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效及问题探析

2015-01-31 06:00杨凤威
职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黑龙江三农

杨凤威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效及问题探析

杨凤威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哈尔滨150080)

目的:总结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共享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结果: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诸如缺少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内生动力不足,资金因素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结论:及时总结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效与经验,找到并克服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远程教育更好地为黑龙江省“三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0 引言

基于自身的资源、技术、规模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远程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方法。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最大的粮食产区,由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大学网络学院、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等机构开展的“三农”远程教育对解决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过程中,要提高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必须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工作。因此,及时总结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成效,发现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远程教育更好地为黑龙江省“三农”服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效

1.1 党委组织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硬件共享

这种硬件的共享方式是自上而下产生的。我国中央政府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就明确指出要依托农村中小学逐步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提供支持。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试点开办的初期就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硬件设施,建设乡镇终端站点239个,建设行政村终端站点1982个,合计2221个,占试点初期全部应建终端站点总数的93%,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1.2 农广校、广播电视大学等多部门联动与党委组织部门的资源共建共享

这种资源共建共享指的是农广校、广播电视大学等涉农机构将原有的或新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用于党委组织部门组织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涉农教育工程的做法,并且这种共享是自上而下系统性、全局性的。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等相关机构也为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龙江特色“百千万”课件体系的构建制作了大量的优质课件,服务于黑龙江省的农远工程。同时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黑龙江社区教育网被应用于全省农村党员干部高等学历教育项目,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哈尔滨干部在线”网络学习系统应用于哈尔滨市农村干部的培训。

1.3 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大学网络学院以及农广校之间的合作办学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立的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包括农业大学网络学院办学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招生组织、教学教务、学员事务、考试组织等校外支持服务。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在黑龙江的管理中心设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省的各级电大作为奥鹏的学习中心,多年来为东北农业大学与四川农业大学两所农业大学网络学院基层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提供以招生和日常管理为主的非学术性支持服务,而农业大学则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提供相应的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使得农业大学的涉农远程教育得以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2]。

除此之外,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开放教育试点开展之初与哈尔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进行了办学合作。本校作为省电大的一个教学点,将农科园艺等专业作为哈尔滨农广校的招生专业,本校负责此类专业的招生、教学工作,业务上属省电大直接领导。这种联合办学方式,使农广校本质上也成为了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外学习中心。

1.4 广播电视大学与省委组织部的项目合作

2012年初,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决定依托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中分阶段、分批次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并推出“全省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高等学历教育”项目。这种项目合作的方式将黑龙江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纳入到“黑龙江省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高等学历教育”项目,实现了两个项目的对接与合作,项目具体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实施。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使得“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全省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高等学历教育”项目的有效开展。

2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2.1 “三农”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缺少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在黑龙江省内开展的涉农远程教育工程均是政府主导,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开展,因此现有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行政性与计划性均比较强。而且由于缺少全局性的统筹、规划与协调,这种共享存在着短期行为多,片面性与局限性强的问题。其次,开展工程的各机构各自独立,在实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强化本部门利益,为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造成了障碍。

要破除上述障碍,就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担负起制度制定、资金支持、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评价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各机构间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推动资源共享工作由政府主导为主转向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运作形式,从而建立“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2.2 “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内生动力不足

课题组通过调查,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农民等人员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主动性不够,内生动力不足,使得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也直接影响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

课题组在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农村中小学生的调查过程中,被访问的中小学生表示学校有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但是利用率不高,上课时基本不用。85.69%的学生指出上课时从不使用上述设备,9.62%的学生表示每周能用到1-2次设备。在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学生家中普遍都有家用电脑,并且能上网,可以说普及率非常高,但用电脑学习的学生不多,以娱乐为目的的居多。

有调查显示,在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部分党组织用新媒体开展党员教育的主动意识不强。调查数据显示,82.02%的党员选择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和观看电教片等传统党员教育方式参加学习教育,而选择“通过网络和手机开展教育”的党员仅有19.07%。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大多是组织党员参加中央或省级组织部门开展的网络教育活动,很少利用网络平台自发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部分基层党组织运用集中办班方式对一些党员进行现场培训时,没有利用远程手段进行培训的意识。

课题组调查问卷中显示,远程教育站点基本上不对农民开展“三农”远程教育培训,已开展的地区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培训时间为2小时。在对农民进行的资源共享受制约因素调查中,数据最高一项是“认为与别的单位或村镇没有必要共享资源”高达68.17%,“对远程教育资源不感兴趣一项”人数也高达50.11%。

出现上述共享动力不足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认为“三农”远程教育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多是习惯了你讲我听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与优点的认识;其次就是部分相关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水平不足,特别是部分教师与管理员计算机技能差,对设备与软件的操作均不熟练;第三就是教学资源的数量、质量水平均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相关部门的“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能力亟待提高;第四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例如学习场所不足或者设施落后,现代远程教育设置数量不足、配置落后、更新不及时、维护管理不到位等;第五就是农民群体的特殊性问题,比如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从业结构复杂、空闲时间少、居住分散等原因,均成为“三农”远程教育开展与落实的重要阻碍因素。

2.3 资金因素的影响

资金因素主要的表现就是经费投入的不足。“三农”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硬件的购置,教学软件的充实和补充,教师及管理员的培训,设备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和升级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反映的更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对“三农”远程教育正常开展和持续所产生的影响,更是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课题组在对黑龙江农广校和电大教师进行调查时,他们普遍认为“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少,缺少政府政策支持,在这方面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投资,更好地为黑龙江“三农”远程教育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保证“三农”现代远程教育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3 结语

黑龙江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也存在着诸如:缺少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内生动力不足,资金因素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及时总结共享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找到并克服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远程教育更好地为黑龙江省“三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姜蕊.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D].硕士,黑龙江大学. 2013.

[2]马红亮,崔占鹏,刘娟娟,王敏.我国三农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分析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编辑 赵欣宇)

The Effect of“Three Rural”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nd Proble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ANGFengwei
(HeilongjiangRadio&TV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The objective is to sum up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three rural”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and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haring.The methods ar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sult is that the“three rural”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long-term scientific operation mechanism,the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and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factors and so on.The conclusion is to sum up the effect of the“three rural”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ime,and to find and overcom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haring,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istance education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the“three rural”in Heilongjiangprovince.

Heilongjiang;“three rural”;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sharing

G712

B

1672-0601(2015)11-0001-03

2015-09-02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黑龙江“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ZC1213014)阶段性成果。

杨凤威(1974-),男,黑龙江克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黑龙江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