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举隅
——刘亚娴教授验案

2015-01-31 05:37范焕芳宋亚君霍炳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益气汤升麻柴胡

范焕芳 宋亚君 霍炳杰

(1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石家庄050011;2河北省石家庄市阜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41;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石家庄050041)

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举隅
——刘亚娴教授验案

范焕芳1宋亚君2霍炳杰3

(1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石家庄050011;2河北省石家庄市阜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41;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石家庄050041)

刘亚娴教授学术经验丰富,在癌病治疗中常精研古方,灵活运用,对一些看似平常的古方灵活化裁活用而获佳效。刘教授采用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发热验案取得良好疗效,见证了“甘温除大热”之功,体现了癌症治疗中坚持中医理论指导、坚持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补中益气;晚期癌证;中医药疗法;刘亚娴

刘亚娴教授,男,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全国带徒中医药专家,并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为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之一,获全国“郭春园式好医生”称号。“刘亚娴名医工作室”获“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刘教授在癌病治疗中常精研古方,灵活运用。兹摘介其以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之验案以析之:

案1杜某某,女,石家庄某公司职工,1959年4月出生。患者于2006年1月下旬感下腹部胀满不舒,日渐加重,于某医院B超检查,报告:盆腔肿物伴腹水,遂住院(住院号:521521)。2月14日手术探查。术后病理诊断: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癌变。术后至4月23日予PC方案化疗一个疗程,TP方案化疗二个疗程,查肝功能受损,空腹血糖9.2 mmol/L。5月3日(TP方案)化疗后,查肝功能:ALT:125单位,AST:61单位,空腹血糖9.26 mmol/L。7月3日予第五疗程化疗(TP方案)后,复查肝功能:ALT:110单位,AST:57单位,空腹血糖9.37 mmol/L。术后5个月内化疗五个疗程(第三疗程化疗因肝功能损害及胃肠反应未完成)。

2008年1月14日因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癌变术后23个月,发现盆腔肿物17个月再次入院。1月18日二次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黄色胶冻样粘液,冲洗液约6000 ml,盆腔肿物约4cm×4cm×4cm大小,内为粘液,盆腹腔、腹膜、肠管、膀胱区等布满黄色粘液,难以清除,术后病理:考虑卵巢粘液腺癌种植性浸润,于2月21日行第六次化疗(TP方案),其后持续发烧不退,且体质衰竭,不能活动,不欲饮食,遂出院以单纯中医药治疗。

2008年4月2日诊。主诉:右卵巢肿物二次手术后发烧伴脘腹胀痛、乏力1个多月。现病史:患者以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癌变二次手术,术后行第六疗程化疗,继之发烧,体温持续在38~39℃,体质衰竭,食欲极差,西药治疗乏效,而下病危通知,故出院转中医治疗。诊查:患者由担架抬来,活动艰难,神疲懒言,纳呆,胁腹胀痛,发热以午后更著,无恶寒、咳嗽、咽痛等,舌红苔白,脉滑,沉取少力。

辨证分析:患者因病重而伴有持续发热,午后更重,当从“骨蒸劳热”施治,胁腹胀痛又治当从少阳。二次手术后病情危重,先予四逆散合清骨散化裁试治。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实10 g,生甘草10 g,胡黄连10 g,秦艽10 g,青蒿10 g,地骨皮10 g,炮附片8 g,生黄芪10 g,鳖甲10 g(先煎)。水煎服,日二剂,分三至四次服。

按语:处方意取四逆散运转少阳之枢机而透达郁热,重用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配鐅甲以育阴,柴胡合枳实理气机,合秦艽解肌退热,地骨皮、青蒿、胡黄连以清热除蒸,佐黄芪、炮附片以益气助阳。

2008年4月29日复诊:服药后胁痛减轻,因之精神萎靡得以改善,亦思进食,惟发热虽偶有减轻而未能好转,伴心悸,口干,仍偶有便溏,近日足见浮肿。诊查:舌淡红,苔白,脉虚。

辨证分析:运转少阳枢机而胁腹痛减轻,施以清骨散而发热未退,刻下证候脾气虚较明显,改以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化裁治之。处方:生黄芪10 g,白术15 g,党参15 g,茯苓30 g,山药10 g,鸡内金10 g,升麻10 g,柴胡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枳实10 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方以补中益气汤,益气血补中气。加茯苓、清半夏取夏陈六君子汤之意,加强健脾和胃之功,加枳实佐陈皮、柴胡以理气而升清降浊,山药配鸡内金为刘教授治疗肿瘤习用之药对,乃参考《医学衷中参西录》之论述而组成,实有“平中见奇”之效。刘教授对肺癌见咳喘纳差,食管、贲门、胃癌见厌食便干,肠癌见便溏食少,肝癌见腹胀少食……皆喜用此药对。

服上方后体温渐降,服药2周体温正常,5月12日至21日已10余日未发烧(患者家属每日早中晚各测体温一次并记录),服药月余,至5月29日足肿腹胀均大减,食欲增加,精神渐佳,体力渐复,已增加了户内运动。补中益气之功效,实始料未及。至此之后始终以补中益气之治则调方遣药,其间虽偶见低热仍不离甘温除热之法。以补中气汤化裁治疗2个月,即体力大增,食如常人。

2008年7月24日复诊。主诉:脘腹胀满,少腹稍疼,足肿,时有大便溏薄。诊查:舌红苔白,脉滑。7月15日复查CT(CT号20080715114)显示:卵巢癌术后改变,肝被膜下、肠管壁、腹腔及盆腔内多发性占位,考虑转移,大量腹水,脂肪肝。

辨证分析:前以补中益气获效,刻下有水湿停滞之征,仍以前法结合通阳利水,方以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化裁。处方:生黄芪20 g,白术15 g,陈皮10 g,升麻10 g,柴胡10 g,党参15 g,生甘草10 g,当归10 g,桂枝10 g,猪苓10 g,薏苡仁30 g,茯苓30 g,山药10 g,鸡内金10 g,清半夏10 g,枳实10 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方遵前法加五苓散以化气行水,五苓散配黄芪为刘教授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据证应用之方,由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而悟出,用于盆腔积液亦有效,此处借此消腹水。

坚持上法施治,腹痛较明显时加砂仁10 g或附片8 g(可不去清半夏,另加蜂蜜一匙约10 ml同煎),足肿明显时加冬瓜皮30 g,每周服六剂。至10月20日复诊:腹胀满减轻,便调,食增,足肿消失,腹部叩诊腹水征(-)。腹水消减乃佳兆也,仍当化气行水以防水气之再复,原法继服之。

2009年1月12日复诊。主诉:2009年1月4日原二次手术后之伤口破溃,于妇科处理至今,伤口未愈,偶有低烧,小腹胀,排便不爽,口干,自汗,食欲减退。诊查:舌红苔白,脉缓。1月4日妇科处理记录为:脐下切口处可见2cm×2cm破口,内延切口上下缘深达前鞘各约3cm,予以清洁换药。

辨证分析:中气不足兼有痈毒内蕴,仍以补中益气法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治之。处方:生黄芪20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10 g,柴胡10 g,党参10 g,生甘草10 g,当归10 g,薏苡仁30 g,鸡内金10 g,浙贝母10 g,茯苓30 g,山药30 g,枳实10 g,银花藤15 g,败酱草30 g,炮附片8 g,加蜂蜜约10ml同煎。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乃借用仲景肠痈治法,以消痈毒之内蕴。以薏苡仁合败酱草排脓行瘀,附子振奋阳气,辛热散结,加银花藤解毒通络,《本草纲目》称该药散热解毒(散热一说值得回味),《医学真传》称其“乃宣通经脉之药也”。本品甘寒,少苦寒碍胃之弊,且合方中黄芪、当归、甘草乃《局方》神效托里散,“……用治痈疽……无名肿毒,憎寒壮热类若伤寒”,因患者气虚体弱而伤口破溃,故拟上法治之。

以上法施治至3月31日再诊,食欲减退好转,偶发低热之情况消失,病情减轻,惟伤口未全愈,仍有黄稠脓液,诊舌红苔白脉缓,以上方并仿活络效灵丹用法治之,原方加三七1 g(冲服),丹参10 g,乳香10 g,没药10 g。上方服用2月余,伤口几近愈合,因乳香、没药口感不好,嘱其隔日一剂服之,6月初伤口愈合。

2009年6月22日复诊:刻诊:偶有腹痛,带下量多,呈酱色夹红、黄色而质稠,舌红苔白,脉滑数。

辨证分析:带下量多,有“五色带”之征,非轻候也,毒聚于内,然仍不宜妄用苦寒解毒。治法:补中益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鳖甲治之。处方:生黄芪15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10 g,柴胡10 g,党参10 g,生甘草10 g,当归10 g,苡仁30 g,败酱草30 g,炮附片8 g,鳖甲10 g(先煎),赤芍10 g,枳实10 g,天花粉10 g,丹参10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立法处方与2009年1月12日相仿,但有二点不同:①此时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乃针对带下而设。方中重用薏苡仁健脾渗湿,正如傅青主所言:“夫带下俱是湿症”;败酱草既可清热解毒,又辛散行血祛瘀。附片辛热散结,可据证调整败酱草与附片的用量比例。②鳖甲与升麻配伍是刘教授治疗某些癌症时的药对,源于对仲景方的探讨(其用药体会另文介绍)。

服上方后,酱色夹红、黄带逐渐减少,至7月15日复诊,带下基本转为白色,少腹痛亦减轻,故仍用上方施治。

2009年8月17日复诊。诊见:患者精神尚可,食欲佳,带下量不多,呈白色,偶有轻度少腹痛,腹、胁下部位出现破溃,伤口有少量渗出,询知可做户内活动,进行些户外活动尚未感体力不支。诊查:舌红苔白脉滑。2009年8月13日复查之B超(B超号20090813060)报告:肝实质回声致密,左叶边缘局部回声不均匀,右上腹囊性占位,胆囊强回声斑(结石?)8月14日CT复查(CT号20090814080)示:腹腔多发囊实性占位,侵犯肝脾,考虑转移。

按语:患者长期来以补中气、健脾胃、益气助阳为基本原则施治,虽病情复杂,但随证加减治疗均较平稳,目前检查虽出现多发转移,但相应的证候表现不明显,故仍以上法原方治之,服药月余。

2009年9月23日复诊:带下色白,多日未见酱色红黄带,时有腰痛,少腹隐痛,余无明显不适,舌红苔白脉弦。仍依原法处方如下:生黄芪15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10 g,鳖甲10 g,柴胡10 g,党参10 g,生甘草10 g,当归10 g,薏苡仁30 g,败酱草30 g,炮附片8 g,赤芍10 g,茯苓30 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其后治疗始终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化裁治之,病情平稳。2010年3月中旬之后病程中又出现带下量多、色黑、夹红带;5月初开始,又出现时有气体从阴道排出,并偶有少量粪便排出,背部近十二肋缘下、原右腹及右胁下伤口又破溃,脓液较多,质稠如果冻状,右腹部、右胁下二处伤口偶有食物(如菜叶,小米粥粒等)流出。

2011年1月16日找刘教授复诊(注:2009年底~2010年底刘教授因患眼疾休息由其毕业留院之研究生接诊,仍以补中益气为治疗大法),辨证治疗仍依2009年1月12日及6月22日治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重用生黄芪90~120 g。

2011年2月25日复诊,服药月余,腹胁下部溃破之伤口竟得以愈合,另一伤口破溃减轻,脓液减少。

2011年4月1日家属代诉:患者于3月15日夜,突然发烧伴恶寒,未及赴医院就诊而服布洛芬退热,药后大汗,发烧退而复炽。自3月15日以来,发烧未愈,以午后为甚,且食欲日减,伴咳嗽,足肿,原腹部伤口破溃,脓液增多,排尿时带粪便,精神渐至萎靡不振。于2011年4月16日死亡。

按语:该例病情可谓重而复杂,单纯中药治疗(包括肿瘤广泛转移后)共3年零2个月,从接受治疗起存活5年2个月余。治疗中,可以说补中益气汤及补中益气治则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对补中益气略有新识,试简述之:

患者二次手术后、化疗后,持续高热一个月,诸药乏效,而以补中益气汤化裁很快控制,其后因内痈疮漏,脓多质稠,或夹外感咳嗽恶寒而间或发热时,亦均以补中益气汤化裁取效,确实见到了“甘温除大热”之功,那么甘温所除之热系何种热呢?一般均认为乃内伤发热,其实不尽然。该患者有内伤发热、包括肿瘤热自不待言,但痈疽发热和间或外感发热,期间补中益气法皆可除之,因此甘温除大热可不局限为内伤发热。从本病例用药来看,补中益气汤的药物功效是多向的,黄芪主痈疽久败疮,升麻解百毒,因而对痈疽发热有效;黄芪益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从“无汗能发'可以悟出其益气解肌之效,而升麻、柴胡也非方书所言单是升举清阳之气。升麻亦可发表,如《本草化义》即言“多用亦有发表解肌之功。”《本草汇言》亦云:“……风寒之邪……风热之邪……升麻并皆治之。”柴胡亦可解肌透表,《药性论》指出其“……宣畅血气……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因此对甘温除热应开拓思路,勿囿于常论。

补中益气汤所益之气为何气呢?一者益中气,此通行之看法;推敲之,对诸气皆有裨益:即二者益宗气即大气,因方中含升陷汤之药对;三者益卫气;四者益营气,方中含黄芪、当归可益气补营血也;五者亦益原气,因原气虽根于先天,亦有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培育,补中而脾胃健,中气足则原气得养。该方益中气则脾胃健而后天之本得补,益宗气则发挥其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功,心肺得助,气血运行有力,益卫气则内卫脏腑,外卫肌表,益原气则生命的原动力不竭。补中益气汤补“中”之力专,进而“益气”之功广,认识此点可拓展补中益气汤的用法。

补中益气汤可参以多个方剂化裁:如:增加黄芪用量与当归相配即为当归补血汤;加防风即含玉屏风散;加茯苓即含四君子汤,再加清半夏即含夏陈六君子汤;加白芍、茯苓即含逍遥散。方中含方为据证化裁提供了灵活的空间,而灵活的变化就使补中益气汤能发挥多向的调节作用,古医家柯韵伯曾指出“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该病例治疗过程也是补中益气汤多向调节的典型例证。再者,该方变通虽多,但助阳是主线。晚期癌症的治疗,助阳是不容忽视的治疗大法,所谓“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也。该病例出现病情恶化以至于不可收拾,其重要原因即在于服用布洛芬之后大汗亡阳,阳气难复,犹如不牢之屋,又失支撑之力,遂致墙倒屋塌也。

Introduction of Buzhong Yiqi Method Used for Advanced Cancer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LIU Yaxian

FAN Huanfang1,SONG Yajun2,HUO Bingjie3
(1 The second oncology,Hebei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Shijiazhuang 050011,China;2 Fuk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Shijiazhuang city,Shijiazhuang 050041,China;3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Professor Liu Yaxian has abundant academic experience.In cancer treatment,Professor LIU lapping the viewpoints,flexible use,the seemingly ordinary Cuban side flexible use and obtain good effect.Professor LIU used Buzhongyiqi method for advanced carcinoma fever cases obtained the good curative effect,"eliminating high fever with herbs sweet in flavor and warm in property",embodied 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guidance,insist on the importance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cancer therapy.

Buzhong Yiqi;advanced carcinoma;Chinese medicine therapy;LIU Yaxia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16

1672-2779(2015)-02-0031-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潘利敏

2014-12-01)

猜你喜欢
益气汤升麻柴胡
升麻的品种考证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经典名方中升麻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