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我们的角色

2015-01-31 19:59郭兆熊
中国农资 2015年44期
关键词:农化篇文章澳大利亚

□郭兆熊

搞清楚我们的角色

□郭兆熊

这几天网上有篇文章引起行业内人的关注,大意是澳大利亚最后一个农化电商回归传统销售,澳洲电商为何全军覆没。文中列举了最后解散的这家农化电商的不成功原因。说农民不仅需要产品,也需要服务,电商做不到;电商运费很高,综合价格比传统销售商没有价格优势;从传统企业转型电商,面临众多冲突;电商烧钱、公司领导开始就不同意;农民年龄偏大,不用手机上网,害怕资金不安全等等。

这文章表面上很有道理,仔细一品味,似乎作者在写文章时不免带进很多自己的情绪,并没有作为中立的研究者,去认真思考事件背后的东西。不知道该作者是实地到澳大利亚去采访的农民,还是别人代表他做的采访,从采访者的语气里处处显出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什么农民不用手机上网,电商就是烧钱,领导一开始就不同意,不同意还做什么农资电商呀?哪个公司规定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就去上马一个新项目呢?领导不同意,花钱的时候你还签什么字呀,你不怕担责任吗?所以笔者对这篇文章深表怀疑。

另外,就算作者说的是真实情况,那么澳大利亚电商做不成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德国、美国那么多发达国家,他们比我们电商做的早很多年,不是没有做出来京东、阿里吗?目前,电子商务行业在某些方面是我们引导世界在进步,为什么用别人的失败吓唬自己人呢?可笑。似乎国内很多人习惯了引用国外的事物来对比国内。不能否定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能忘记了他们讲话有立场,有一定的背景。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其他国家所谓的经验也许不能给我们指导发展,我们的角色变了。我们不再是学习者角色,我们已经成为某个行业的引导者,规则制定者,是某些领域的被学习者,角色变了,心态不变,还是一副的崇洋媚外的嘴脸,可悲呀!

在化肥行业,我和一些业内专家讨论过,目前在新型肥料、肥料增效等方面的研究推广,我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我们不能再去问哪个国家做的好,以他们为榜样了。我们要做的是把好的产品、好的技术推荐给国外的消费者,让他们也受益,我们已经成为行业领导者的角色。很多时候中国召开一个会议,可以代表世界层面的交流。

就算我们不是世界领先,那么在国外失败的东西,也未必在国内行不通,我们国情不一样,我们的消费者不一样,我们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认真研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啥都强,不要再用某国什么什么对照中国了,没有意义啊!

猜你喜欢
农化篇文章澳大利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农化人不谈九九六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在澳大利亚骑行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