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体育学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2015-01-31 11:12郑雅萍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质量学院

郑雅萍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450044)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空前的扩招.高等教育规模呈现持续扩张态势,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人数已经翻了数番.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突破25%.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超过3 000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人数接近200万人.2011年,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这项工作的启动,必将对中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产生深远影响.高等教育经历了迅速发展之后,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抓管理、提质量、出特色”.体育学院新时期同样面临增添新专业,大幅度扩招后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问题.怎样彰显体育学院在新时期的突出特色、把握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怎样在学科及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规章制度、办学理念、师资培养、教学实践、学风考风管理等诸方面凸显独特风格,是摆在体育学院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中国的体育学院大都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的专业仅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基本专业.通过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训练运用等方面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在教育教学方面,事实上形成了一是对高等体育理论的传授及研究,一是对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游泳等技术课程的训练提高[1].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体育学院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和“普及”方向发展,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逐步增加体育英语、体育经济管理、体育新闻、体育旅游、体育音乐表演、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等新专业.在校学生人数正朝着万人计发展,办学水平也同时稳步提高.在体育学院迅速发展中同样存在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后勤条件、学生就业的紧张状况,存在诸多诱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怎样确保新时期体育学院迅速发展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 树立发展、多元、整体、特色的教学质量观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体育学院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体育教育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仅应注重数量上的发展,更应注重质量上的提升.即不能以淡化培养质量而赢取数量上的发展,更不能以重视质量而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同时还应树立把体育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看成“三位一体”[2]的整体发展观念.应在“体”字上下功夫,学科专业建设上体现出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以地处中原、蜚声海内外的嵩山少林武术资源为依托,开办“民族传统教育专业”,创办“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两支具有传统特色的青年训练队,体育旅游、社会体育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运动心理学成功申报为省级教学团队.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时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几个层面,评价结果往往均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来体现.具体管理者过多地关注教师教案是否完备,上课是否迟到早退,学生旷课逃课、考试作弊的各种记录,会使教学的双方被限定在“禁止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样”的条条框框内.不顾教学计划的修订、新教材选用和编写、学科建设、师资投入情况的不同、学制的长与短、不同专业担负的教学任务,均统一使用教学质量评价表,会使评价的结果存在不客观及不准确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应建立健全以网络评估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估模式[3].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到师表作用,从办学思想到人才培养目标、到师资队伍结构,从教学基础设施到教学经费、课程改革与建设,从教学质量控制到学生学习风气,从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到毕业论文、就业创业实践均给予关注.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体育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大众化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使得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中国新录用的高校教师高达150多万.当前过于看重学历的大学教师聘用标准,导致部分教师直接从课桌走上大学讲台,教学上往往是无师自通地摸索.传统的大学教学方面的传、帮、带培训制度在迅速扩招的影响下已名存实亡.扩招后大量的授课任务使得大批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来不及调整角色就必须承担大量教学任务,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少,知识贮备量不够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4].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在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首次提出[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在官方文字中使用: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6].这就为新时期加强体育学院在职教师队伍培训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重视以往提出的师德素养、职业语言、板书设计、课堂管理、启发性教学等教师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行政法规等专业理论的培训.不仅重视教师岗位技能的培训,还要重视老、中、青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的传、帮、带.不仅要关注教学第一线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的时间,还要规范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常规.1)可尝试建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心,通过名师讲座、教学比武、经验交流、传、帮、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要规范一系列课堂教学的教学管理常规.如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要把自己的职称、学历、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告诉给学生,以便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按时上下课,严明课堂纪律.不随意调、停课或请人代讲课程.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应关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质量.信息量过大,容易使学生大脑产生疲劳;播放的速度切换过快,使得学生难于抄写课堂笔记,降低学生的感受度,使学生失去必要的笔记思维训练过程.更不能从网上下载信息资料直接播放给学生.3)夯实教师职业规范:一是依法编制执教操作引导手册供教师们阅读,从而增强从教的法规严谨性.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法律是最大的人文关怀,是最大的人情.不依法,处处是雷区;依法时时都安全.二是在教师中开展对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自我的四个认知.三是积极引导教师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到底需要教师拥有什么信仰、什么思维方式?新时期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形象[7]?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对自我,应达到忠诚热爱、勤奋智慧、健美优雅.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体现在强烈的责任感、对祖国负责、对别人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集中一点即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设计出教师之问:(1)你锻炼身体了吗?健康是百炼成金的事.(2)你的情绪饱满吗?积极的情绪是冬日的暖阳.(3)你了解学生吗?知之深,才能爱之切.(4)你教学准备细腻吗?效率是细节的孩子.(5)你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了吗?教育的神圣就在于拒绝诱惑.(6)你的思想境界又提升了吗?教师是灵魂的巨人[8].4)赋予教研室在教学能力提升中的地位与作用,落实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机制.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最了解学生的需求,最了解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特长,是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点.可定时召开教学研讨会议,探讨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改进.通过集体备课、说课等活动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注重教师的科研工作,在研中教,在教中研,形成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教风[9].从而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合理知识结构和熟练工作经验、献身体育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3 完善“学分制”管理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必由之路

实施“学分制”管理,是近几年体育学院创建以激励为导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中之重.体育学院应不断完善“学分制”的管理:第一,设立创新奖励学分,实行柔性教学计划、弹性学制,提供主辅修、双学位机会,完善学分制发放奖学金的档次,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参加科技发明.第二,放宽选课空间,允许学生网上选课,可以跨校选课.第三,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审批、辅导、撰写程序,建立严格、科学的毕业论文题目申报及审核制度.建立论文的开题报告制度,规范答辩方式,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论文的过程管理.第四,重视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学实践基地,如健身房、俱乐部、训练馆、中小学教学实践基地、各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第五,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及全省各类学科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创新和自我展示能力.第六,充分挖掘对学生学习质量保证的激励导向潜力,深入探讨激励导向的新内涵、新方法,开拓激励导向的新领域.

4 以评估方案为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评促建、以建迎评”,确保体育学院教学质量高效、持久

教学质量是体育学院办学的生命线.为全面贯彻《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启动了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育学院围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以评估方案为指导,重在基础办出特色,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建设工作.首先,教学评估使体育学院明确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满足三个符合度.即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质量观、培养目标,又要符合社会需要.其次,教学评估使体育学院明确了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的质量意识.最后,教学评估使体育学院明确了必须对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监控,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评估不走过场的有效途径[10].因此,体育学院围绕自己的办学特色,对照评估方案、建章立制、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出台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试卷管理规定》《多媒体教室使用培训方案》等规章制度.同时完善院、系两级领导听课制度,成立教育教学督导室,建立院、系两级的教学建议信箱.正确处理好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着重教学评估过程.1)可尝试建立在本科教学工作基准或办学基准框架下的分层分类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即“一个框架,多个方案,分类指导”探索不同的具有体育学院特色的教学评估模式.2)在评估中重视教师、学生、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3)加强信息化建设,制定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标准,建立评估信息化平台,改进评估方法.采用网上评估与现场考察相结合,日常评估与定期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教学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评估过程中,更应树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理念,建立起办学思想、质量目标、教学基本建设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诸方面的长效质量机制,确保人才质量培养目标.

[1]郑雅萍.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焦作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67-68.

[2]谭咏梅.新课程与教师能力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67-68.

[3]梁震戈,王文君,赵聪慧.用于教学质量的网络评估计算机系统[J].河北工业科技,2003(5):29.

[4]张彩霞.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6-17.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47.

[6]姚成荣,王荣德.新世纪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3(1):51-52.

[7]陈兰香.构建本科层次新型小学教师教育体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3):53-54.

[8]秦世家,杨绍辉,王岳.坚持三个融合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32-33.

[9]吴天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4):105-106.

[10]谢凌凌,张琼.“弱化”还是“重构”?——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思考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58-59.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教学质量学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海盗学院(12)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海盗学院(7)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