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增教授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经验总结

2015-01-31 05:37刘晓玉郑福增周子朋陈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川乌独活白芍

刘晓玉 郑福增 周子朋 陈伟

(1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郑州 450002;3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骨科,郑州 450007)

足跟痛属中医“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于肾虚髓亏、外伤、寒湿等因素有关。传统中医对足跟痛早有研究,《诸病源候论》称足跟痛为“脚根颓”,“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都称为“足跟痛”。足部位于身体最下部,承受全身重量,是足三阳与足三阴的交接处,又是阴跷脉、阳跷脉、足三阳、足三阴经筋的起点[1],故易发病。

郑福增教授系河南省骨科知名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研究2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师学习,受益良多。郑教授认为肾虚髓亏是导致顽固性足跟痛的内因,寒湿、劳损、外伤等为诱发因素,瘀血阻滞是导致其难愈的根源。外治法直接作用于局部痛点,取效快,但效果短暂,易复发,故配合中药内服,整体调理脏腑气机,效果持久,不易复发。此病并非短时间可治愈,故症状缓解后,应巩固治疗,并加强足跟部的保养。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施治

1.1肾虚髓亏肾主骨、藏精,精生髓,肾之经络绕跟部而行,年老体弱者肾气逐渐亏虚筋骨失养,骨萎筋弛;“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站立或行走后,损伤足跟部筋骨,导致筋骨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多表现为足跟部隐隐作痛。故治宜补肾益髓、蠲痹通络,郑教授常以独活寄生汤(独活20 g,桑寄生30 g,秦艽15 g,防风18 g,当归30 g,川芎18 g,熟地黄15 g,白芍15 g,桂枝9 g,茯苓15 g,杜仲18 g,怀牛膝30 g,党参15 g,甘草6 g)加减治疗。阴虚者加枸杞子、菟丝子、山萸肉;阳虚者加锁阳、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阿胶等药物。另可口服益肾蠲痹丸(江苏正大清江制药公司,国药准字Z10890004号),每次8 g,每日3次,饭后服。

1.2 寒湿阻络多因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从而感受寒湿外邪,寒湿之邪侵袭足跟部,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疼痛拒按,遇寒加重,得温则舒。故治宜祛寒除湿,郑教授常选用乌头汤(制川乌9 g,黄芪18 g,麻黄12 g,芍药15 g,甘草9 g,怀牛膝24 g,木瓜18 g)加减。寒重者加附片、桂枝、细辛;湿重者加苍术、薏苡仁、茯苓。

1.3 瘀血阻滞长期的劳损或外伤,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多表现为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拒按,患者舌质暗,脉弦涩。故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郑教授一贯以桃红四物汤(桃仁12 g,红花12 g,熟地黄18 g,当归18 g,白芍20 g,川芎15 g,鸡血藤30 g)加减治疗。气滞重者加柴胡、香附、枳壳。

2 外治法

郑教授认为中医外治法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取效快,有其独特的优势。

2.1 中药熏洗可以采用一些作用力较强的中药,中药熏洗法既有热力,又有药力,其散寒定痛、活血通络之功较强,故止痛作用较速[2],常用三川汤(生川乌30 g,川牛膝30 g,当归30 g,川花椒30 g)加减治疗,方中生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毒性虽较大,煎汤外洗可不经肝脏和肾脏代谢,减少毒副作用,避免对内脏的;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川花椒温中止痛。水煎熏洗患足,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1剂药可用2~3天。肝肾亏虚者加杜仲、秦艽;瘀血阻滞者加红花、制乳香、制没药、鸡血藤;寒湿阻络者加桂枝、细辛;气滞者加香附、柴胡等。

2.2 红外偏振光红外偏振光作用于痛点,可以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使疼痛部位充分进行有氧代谢,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解除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促进组织活动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从而尽快消除炎症和水肿;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组织营养,从而改善足跟部缺氧状态,缓解疼痛。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此外,郑教授亦很重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常嘱患者避风寒湿,加强保暖,睡前可用三川汤泡脚,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足跟部的血液循环;多休息,少负重,少走路,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损伤部的愈合;穿软底鞋,尽量少穿高跟鞋,以减少对足跟部的刺激;平素可进行踝关节的跖屈和背伸锻炼,每次活动10~15次,避免频率过快,但每次屈、伸应尽量做到最大限度。

3 经典病例

李某,女,55岁,2014年02月07日初诊。患者左足跟部隐痛1年余,经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痛点封闭、小针刀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初诊:右足跟部隐隐作痛,坐卧时疼痛减轻,活动后加重,遇寒加重,得温则舒,压痛明显,舌质黯,苔薄白,脉沉细。DR片示:跟骨骨质增生。证属肾虚髓亏,治宜补肾益髓、蠲痹通络,以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20 g,桑寄生30 g,秦艽15 g,木瓜18 g,当归30 g,川芎18 g,熟地黄15 g,白芍15 g,桂枝12 g,茯苓15 g,杜仲18 g,怀牛膝30 g,党参15 g,甘草6 g),取7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口服益肾蠲痹丸,每次8 g,每日3次,饭后服。另用三川汤加减(生川乌30 g,川牛膝30 g,当归30 g,川花椒30 g,伸筋草30 g,海桐皮30 g)3剂煎汤外洗,连洗7天,并给予痛点红外偏振光照射每日各一次。2014年02月14日复诊,疼痛较前减轻,遂停用益肾蠲痹丸,守上方治疗半月,疼痛消失。嘱患者注意日常保养。随访至今无复发。

[1]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78.

[2]孟彪,高立珍,赵和平,等.赵和平治疗足跟痛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2,7(7):1075-1076.

猜你喜欢
川乌独活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等风来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