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实训考核改革与实践※

2015-01-31 10:46熊丽辉尚晓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脉象诊断学实验班

熊丽辉 尚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中医诊断学实训考核改革与实践※

熊丽辉 尚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实践性强,实训考核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尤为必要。我们经多年的尝试,采用多项、多站式的考核模式,细化操作环节,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实践,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新的实训考核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竞争意识,并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夯实了基础,提高了临床技能,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中医诊断学;实训考核;改革与实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其教学内容即包括中医理论又包括临床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同时,深入认识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中医辨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进行临床诊察活动[1]。本课程特点是实践操作性强,因此,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加深理解,又为学生将来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中医临床的一般过程,在临床情景下学习医学知识。通过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实训考核存在一些实施的困难,比如,需要每个学生单独操作,需要建立评分体系,具体操作要点权重等等,相对理论考核较为繁琐,历来不被重视,导致学生不重视实训。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实训的多项、多站式考核[2-3],创立多种具体的实施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夯实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技能,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

1 具体方法及步骤

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望诊、问诊、脉诊、辨证和病历书写几个部分,在每一个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考核。主要选择其中3项进行,每一项为多站式,分别赋分,均在中医诊断学实训室进行,每位教师负责20~25名学生的考核。

望诊分为2站。第1站是图片考核,主要是舌诊图片。图片均来自于临床较为典型的真实病例,并对图片进行编号,学生抽签,抽到图片后,认真观察,进行望诊,然后在实训报告上写明图片编号和答案,由教师批阅。第2站,学生两两一组,互相观察舌象,并将对方姓名及舌象情况记录下来,由2位教师进行评价,意见不一致者,用相机拍摄下来,请第3方教师进行观察、一起讨论,给出结果。

脉诊分为3站。第1站,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做出题签,共计40条,每条的内容为实践操作的要领或过程,比如,题签1为“请演示并表述寸口诊脉的部位”,每个题签均细化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要求学生逐个过关。学生抽签,并按照题签要求操作,教师给分。在学生掌握要领后,进入第2站,即脉象特征识别。将学生分组,4~5人一组,男女生分开。学生先体会自己组内的其他人员的左手(或者右手)的脉象,然后被考核者戴上眼罩,教师将其中一名学生的寸口脉准确放置考核者指下,要求说出该脉象属于哪位同学。此考核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初步识别脉象的能力。在这一考核过程中,不强求学生对具体脉象的辨识能力,主要是考核学生诊脉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规范,以及对脉象主要特征的识别。第3站,学生两两分组,体会对方脉象,并在实训报告上记录下来,要求两手6部脉均需体会并记录,由教师再评估,给出分数。同样,有异议的,找其他教师进行讨论,给出结果。

辨证部分,对每一个病例分为3个环节、以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6人。第1环节,每一组根据临床病例进行组内讨论,给出结论,并派代表进行发言,说明诊断结论、诊断依据以及诊断疑点。第2环节,组间开始讨论,每一组均可以对其他组的不同结论进行质疑或提问,经过本环节讨论,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疑点等做深入思考,加深理解,这一环节对学生诊断思维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第3环节,对诊断结论基本达成共识后,由教师总结,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直至所有学生对该病例没有疑点为止。本环节主要是以组为单位,每次课评出最佳组和最佳组员,并给予奖励。

2 实践过程及结果

我们在2013—2014第二学年,以2014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两个班,中医5班为实验班,中医3班为对照班。两个班基线情况一致(见图1),实验班完全按照新的实训考核模式进行,对照班按照原来的实训模式进行(主要是实训,没有严格的考核)。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测试中,两个班级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基本情况及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两个班级平均分数具有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优于对照班;及格率也有较大差距(P<0.01),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级在最高分及90分以上人数中,实验班也显示了优于对照班的好成绩。

3 讨论

实训在全国各地中医药院校中广泛开展,但关于实训考核的设计研究不多,很多院校在实训内容上依然沿用原有的实训做法。以往的中医诊断学实训,主要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训练,有问题随时举手示意老师,而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种做法,很难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没有竞争、没有对手,而且学生在面对病人时是否能做到准确操作教师并不掌握。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改革,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问题、模拟临床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辨识自己、辨识身边的人,并引入竞争意识,通过对比,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不足,努力改进。实训考核改革,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在临床素养方面也有显著提高,比如,学生逐渐理解面对病人时为什么要态度和蔼,对病人进行诊察时医生为什么要站在病人的右侧?还包括医生自身的穿着打扮要符合职业特点,等等,这些虽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但对于一名优秀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主要改革的项目涉及望诊、脉诊和辨证,其他项目的考核细则正在设计中。下一步我们将设立模拟病人[4],要求学生具体辨认病人脉象是什么,这个难度相对较大。总之,重视实训教学,丰富考核内容,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是适应理论和临床需求的[5-6]。通过多项、多站式考核,一方面深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创建临床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角色的转变,肯于担当,积极向上,明确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以人为本,服务好病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1]林靓,王璟.中医诊断学实践考核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报(医学版),2013,4:137-138.

[2]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1):17-19.

[3]方志刚,代玉石,李晶,等.多维考核模式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正效应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5-66.

[4]刘晓伟,肖炜,段新芬,等.标准化病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8,11:72-73.

[5]林靓,王璟.中医诊断学实践考核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583-584.

[6]和平,朱雯瑾,明宗娟,等.新型诊断学考核模式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导向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6(6):690-69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s of Trad 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ong Lihui,ShangXiaoling
(Basicmedicalcollege,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Jilinprovince,Changchun130117,China)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Clinical practice is a very importantI.So,the assessment is necessary tomaster the clinical skills.After years of trying,we adopts amulti-project,multi-station examination mode and detailed operation steps,we have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wo classes.The results of study proved that the new mode of training evaluation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and stimulated the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At the same time,the new mode cultivated a goo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More important i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students.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raining evaluation;reform and practic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51

1672-2779(2015)-02-0098-02

二维四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No:GH13244)

*通讯作者:187102033@qq.com

苏 玲 本文校对:李 萍

2014-10-08)

猜你喜欢
脉象诊断学实验班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