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实变函数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5-01-31 11:12魏含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时定理概念

魏含玉

(周口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实变函数论”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既是数学分析课程的自然延续,又是提高学生分析抽象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核心课程.“实变函数论”是本科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1-4].对于授课教师,尤其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讲,在新时期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一种挑战,而且目前面临学校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如何提高转型时期“实变函数论”的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目前考虑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5-8],结合这些年自己对“实变函数论”的教学实践,尝试对“实变函数论”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与实践.

1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应用背景知识,要讲清楚概念的来源,抽象的概念引入时,尽量具体、生动,努力降低学生在数学上认知的困难.要注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注重思维的启发引导,夯实基础知识,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实变函数论”中的概念比较多,而且还比较抽象.因此,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实变函数论”是数学分析的深化,这两门课程之间的一些概念具有相似之处,教师在讲授“实变函数论”的某些概念前,不妨先把数学分析中与之相关的概念复习一下,然后通过类比,引出“实变函数论”中的新概念.比如,在讲集合列的上极限和下极限时,如果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接受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先复习数学分析中数列上极限和下极限的定义,然后再给出集合列的上极限和下极限定义,这样通过与以前知识的类比,学生对新概念就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师再总结出集合列上极限集和下极限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上极限集和下极限集的包含关系,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启发,在讲解书本上的定理时,要让学生清楚,所讲定理在本章节的地位及其应用,理顺定理间的逻辑结构.在讲解定理证明时,先分析证明方法、理清思路,然后再详细讲解证明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与定理的教学非常关键,是“实变函数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对一些概念不理解,定理不熟悉,他就很难掌握解题技巧,遇到问题时就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本课程的信心.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2 精选教学内容,强化解题意识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开设的实践课程也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课程学时的缩短.函数论的课时由原来的72学时压缩到现在的51学时,课时的压缩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能使学生获得较好地学习效果,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变函数论”是数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度的抽象性.由于本课程学时有限,在大纲规定的学时内,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内容,并掌握解题技巧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全面学习,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保持讲授内容精简,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内容,并保持与数学分析的紧密联系,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例如:在讲授“实变函数论”第三章的测度论时,要先介绍测度论发展的过程,外测度、可测集和可测集类的内容要精讲,而不可测集的构造过程则比较复杂,可以不作要求,但要学生清楚确实存在不可测集,可以利用勒贝格测度的平移不变性,具体的构造出来不可测集.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定理,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强化解题思路分析,提高解题意识.对于有关集合可测集定理的证明,要尽可能地给予直观的证明,以助于学生理解.通过这样的改革设想,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变函数论”的内涵,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3 体现师范专业特色,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周口师范学院属于普通高等师范类本科院校,有很多数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要从事中小学教育职业.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学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讲述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育他们的教师职业素养.“实变函数论”的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但是也有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的概念、定理.例如勒贝格积分的定义,它在黎曼积分定义的基础上就易于理解.像非负简单函数的勒贝格积分及其性质,这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可以通过学生预习相互讨论,学生上讲台讲解,老师给予补充、点评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或者,让学生课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了解相关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以专题研究报告的形式完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与中学数学知识的联系,例如集合论、距离、集合的测度等,像这些在中学数学中涉及的相关问题,通过“实变函数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站在新的高度,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问题.

4 巧设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科研意识应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以及探求未知的意识.学生有了科研意识,才能去谈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例如讲解可测函数概念:在讲解概念之前,教师首先交代清楚,“实变函数论”中为什么要引入可测函数,让学生们清楚引入的原因,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以后,才能深刻地学习可测函数的概念.学完可测函数概念之后可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定义中验证函数是否可测的有限实数a能否用具体的数或有限个数来验证?②要验证一个函数是不可测函数,那么该如何验证?③数分中讲的区间[a,b]上单调函数是否可测?④是否存在不可测函数?又如第四章的鲁津定理,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些问题设置:①鲁津定理说明了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什么关系?②鲁津定理中的条件对于任意给出的常数δ>0,能否将这个常数加强到δ=0?在学生对这些问题思考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给予补充,把这些问题全部给学生讲清楚.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体现和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和思路,无疑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5 加强习题设计,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在讲解完每一章节之后,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反应“实变函数论”思想的习题来帮助理解相关内容,以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该课程的深刻内涵.同时启发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思考,课下注重作业的完成质量,可能有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太强,解题叙述没有条理或没有说清楚,教师要给予认真的批改,并把这些问题指出来,切不可简单了事.在对学生辅导答疑环节,精讲一些典型习题,典型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以免积累的问题过多,丧失对这门课程学习的信心.

6 改变考核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与学的真实效果需要通过考核来检验,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变函数论”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以闭卷为主,更多地注重理论和知识而轻视实践和能力,为了真实了解学习情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程的科学化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合理化监控,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学生平时出勤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专题研究报告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通过比例方式来确定学生的综合成绩,避免了一次考试确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这样可以把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把学习的工夫花在平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平时不学考前搞突击复习,这样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目前周口师范学院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也要适应其变化,提高“实变函数论”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这就要求老师孜孜以求,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实变函数论”的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学生去感受、体验“实变函数论”知识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智慧,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程其襄,张奠宇.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31.

[2]江泽坚,吴智全.“实变函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1-120.

[3]郑维行,王声望.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7-195.

[4]魏含玉,童艳春.“实变函数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46-51.

[5]刘晓波.“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4):82-85.

[6]王瑞英.“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初探[J].阴山学刊,2013,27(1):40-42.

[7]文斌,刘春妍,康兆敏.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3):133-135.

[8]潘义前.《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8):207-208.

猜你喜欢
学时定理概念
J. Liouville定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聚焦二项式定理创新题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幾樣概念店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