是特有民族服饰,也是一种民族工艺品。因此,独龙族的族人直披或者斜披独龙毯一直被视为民族的着装特色。除此以外,独龙族的人们在配饰的装饰上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男女们的手镯和腰间环状饰物多为染成红色的藤条。男人们下身多着短裤,上身赤裸,但出门时大都会在腰部佩戴箭包、弓弩和砍刀之类的工具;而女人们则头部佩戴鲜艳的花色头巾,腰间系上一条染色的藤圈,此外,还经常会佩戴胸链、串珠、耳环等其他饰物,在出门时,还会身背精致的篾箩(独龙语“达戈”)。总而言之,女人们的装扮总是五颜六色的,让人心情愉悦。男女大多不戴帽,发饰上男女皆披头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方盖到耳尖,两耳或戴环状物或插精心制成的竹筒,并且男女均赤足,皆裹绑腿,防止虫蚊叮咬。

二、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和配饰

(一)独龙毯

独龙毯又称为“约多”,在长度上一般宽约1米,长约2米。独龙毯多为族内妇女们手工制作而成,原料和染料均取材于天然植物。原料是野生或种植的原生麻捻成的线,颜料则是用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植物的液体集合而成的。讲究精致的独龙毯多则需要十几道工序,包括剥麻皮、纺线、按照图案纹线拴综、提综、引纬、打纬等,涉及多种器具。

关于独龙毯的披带方法、穿着方法和具体配搭因不同场合而确定:比如劳动生产、民俗活动、节日节庆、日常生活的着装样式各不相同。清朝末年期间,怒江地方曾组织过一次对独龙族现状的实地调查,独龙族当时的服饰和着装特点曾在报告中被这样描述:“男子下身着短裤,憔遮股前后;上身以布一方,斜披背后,由左肩右掖抄向胸前拴结。左佩利刃,右系篾箩。”妇女的服装是“以长布两方自肩斜被到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向右者,腰际以绳紧系贴肉,遮其前后,自右妙左者,则披脱自如也”。因独龙毯的制作原料多为麻料,使得毯子耐用结实,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昼可当衣,夜可当被,因而独龙毯自古至今受到独龙族人民的深深喜爱,并成为了一方民族特色。

(二)男服女服

女子一般都会披两方约多,头上包彩色毛巾,耳穿竹管或大耳环,佩胸链,手戴藤条镯。独龙族姑娘的现代服饰,内穿现代衣裙,外披约多,传统的独龙族女子还有文面的习俗。

男子通常只身着一方约多,从左肩至右腋斜披。一般留齐肩散发,前垂齐眉,出门时要佩带砍刀、箭包等。颜色各异不同,随个人喜好可选择。普遍来看,独龙族的男子并没有文身的习惯,但有些家族的父母会在孩子满周岁之时,将本氏族的标志纹饰在其手腕上或手臂上,以避邪灵保平安。

(三)配饰

或许是少数民族的共有的爱好,独龙族的男女也颇爱装饰品。女人们大多耳戴由藤篾或银制作的耳环(独龙语“鸣尔锲”),颈戴数串珠子(独龙语“额咯”),腰、大腿、手腕上系数十道染色的细藤圈,目前腰、腿箍已很少见,唯腕圈仍为许多独龙妇女保留,而且都会携带一只用藤篾精心制成的小篾篮用来盛放物品。男人们则经常戴弓弩、小刀等器物,显得强悍而粗犷。

(四)发饰

如同颇有特色的服饰和配饰一样,独龙族人的发饰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前的男子在头发长长之后,一般多会用刀齐齐地剪去,剪完之后前齐眉,后齐肩,左右齐耳,特别像戴了一顶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式的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上述的发式只有老年男子才会那样剃了。一些年老的妇女,仍然会将自己的头发修剪成“乌齐恩”式——把周围的头发全部剪光,只留一绍一掌宽的头发在头顶中央,然后披到额眉。

第三章 独龙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及艺术分析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篇章的服饰文化,不仅是学者们近期研究的热点,在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未来,服饰文化更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向。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内的学者大多对代表性少数民族及代表性地域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较深的涉猎,而关于独龙族这类的“少少民族”服饰文化的制作工艺研究均亟待发展。

独龙族虽然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但他们创造出的独龙族特有服饰,从独龙毯、女服、男服、配饰、发饰再到文面等都展示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心态,无论是服饰色彩、服饰图案还是服饰的制作工序及流程等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一节 独龙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时今正是以机器为生产主流的时代,很多传统优秀的民间技艺、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有的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有的甚至已经消失。而深入大山里的独龙族,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工艺,这些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传承着独龙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反映了独龙族祖先的智慧。

一、独龙族服饰的取材工艺

独龙族服饰的取材,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制作服饰的材料,二是服饰设定的图案。关于独龙族的服饰材料,一般都由植物作为材料,衣物多取材于麻、棉,饰品多采用竹子、藤条等,很少采用动物皮毛来制作。关于独龙族服饰的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或是独龙族民族信仰的一种物化,有着表意,区别民族支系、语言,起到民族标识的重要作用。

二、精湛的独龙毯加工工艺

正如上文中所说,在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之前,独龙人选择御寒和遮羞的材料多是以树叶和兽皮为主;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以后,纺织便成了独龙族服饰的主要制作方式,也成为了妇女们的主要劳作形式,她们常用野生植物为原料来捻线织布,并用野生植物为颜料染出图案花纹。之后独龙毯便成为了独龙族人不可缺少的一件衣服,也几乎成了独龙族的一种服饰符号,是独龙族文化的代表。因此其加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独龙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从取材上来看,独龙毯的制作材料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独龙族处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小,因此呈现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独龙毯的原材料是山上野生和族人自己种植的麻,族人常常用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来捻线织布,多以纯麻线来纺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现代文明的传入,独龙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渐渐在取材上有所充实。独龙毯的制作材料一方面保留原先采用麻线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引进了棉线和毛线纺织,将三种材料混合起来制作独龙毯。总体来说,在取材上独龙毯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状态。

从颜色上来看,独龙毯是麻料制成的手工艺品,以山上野生树木的汁液将麻线染成不同的颜色,过去颜色比较单一,现在一般成红、黄、绿、黑、白、蓝、紫七种颜色,人们也将它称为“七彩毯”,毯子上印染的条纹色彩艳丽,美观大方,布料结实耐用,充分展示了独龙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不同时期的制作工序和制作方式大有不同,独龙毯的制作工艺便可分为两个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独龙毯由独龙族妇女采用山上野生和自己种植的麻,以手工编织制作为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技术的传入,族人多采用手工腰机织成。妇女们多喜欢用五颜六色的麻线、棉线、毛线等不同质地的线混在一起织成独龙毯,这样使得独龙毯的质地更加柔软,毯子的条状纹饰也因颜色不同而显得更加漂亮。总的来看,一床讲究的独龙毯的制作工艺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首先要剥麻皮(或抽棉丝或纳羊毛)、纺线(分麻线、棉线、毛线等),其次要按照纺织图案纹线进行拴综、提综、引纬、打纬等几个环环相扣的步骤。需要使用的器具也多种多样。制作这样的一条独龙毯大概需要七天时间。

从穿法上来看,独龙毯的穿戴方式也比较特别,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设定不同的穿法。最为普遍的一种穿法是:首先是将毯子斜围在身上,多斜披背后;其次由于讲究着男左结,女右结的习俗,所以女人一般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露出右边的胳膊和左边的肩,然后在右肩处打上一个结或者直接用针别上,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男人的穿法正好相反。当然,也有的妇女同时身披两条独龙毯,毯子由两肩斜披直至膝盖,左右两边包抄向前;其中一条附在腰间用绳子紧紧系住,用来遮住前后,另一条则让它自然披落。

从作用上来看,独龙毯宽度一般一米左右,长约两米,耐磨结实,用起来非常方便。毯子白天可以作为衣服,用来挡风避雨。晚上也可以用来做垫盖被褥一类,多样化的作用满足了族人的需求,使得独龙毯长期以来深受独龙族人民的喜爱。从习俗上来说,独龙毯可以说是一种定情信物,独龙族族内的青年男女相恋后一般会互赠定情物品,这时,女方多半会送男方一床自己用心、用情编织的独龙毯。从象征意义上来说,独龙毯是独龙族的标志,是他们的图腾,表达了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神秘的独龙族文面工艺

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云南的独龙族和海南的黎族,这两个民族的女性从前都有着文面的习俗,文面女显得非常神秘。在独龙族中,时今还健在的文面女已经不多。

从文面时间上来看,在过去,独龙族女孩长到一定岁数就要文面,尤其以十来岁成年时文面者居多。之后纹路将伴随着这些文面女一生一世,无法洗去。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文化的影响之下,这种文面的习俗逐渐被废除,独龙族文面的妇女也就只有几位健在,如今的独龙族女性都已经不再文面。

从文面工具上来看,文面的工具有的用削尖的树枝,也可以用竹签,或者植物上生长的刺(多为蒺藜木刺等)。文面的图案一般从女人们嘴唇下方中部往上,往两边逐渐延展。从文面的面积上来说,整个面部都纹的是“全纹”,只纹了嘴部周边的称为“半纹”(在独龙族居住的南部地区,妇女虽然也有文面的风俗,但仅在上唇及下颚一小块,形状很像男人的胡须)。

从文面的图案上来看,文面图案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各种各样活的物象和景象,如蝴蝶、蜜蜂、花儿、小鸟等;或是独龙族人信仰图腾的物化;抑或部落(村子)的记号,不同的部落所纹的图案也是不一样的,用来当作民族的标识。

从文面工艺上来看,文面是一个疼痛的过程,无异于忍受酷刑。据文面女介绍,在到达年龄后,父母便请来文面师,先要举行仪式,再开始文面。由于当时没有麻药,整个过程非常疼痛,且耗时两个多小时左右,所以女孩在文面时都被捆住手脚。但由于地区和习惯上的不同,文面在地域和族氏之间纹型各有差别,文面形状的种类差异较大。文面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将干树皮放在铁锅下面不断烧,使其产生烟;然后把熏在锅底的烟灰刮下来放至器皿中,再加水进行不断调和,当作文面的颜料;接着用削尖的树枝(或竹签、植物刺等)蘸上锅烟水,在女人的脸上描好纹形,然后沿着纹路将三四根树枝扎在一起,不断敲击树枝,刺成一行行针眼,在前额、双颊、鼻子及下颚各个部位刺上各种图案;每刺一下,立马将渗出的血水擦去,敷上用锅烟灰和植物叶汁(多为松脂油熬成了涂料)拌成的油膏。等脸上所有创口的痂自然脱落,女人们脸上便会留下青蓝色的花纹,这些青蓝色的印记将伴随终生,再也擦洗不掉。

从文面的作用上来看,大多数学者认同文面是独龙族自我防御的一种措施,由于独龙族是一个弱小民族,独龙江虽然为雪山峡谷阻隔,但是在独龙族的北面是强大彪悍的藏族部落,常常下山进行洗劫,不仅抢走族人粮食、牲畜、马匹等,而且还抢夺独龙族的女人。独龙族一直人口较少,在无力用武力保护并还击的情况下,族人为保护独龙族女人便逐渐给女人们文面,将女人进行丑化,防止女人们被其他部落抢夺,或者即使被抢走女人们凭着脸上的纹路也永远不会失落族别。后来这种文面习俗代代相传,渐渐演变成一种畸形的部落审美文化,女人们必须在成年后进行文面。据说在几十年前,未文面的独龙女人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被认为是最丑的女人,或将其驱除部落。

第二节 独龙族服饰的艺术分析

一、靓丽鲜明的色彩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用色彩来装饰自身是人类最常见的本能。人们服饰的色彩,是产生第一印象时最受人注意的层面,在服饰审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色彩,以原色来表现是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重要特征,具体便是以原色为主,即以红、黄、蓝三原色,显得饱和又鲜艳,再辅之以黑、白两个极色构成我们常说的整体五方色,因此,五方色基本奠定了我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基础色调。

独龙族服饰制作上使用了多种颜色。在传统的文面上,由于颜料采用的是锅烟灰和植物叶汁(多为松脂油熬成了涂料)拌成的油膏,所以文面色主要是以青黑色为主。而在衣物上,主要是独龙毯为主,鲜明亮丽的七彩色拼接,让服饰的线条更加明显,既美观又大方;在早期,主要以紫色或蓝红色为主,随着染料的开发和染色技术的提高,逐渐采用了红、黄、绿、黑、白、蓝、紫这七种颜色,尤其是在女性服饰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有着强烈的对比却又和谐有方,可谓是绚丽多彩、运用极致、七彩争鸣。

二、潇洒大方的造型

落后的条件阻挡不了独龙族人对美的追求,独龙族的服饰无论是用料还是设计虽都十分简朴和简单,但他们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原始的工具完成了对服饰的制作,并对身上的穿戴十分讲究。一般而言,服饰的造型大都表现了服饰的整体外观形象,如服饰的轮廓、线条处理等。它不仅关乎着衣服上下比例的分割美、线条节奏美,更表现着穿着人的体形线条美。整体来说,服饰的造型定位了服饰的风格,显示了一地的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服饰的风格也是一个民族、一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独龙族的服饰以独龙毯为代表,由于地处深山,且长年多为积雪状态,因此独龙毯成为一大特色代表。独龙毯形状为方形,以前由于工艺不成熟,多以紫色或蓝红色条纹为主,后来技艺不断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以七彩条纹为主,大方、绚丽,整体遵循着渐变、交替、比例、对称、对比、调和、平衡等原则。独龙毯的七彩并没有特殊的规律,不是按次序依次摆放,整个毯子的制作有着很大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制作者的不同而被赋予着不同的造型。从主观上来说,独龙族所身披的独龙毯看似很简单,但独龙毯不论是早期紫色或蓝红色线条,还是如今的七彩线条,都是竖直的,且多种色彩搭配起来的线条使得整个服饰看起来显得简练却不单调,穿着方式不论是直披还是斜披,均能显得十分大方和潇洒。反之,如果独龙毯上面的彩色条纹是横着的,其所产生的效果将大为不同。

三、神秘韵动的图案

服饰的图案,即服饰纹样或者花样,也就是运用在服装或饰品上的图案。独龙族是从原始的狩猎生活中发展而来,从生产生活中都提炼出来了丰富多样的纹饰图案。这些图案或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物,或来源于民族的信仰图腾,或由民族自身创造,等等,其形态的变化表现了独龙族所独有的艺术文化。将图案运用到服饰上,是对服饰审美品质的提升,丰富了服饰文化的内容。

独龙族服饰上的图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形式,比如妇女脸上所纹的图案,从北向南,从独龙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带,文面的图案是呈现出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文面的图案以蝴蝶图案最为典型(上文在文面来源中已有探讨,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章 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价值、未来趋势及保护传承

第一节 独龙族服饰自身的多重价值

独龙族服饰作为一种富有传统色彩和民俗风采的服饰文化,因其自身的演变历史及独特意义使得其具有多重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应用层面。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来看,独龙族服饰的缘起及发展就是对于少数民族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社会变迁考究而言一部很好的大百科全书。因为服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服饰本身更是一面折射生活和生产的多面镜。其次是从应用层面。单纯的研究和保护属于静态维度的,而对于文物和文化而言,只有动态传承、合理利用与静态保护相结合才能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前面我们提到独龙族服饰文化的制作工艺、艺术分析及艺术演变。由此,独龙族服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存在,更不仅仅是研究和学术的载体,抽象出来,它是一整套符号系统,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价值、文化符号带来的经济价值。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学术价值

学术,顾名思义侧重于研究,而研究的意义无非在于对历史的保护和以历史为借鉴带来的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参考。独龙族服饰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含义的合成和展现,因而其学术价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独龙族服饰的现存的素材、相关文献以及独龙族服饰研究成果对民族文化、服饰文化、社会变迁的研究提供的便利。其次是本身对历史的记录功能使得服饰成为科研的重要依据和材料。由于云南多数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这种“以针做笔,以线做墨,以布做纸”的特殊方式使得历史记录有了载体。而上述和独龙族服饰有关的都将对现有学科理论的完善、补充以及科研的进行提供建设性的意义,从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些学科涉及门类和科别广泛,具体包括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织布工艺及材料、服装学等,下面将有选择性地对上述学科具体展开论述。

首先是民族学。独龙族服饰文化无疑是针对独龙族这一个少数民族而言的。居住在唯一的聚集区——独龙族乡,全民族现存七千多人,赤裸裸的显示数字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群体产生关注。而本文的对象——服饰,更是以人作为主体得以衍生和发展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独龙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就是对这个少数民族本身的探索,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更好地繁衍生息的重视,同时有利于民族多样性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是民俗学。民俗学是以风俗、图腾信仰、传统民间文化和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民俗是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涉及人类生息劳作的各个方面。首先,独龙族服饰民族的标志,是民族内人民年龄、性别、婚姻的标志。而独龙族服饰的演变无疑伴随着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的变迁,通过对独龙族服饰制作、装饰的考究不仅可以透视社会风俗以及生活现象的变化,还可以审视流行风气、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而通过对独龙毯不同场合不同佩戴方式的观察和了解,便可对婚丧嫁娶、劳作生产等有一定的知晓。而从该层意义上继续延伸,无疑便触及了社会学。正如学科之间的相息相通一样,服饰与多门学科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便不难理解。

再次是服装学。独龙族服饰文化研究,说到底是对“服”和“饰”的研究。“饰”即配饰,包括头饰、手饰等,现在单讲“服”。而服装学本身也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涉猎门类众多的学科,例如材料学、色彩学、织布工艺、美学等。就织布工艺来说,我们在第二章提及的独龙族服饰的取材工艺、加工工艺、文面工艺对于其他民族甚至大众服装的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普适价值。而服装不仅仅只是制作,前端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设计便要讲究色彩和材质,颜色的搭配、图案的造型、材质的拼接……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无疑是人类服饰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必定会为当代以及未来的服装设计和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是美学。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世界关系,美的识别、创造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独龙族服饰的美学意义是客观的,是在社会历史和人的进步发展中产生的。服饰的作用在于保护身体免于伤害(寒冷和其他外界伤害)并美化人体,这直接表明,服饰的美学意义不仅包括服饰本身的实用价值,还指实用功能为基础延伸的服饰外观上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便与服饰的材质、色彩密不可分。此外,美学反映在服饰文化上还有性别审美意义,这与我们前文提到的男女服饰之别不谋而合。

除上述以外,独龙族服饰文化还与色彩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或多或少存在着关联,仍然值得我们深究和考量。

二、文化价值

服饰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特殊产物,独龙族服饰融合了独龙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社会生产、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心理。而根据文化的定义——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服饰文化当之无愧地属于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更属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独龙族服饰因穿戴人的不同体现出来性别文化,因不同场合体现出来民俗文化,因不同时间和空间体现出来地域文化。

说到服饰反映出的地域文化,需要提及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分布以及聚集形成的“小聚居、大分散”格局使得服饰成为区分不同民俗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由于不同的地理地势条件、气候生态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使得服饰的用料、设计以及造型均有很大的区别。因独龙族地处独龙河谷,地理环境的闭塞带来交通不便以及交易较少,与外界沟通较少,因此服饰的款式相比较其他服饰演变速度稍慢,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较为原始。新中国成立以后,独龙族的衣着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几乎都已汉装化了。在材料使用方面,因独龙族之前居住地靠近河流,种植业相对发达,因而独龙江地区盛产绩麻,服装用料通常以绩麻织成的麻布为原料。随着贸易的发达、地理环境的改变,棉料和动物皮毛逐渐传入,他们服装原料现多为用各种棉线或毛线织成的布料,面料比麻布光滑、细腻,但是尽管如此,仍有人喜欢在衣服外面再披上一床麻布。由此可见,服饰文化从侧面反射出其他的物质文化的变迁。

一般认为,艺术品是具有艺术价值和创意性的物品。服饰是人类的创造物,其起源和不断进化是人类创意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改进,因而本文将服饰视为特殊的艺术品。艺术品必然具有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则是艺术品的特性、风格以及所携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首先,独龙族服饰不仅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有产物,更是独龙族的标志和外在显现。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独龙族服饰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价值。其次,独龙族男女均喜欢戴装饰品,尤其是女子经常披挂得五颜六色。装饰品有串珠、车碟、耳环等。有的铜钱、银币等也做装饰品挂在脖子上或耳朵上。男女都爱戴手镯,女的戴“佳蔓 ”即银环。男子戴木手镯,是用来防止射箭时弓弦碰伤手腕的,男子出门带砍刀,挎“若”(麻线包)、弩弓、箭筒。女子出门带弯刀,挎篾箩,披围巾,小腿上套“巴卡木”(装饰品)。这是劳动的需要,也是一种装饰,这些装饰品同样是民族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独龙族服饰为依托进行商品的开发和售卖,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这种盈利不单单依靠服饰的售卖,更主要的是通过周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打造,从真正意义上丰富该服饰文化。

首先从独龙族服饰自身而言,因独龙族服饰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加之历史发展带来的工艺的精美和文化内涵,独龙族服饰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或其他商品进行售卖。而购买者可以有多种用途,或收藏,或观赏,或研究,或馈赠,不一而足。其次,是服饰文化衍生的文化产品。这主要是从符号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可将与独龙族服饰相关的配饰、头饰、首饰甚至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作为符号进行衍生品和复制品的打造。例如手链、项链、手镯、印有相关花纹和图案的明信片、服饰图册等。云南省是旅游大省,少数民族更是游客向往和憧憬的地方,该类文化衍生产品主要依靠外来旅游者的购买得以消化。一方面避免了多地旅游点纪念品同质化问题,又为独龙族特殊的服饰文化在当今经济条件下寻得一条盈利之路。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经济价值的实现与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学术研究价值并无冲突,相反,经济价值与其他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商品化使独龙族服饰不再拘泥于独龙族和独龙河流域,而是借助旅游纪念品的载体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搭载物质带来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播是一般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所不能企及的。当然,商业化的前提和条件源于合理化的保护,因此,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有利于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源远流长。

第二节 独龙族服饰面临的困境

如同其他少数民族的独有服饰一样,独龙族在接受外来文明,逐渐开放和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现代化冲击的外因,带来的是整个服饰文化生态的变异。制衣材料的缺乏、制衣技术的后继无人、制衣风格的单一、制衣精良度的低下……无数个内部原因才是独龙族服饰目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真正困境。因此,以下将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对独龙族服饰面临的问题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外因

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现代文明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交通的便利和交易的畅通使得闭塞的地域也变得开放,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独龙族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服饰方面,大量款式多样、穿着方便、物美价廉的汉服涌入少数民族的市场之上。首先直接购买减少了自制民俗服饰的时间成本,其次由于部分民族服饰用料考究以及首饰对于重金属和玉石的需求,购买现成服装节省了制作成本。再次,原始的服饰风格和饰品的佩戴方法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另外,随着独龙族的繁衍生息、年代更迭,年轻人对于传统服饰的接受力越来越差,甚至礼仪制度的变更同样使得年轻一代连目睹民族传统服饰被穿着的机会都大大减少。加上所谓的“崇汉”甚至“媚外”思想的泛滥,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交流增多,与之俱来的渗透和融合也逐步加剧,服饰作为特定仪式以及特定民族的标志能力逐渐弱化。因此,综上所述,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独龙族服饰生产、制作以及穿着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

二、内因

正如哲学里所说,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独龙族服饰面临的窘境真正来源于其自身。独龙族服饰从材料到工艺、从风格到精良度无不面临着问题。

(一)制衣材料缺乏

传统的独龙族服饰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制衣材料一般多为麻料,取自于诸如藤条、竹子一类的植物。且原材料需经过一定程序的特殊加工才能达到制衣材料的程度和效果。历史的变迁首先带来的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而影响原材料的种植和收获。而时间的推移使得制衣工具腐朽老化,原材料加工成制衣材料面临困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独龙族服饰的日渐稀缺便有据可循了。

(二)制衣工艺后继无人

传统的独龙族服饰多为手工制作,这对于制作者的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挑战。前文我们提到外来文明的泛滥使得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服饰和传统文化认识缺乏,这种缺乏直接导致了后代对待传统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类似,独龙族服饰的制作所需要的手工艺人后继乏力。老手工艺人的年老体衰、有心无力,年轻代对此的不屑一顾,导致制作工艺的传承青黄不接,造成现今不仅“米难寻”、“巧妇更难寻”的现状。

(三)制衣风格趋于单一化

传统时期,各家各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衣服的制作也都是个人行为并非为作坊或者工厂生产。因此,每个家庭或者个人可依据个人喜欢、技艺擅长等主观条件以及其他客观条件决定衣服的用料、造型以及色彩等。这使得衣服的款式多种多样,重合度较低。如今,手工技艺逐渐被作坊生产所取代,个人的偏好不再起作用,反而受制于市场上销售商的供给。这种操作方式使得之前富有多样化的独龙族服饰变得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和新鲜可言,无形之中,服饰风格——这一区别不同民族服饰的重要标志逐渐被侵蚀和吞噬。

(四)制衣精良度降低

这一变化同样离不开上述的作坊生产取代手工制作,作坊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批量化和商业化。而批量化又代表着复制化,商业化代表着对于利益和效率的追逐,这势必带来服饰制作的粗制滥造、服装的精工细线程度下降。而另一方面,商品化的东西更加注重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思想又将原始对于服饰的感情和文化倾注抛之脑后。精细与否意味着服饰的质量好坏,粗糙的针脚、统一标准的风格,使得附着在独龙族服饰上原汁原味的文化消失殆尽。

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非“一日之寒”,而是长年累月导致的后果。究其原因,既与管理层面的制度缺失有关,又与整体文化意识的淡薄有关。而这种后果又将直接影响独龙族服饰工艺的传承和服饰文化的传播,甚至造成独龙族的文化危机。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独龙族服饰文化成为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独龙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存的最原始的服饰之一,作为独龙族世世代代人类智慧和劳作的结晶,尤其是当其面临濒危的境况,理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以及传承。正确的保护在于合理合法的管理,根植内心的传承源于正规的教育。因此,在独龙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这一问题上,应着重从管理和教育两个大的方面入手,配合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管理

管理的前提在于对现状的梳理,在摸清、把握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而若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于动态化的利用而不是“博物馆式”的保护。因此,对于独龙族服饰文化的管理方面首先可从梳理现状入手,进行整理成册甚至著书立说;其次可通过建立场馆和其他方式展开多样化的展览;最后,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可进行适当的商业化开发,建立和完善独龙族服饰文化研究的造血机制。

(一)梳理现状,整理成册

独龙族人群是独龙族服饰的主体,而独龙族服饰是独龙族文化的载体。因而,对于独龙族群体、独龙族服饰发展现状的普查和梳理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独龙族人口较少,但居住集中,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开展对现存的独龙族群体以及服饰的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应建立一定的标准和规划。对独龙族人的数量、分布以及服饰的风格、类别、完好程度等摸清现状,为后期的编订成册打好基础。普查工作可通过书籍查阅、网上搜索、实体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查询、实地采访等途径,获取直接、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普查结果进行纸质和电子双版明细记录。

在普查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凭借第一手信息,依据资源开展相关的调研和学术研究。鉴于独龙族服饰文化和多学科之间的关系,研究出发的视角可以多元化。根据研究的系统和深入与否作出文章、调研报告甚至出版相关书籍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整理、保存、宣传、研究独龙族服饰文化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建立场馆,多样化展览

独龙族服饰文化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可根据特色在文化馆、档案馆等实体馆内建立专区,对独龙族服饰进行展示,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说。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建立专门的独龙族服饰文化博物馆,方便游客整体性d了解和把握独龙族的服饰文化。

除建立场馆外,可配合相关活动进行多元化的展览。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省已经开始进行类似的活动。例如,1980年云南省曾举办的“云南民族服饰及工艺品展览”以及1992年云南省博物馆在第三届艺术节中承办的“云南民族民间纺织工艺展”。展览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互动性强的活动,以提高游览者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而对于服饰类的展览,还可以模特走秀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再现独龙族服饰原始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让参观者深入其中,亲身体验,会比简单的说教更能为人所接受。

(三)恰当地商业化利用

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行业首部全国性法规文件、国务院公布的新版《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在博物馆经营方面明确表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独龙族服饰虽不被能称之为藏品,但部分却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因此,在不损害服饰文化本身精神内涵的前提下,适当对其展开商业化的利用是合法且合情合理的。

这种商业化除了开发旅游衍生品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行业进行。例如出版业、影视业、服装设计业:以独龙族人和服饰为题材的书籍的出版和发行,这种出版既可以是实体出版又可以是数字化的电子版本;以独龙族群体的繁衍生息、服饰文化的源起、演变为素材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将独龙族服饰文化的相关符号、样式、图纸用于现代化的服装设计,为期提供灵感和参考等。

二、教育

独龙族服饰文化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民族代表性的民间产物,这种以人作为创造主体的文化形式只有真正地回归到人,依靠人的力量传承和发展才是正途。因此,将独龙族服饰文化纳入教育体系,真正地的实现对于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和文化存在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对一个民族古老记忆的延续。因此,教育是传承的坚实基础和必选之路,对独龙族服饰的保护和开发都将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因独龙族服饰本身与众多学科有着难以磨灭的关系,这些都是教育重要的知识来源。除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育之外,独龙族服饰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在现实生活中的操作均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其次,教育分为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设立教育内容和授课方式,建立完整且独立的文化传播体系,形成大众普遍的文化认同。从而能够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青少年更加直观和切身地认识这种特殊的文化,了解这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最后,独龙族当地的青年群体是被教育的主体。一种文化只有被当地人所接受和认同才有希望和可能得以推广和深入。对于家乡的了解以激发对故土和民族的热爱,深入骨髓的教育才能使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综上所述,教育对于独龙族文化的传承有其实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根据其特点,将教育形式分为乡土教育传承、社会教育传承和学校教育传承层层递进的三种具体形式。

(一)乡土教育传承

乡土是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出生或长时间居住、生活的地方,是指某一区域自然、历史、人文和社会等的综合体,个人或群体对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而乡土教育则是将乡土现象视为教学资源并进行乡土化的教育活动。《周礼》一书中有“以俗教安,则民不偷”的古训,这足以证明借用乡土民俗和乡土观念来进行教化行为早已有之并且收效良好。受教育者一般是当地人群,这正与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独龙族的青少年是被教育的主体”相契合。而独龙族服饰文化乡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进一步了解并传播独龙族服饰文化,以激发爱乡热情和民族情怀。独龙族服饰文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包括耳濡目染、口耳相传,更包括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因为服饰文化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实际操作才得以产生这一物品。只有掌握了制衣手艺和工序,才能使独龙族服饰不至于被历史埋没。

(二)社会教育传承

社会教育基础概念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以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为目的,旨在促进社会成员各方面(德智体美劳等)健康发展的所有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对于社会成员身心方面的引导和教化。事实上,社会教育是历史以来最早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形式,由此可见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地位。而随着家庭的出现,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分门别类。在独龙族服饰文化教育和传承之中,学校教育传承有其特殊性,我们将另辟章节。因此,这里的社会教育,我们特指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社会中类似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实体文化机构的教育。

首先是家庭教育。正如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最早对孩子进行启蒙和精神指导的教育形式。独龙族的服饰与社会民俗和家庭习惯息息相关,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展开相关服饰文化的教育,例如礼仪节庆、民俗活动甚至日常生活之中。其次是网络教育。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发达使得网络教育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恰恰为独龙族服饰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独龙族服饰文化可以建立相关的独龙族服饰文化网站、论坛、网络社区、民间艺人主页,对独龙族的发展历史,服饰文化的传承工艺、发展渊源以及分门别类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到大众之间;建立在线图书馆、资料浏览及下载库,方便服饰文化爱好者资源共享、远程利用等。再次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之内,以提高本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进行的相关教育。就独龙族生活的区域而言,这里的社区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前文所说的乡土教育。最后是文化实体机构的教育。一般而言,文化机构的教育属于文化事业范畴。在此,与独龙族及其服饰文化相关的文化机构应当多多开展宣传和展览活动,例如定期举办服饰文化知识讲座,邀请著名的民间艺人对独龙族服饰进行讲解等,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和交流形式,带动广大社会成员、少数民族以及学术科研人员投入其中,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和传播氛围,多方协力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学校教育传承

相比于乡土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系统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因而,学校教育对于人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和深刻。因教育是分阶段进行的,在独龙族服饰文化的教育传承当中,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被教育者具体对待。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在教育内容里增加与独龙族服饰文化有关的课文和课外阅读等,让青少年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并从小树立起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九年义务教育中不乏反映区域特色风情和独特技艺的文章,例如《安塞腰鼓》、《变脸》等。而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则是有针对地进行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产品共同开发、技艺传承与研究等方式进行产学研一体化是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是解决后继乏力的有效途径。最后,相对于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专门学术人才的培养,通过科学研究造福社会。因此,高等教育对于独龙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则主要在于对相关高水平学术人才的培养。本科生应当渐成规模,研究生应当逐步规范,而博士生应当开始启动,从而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人力资源。

结 语

随着文化的地位不断上升,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作用也逐渐被众人所重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更是为世界人民所憧憬。服饰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每一个民族的服饰史都反映着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变迁史,各个民族的服饰都在民族的信念和凝聚力中巩固繁衍,也在对外吸收融合中不断演变并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博大的文化底蕴,如何在更深层面挖掘出最为本质的文化精髓是当代传承中华优秀文明需要思考的问题。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其不断发展、变迁的背后是各个民族在不断交往融合下所达到的一种共生状态,是在充分凸显自身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吸收,体现了从古至今文明不断发展的规律,是一种博大、取长补短的求知胸怀。服饰的内外特点承载着各个少数民族充满特色的生活,是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习俗、宗教、知识的一种沉淀,在日渐深入的探索过程中民族服饰所体现出的各种被赋予的内涵让研究者不禁为先人们的智慧所震撼。目前研究才只揭开了各个民族文化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及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作为我国服饰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等待着各界人士对其深入发现与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正在等着世界人民去探寻并感知。

独龙族的服饰文化反映了独龙江乃至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的特性,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当然,正如前文所说,独龙族服饰的形成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与其他民族相互碰撞与融合并发展的结果,可以说既有其本民族的独立特色,也具有文化共存的交融性。

本文虽然已经对独龙族的服饰进行研究,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未能真正深入到独龙江对独龙族人民进行一线访谈,尚未能获取此方面的资料,但此点也通过了查阅前人所做的访谈及纪录片的形式做出了一定的弥补;其次是未能真正融入到独龙族生活中观察族人日常的生活服饰,总结穿衣习惯及穿衣特点等,在此点通过了观察图片、视频等数据资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最后是由于对独龙族的宗教历史尚不熟悉,无法透彻并确切地剖析独龙族每一类服饰背后所有的文化内涵,对其文化来源及形成原因均不能更深入地分析,在此深表遗憾,也期望之后学者会更好地分析服饰背后最深刻的文化含义。

总之,作为一名文化研究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揭开多样化文化承载体背后所隐含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精神,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不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目前,独龙族不仅面临着一直以来存在的人口稀少的困境,深入大山腹地与外界联系较少也使得独龙族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经济水平落后、族人生活水平低下的现状,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化的原味性,有助于学者们对其文化的探寻,但却不利于独龙族这一民族的长远发展。一方面,从服饰文化出发研究其文化价值不仅是为了文化多样的考虑,更是希冀可以探寻到一个突破口可以促进这一民族能够更好地发展,也许从服饰出发并逐渐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加强对独龙族的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是为了在一定意义上积累发展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期望本文的研究、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能为学界提供些许启示性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未来的民族服饰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独龙族民俗艺术研究(12YJA760036)。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独龙独龙族服饰文化
整族脱贫后独龙族研究综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最后的蝴蝶部落
——独龙族纹面女
芷江独龙舞的审美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内蒙古额济纳旗独龙包钼矿成矿作用研究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独龙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
儿童文学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