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温阳药治疗慢性泄泻60例

2015-01-31 05:37魏晓东宋太平于少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水谷参苓肾阳

魏晓东 宋太平 于少华

(1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郑州 450008;2河南省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郑州 450004)

慢性泄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情志、感受外邪、体质有关。本病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数,大便不成形甚至稀水样便为特点。由于本病的致病因素极难预防和调控,故本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本院采用参苓白术散加适量温阳药治疗脾虚日久损伤肾阳的慢性泄泻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

120 例慢性泄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对照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2~65岁;病程5个月~7年;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5~63岁;病程4个月~7年;辨证属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制定: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泻腹痛。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4)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细胞、白细胞。5)必要时做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中医内科学》[2]慢性泄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证型制定:稍进生冷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即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或五更泄泻,伴腹部喜暖,畏寒,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弱。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加温阳药治疗: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30 g,山药15 g,莲子6 g,砂仁6 g,桔梗10 g,白扁豆15 g,薏苡仁30 g,炮附片6 g,干姜10 g,补骨脂10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每次1袋,一日3次,温水冲服,金双歧一次4片,一日3次,口服,14天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食生冷食物。

1.4 疗效评价标准慢性泄泻的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36例,未愈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35例,未愈1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泄泻的病因常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素虚等。而泄泻与脾胃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亏虚受纳与运化失常,则饮食水谷不能正常的转化为水谷精微,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成泄泻,故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而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所致的泄泻,无不在损伤脾气的基础上使脾失健运所致。脾虚运化失常,则津液不能滋养全身而化为水湿,外感湿邪亦可困脾,故泄泻的病机关键是脾虚湿盛。慢性泄泻往往是脾胃虚弱,又感受其它邪气,与湿相合日久不去,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久之必损及肾阳,而致阳虚湿胜之证;长期的泄泻也会损伤阳气,致肾阳虚衰,无力温运脾土,脾阳不振,津液不化而生内湿,湿不化则泄泻难愈。故治疗脾虚日久损及肾阳所致慢性泄泻病人,除健脾利湿外,还应温补脾肾之阳,此即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应用。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湿胜证泄泻的代表方药,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经实验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通过调整胃肠功能,调整肠道微生态而达到治疗脾虚泄泻的功能[3-4]。慢性泄泻以脾虚为基础,故治疗慢性泄泻可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脾虚泄泻日久,出现五更泄泻或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衰症状时,可酌情加温补脾肾之药。炮附片、干姜温中化湿,补骨脂补肾助阳,暖脾止泻,与参苓白术散相配,共奏温补脾肾,化湿止泻之功。参苓白术散加温阳药抓住了泄泻日久损及肾阳之病机关键,故治疗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慢性泄泻疗效好。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0.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5-249.

[3]张仲林,钟玲,臧志和,等.参苓白术散对动物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51-3152.

[4]丁维俊,周邦靖,翟慕东,等.参苓白术散对小鼠脾虚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30-533.

猜你喜欢
水谷参苓肾阳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