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38例

2015-01-31 05:37刘世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麻城市头针延髓

刘世超

(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麻城438300)

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38例

刘世超

(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麻城43830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8例住院患者采用体针、头针、舌针三才取穴法针刺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为1疗程,每天1次,留针30分钟,观察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针灸;中风;假性延髓麻痹

中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假性延髓麻痹是中风病严重的、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延髓麻痹是中风后的并发症,延髓在大脑脑干的下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一部分,中风合并延髓麻痹大约占29%~60.4%,患有延髓麻痹的人由于延髓神经支配的舌肌、软腭、咽肌和喉肌的功能失调,临床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或伴有情感障碍为典型症状。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常可导致患者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甚至因误吸引发窒息而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康复治疗,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配合体针、头针、舌针三才取穴法针刺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选择住院患者38例,方案获得湖北麻城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基线资料:纳入样本38例均为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2年8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9.45岁。出血性中风合并延髓麻痹22例,缺血性中风合并延髓麻痹16例。

1.2 纳入标准年龄41~75岁;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合并症者;已接受溶栓治疗,服用溶栓药物或其它治疗。

1.4 退出标准1)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无法制定疗效;2)资料不全,无法制定疗效,无法保证安全性;3)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难以继续治疗(有不良反应纳入不良反应统计);4)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5 诊断和疾病分期标准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2)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诊疗判定标准》;3)假性延髓麻痹诊断标准符合焦守恕等主编的《神经系统疾病证候学》标准[2];4)首次发病;5)病程在15~45日;6)年龄在40~75岁之间。

疾病分期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风最长至1个月;2)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大于6个月。

1.6 治疗方法连续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疗程中间休息5天。

头针:运动区中下一步1/3,伴情感障碍者:头针情感区,伴中枢性排尿障碍者,头针足运感区、肾阳、会阳。

体针:风池、供血、医明、廉泉、吞咽、颈夹脊、足三里、涌泉等穴,舌体运动不足,挛缩者:外金津玉液,舌中;口唇麻痹者针地仓、承浆、迎香,咀嚼不能者针下关,颧骨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局部消毒。选用1.5寸华佗牌毫针,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行针2次,廉泉、外金津玉液,舌中等穴行针得气后,即刻出针;风池、风府、供血穴要掌握深度和角度,防止刺伤延髓和椎动脉。

1.7 观测指标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

1.8 疗效判定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

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10%,病残为0级;显效:评分减少46%~91%,病残程度1~3级;有效: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小于18%或加重。

2 结果

退出病例: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脱落病例: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临床疗效:连续治疗6疗程,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不良反应:观察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假性延髓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又被称为核上性延髓麻痹或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是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干预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针刺在假性延髓麻痹治疗中有突出的中医特色优势[3]。

中医古代文献尚无“假性延髓麻痹”这一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及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中风病之“瘖厥”、“风痱”、“喉痹”、“中风不语”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日:“风偏枯者因气血偏虚,久不瘥其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由于气虚、火盛、湿痰内盛,以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元气受损;标实为痰浊、血瘀、气郁所致。气虚血瘀致气血不畅,脉络瘀阻致经络不通,血不养筋而致体残疾[4]。《针灸大成》中记载,廉泉穴主治咳嗽上气、喘息、呕沫、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等,针刺廉泉穴可疏通局部经气;风府是督脉与足太阳和阳维的交会穴,因督脉经入络于脑,针刺风府可疏解脑府之内风,《类经图翼》记载,其主治中风舌缓。两穴异名同为“舌本”,合用共奏醒脑开窍、宣通舌络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假性延髓麻痹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尤多见于反复发作的双侧脑血管病,亦多见于脑炎、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运动神经元病、梅毒等。大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神经系统对体内其他系统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出现症状是由于反射弧的某一环节发生障碍。我们常用的颈部诸穴,均在吞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与支配区内,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使针刺产生的兴奋性通过传入神经到中间神经(大脑皮质或延髓),中间神经把兴奋传出冲动至效应器(肌肉),使效应器发生反应或反应加强,针刺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尤其血浆粘度值,使与麻痹相关的缺血区脑组织及其“半暗带区”得到灌溉,保证病损区的氧和葡萄糖等营养成分供应,使可逆性神经细胞复活,使被抑制的神经细胞觉醒,恢复大脑皮质对皮质干束的正常调节,改善症状。

[1]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7-39.

[2]焦守恕,王笑中.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张莉,孙远征,孟薇.不同针刺频次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6-8.

[4]张红英,张志萍.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2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 13(24):191-192.

Acupuncture for Stroke with Pseudobulbar Paralysis for 38 Cases

LIU Shichao
(Physiatry department,Ma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Macheng 438300,China)

Objective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stroke with pseudobulbar paralysis.Methods 38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body acupuncture,scalp acupuncture,tongue acupuncture Sancai acupoint selection to find method acupuncture treatment,continuous treatment of a month is 1 treatment course,1 times a day,retaining needle for 30 minutes,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ymptom,adverse reactions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observing fficacy after 6 courses of treated continuously.Results 20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is effective,7 cases is effective.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stroke with pseudobulbar paralysis was satisfactory,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acupuncture;stroke;pseudobulbar paralys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40

1672-2779(2015)-02-0076-02

苏玲 本文校对:张宏斌

2014-11-27)

猜你喜欢
麻城市头针延髓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Teaching Plan Unit 1 The Art (Book 6)Reading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冰棒
跨越 麻城市住建工作发展解码
湖北省麻城市粮食局 突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