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插手香港事务的英国人

2015-01-31 09:42张建华
决策与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涉港议员香港

张建华

尽管香港已回归中国17年多,但英国人在香港的势力从未完全退出。自香港发生“占中”事件以来,人们陆续发现,有一批英国人仍在频频插手香港事务,或明或暗,鬼影幢幢。

在众人眼里,这些试图干预香港事务的英国人,有“殖民遗老”,有“疑似间谋”,有“无知议员”,也有现任政府高官。他们的干预动机不尽相同,但手段高度相似:罔顾事实,挑唆矛盾,拉帮结派,伺机而动,唯恐天下不乱。

“殖民遗老”彭定康

职务:末代港督、牛津大学校监

特点:冥顽不化、长期反华

涉港言论:“英国对香港负有道义责任”

背景:在试图插手香港事务的英国人当中,末代港督彭定康称得上最沉溺于殖民旧梦的代表。他从1992年开始担任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任港督,纵观其多年涉港言行,称得上一贯反动,不思悔改。

彭定康的涉港言行颇能反映英国老派殖民势力的不甘心,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破坏香港平稳过渡。彭定康1992年上任时正值香港回归之前的最后5年过渡期,确保香港平稳过渡本是其应尽职责,但素有反华倾向的彭定康撕毁中英两国就香港政制过渡达成的协议,为香港政制发展留下不少祸根。

当时,中英两国外交部门为保证香港政制顺利交接,曾达成立法会议员“直通车”方案,回归前的立法局议员,只要符合基本法规定的条件,拥护《基本法》,回归后即可成为特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

彭定康上任后在香港强行推行“政改”,急剧改变香港立法局选举方式,彻底打乱了“直通车”方案,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了《基本法》,违反两国此前已达成的外交协议,在香港回归前培植亲英政治势力,蓄意增加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施政难度,曾被时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斥为“香港历史上的千古罪人”。

纵观英国数百年殖民历史,每当殖民势力在退出一块殖民地之前,总要设法突击制造矛盾,分化当地社会,为以后伺机插手当地事务创造空间,彭定康所作所为正是沿袭了这一伎俩。

二是借“占中”事件煽风点火。自不法分子策划实施“占中”事件以来,彭定康多次通过撰文、演讲、作证等方式隔空喊话,挑唆之意明显。2014年9月初,他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呼吁英国政府对香港履行所谓“道德和政治义务”,要求英国官方强调向香港做出的“民主承诺”。

彭定康的“责任论”,反映了一个前殖民政客与现实的严重脱节。英国学界已经给出了有力的批驳。英知名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前总领事夏添恩指出,英国作为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国,在香港普选问题上没有进行抱怨的法律基础,而在1997年之前,港英政府也缺乏民主,英国在香港政改问题上无法占据道德高地。

夏添恩说,“一些政客和媒体的评论,表明他们对有关香港的历史协议以及香港是中国领土(尽管有高度自治权)的现状缺少了解,这令人忧心。”

事实是,在香港回归之前,英国在统治香港的150多年中从未实施民主。香港的民主也从不是来自英国的承诺或施舍。中英达成的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香港的普选问题。香港实施普选的法律基础来自中国全国人大制定的香港基本法,该法明确设定了特区行政长官未来实施普选的目标,英国对香港普选无任何承诺可言。

三是怂恿美国等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彭定康除了鼓动英国插手香港事务,也在海外拉帮结派寻找靠山。2014年11月20日,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 (CECC)举行所谓“香港民主的未来”听证会,彭定康参与作证,“鼓励”美国人和中国对着干,鼓吹各国在关于香港的人权问题上不应该惧怕与中国对抗。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随后给予严肃回应: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机构和个人假借各种名义干涉香港事务,破坏香港稳定。

“疑似间谍”顾汝德

职务:港英政府前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被指有英国军情六处间谋背景

特点:老谋深算,阴险狡猾

涉港言论:“占领中环属平常事、小儿科”

背景:顾汝德1989年至1997年任港英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长期盘踞香港,行事隐秘,深藏不露,人称“魔僧”。

此人在1962年以“学者”和“经济学家”的身份来到香港,后长期担任彭定康的智囊。据港媒和有关文献记载,顾汝德统领下的中央政策组,手下有“顾问”近百人。顾汝德在任期间行为低调,绝少接受媒体采访,港媒多次曝光他有英国军情六处间谍背景,认为他的主要任务是在香港本地物色所谓“华人精英”,培养亲英“战略潜伏者”,有些培养对象后来成为香港泛民势力的代言人。

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3年3月,已沉寂多年的顾汝德突然接受香港某报采访,鼓吹香港“占中”计划,声称“占领中环属平常事”,“以国际社会标准而言只是小儿科”,称“占中和国际金融中心形象没有关系”,并乘机攻击特区政府社会福利政策,一反常态,在香港政改关键期高调介入香港事务。

顾汝德对外以“学者”、“经济学家”身份示人,但其所作所为有着鲜明的政治烙印。2013年10月,顾汝德出版新书《繁华底下的贫穷:香港施政失误》,大肆抨击特区政府“政策失误”,称回归后医疗、教育、福利、房屋等四大民生领域“严重倒退”。这些言论以偏概全,挑拨香港市民的不满情绪,以“学术作品”之名,行政治荼毒之实。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过去十余年中,每当香港政坛出现“风波”,都能看到顾汝德等人的身影,他们与香港反对派接触频繁,一有机会就暗中捣乱,他们现身香港的目的是利用对香港的熟悉,坐镇“前线”指挥香港反对派势力搅乱香港政治,在香港的土地上为西方反华势力充当急先锋。

2014年10月底,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之夜》栏目通过采访世界多国的所谓“人权活动人士”,指出香港的“战中”行动并非自发产生,境外势力早在近两年前就参与密谋“占领”计划,并对香港示威参与者进行“特殊培训”,受训者数量可能超过1000人,表示这种情况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撒泼议员”理查德·奥塔维

职务:英国议会下院外事委员会主席

特点:傲慢无知,蛮横无理

涉港言论:中方拒其入港“调查”是“执意对抗”

背景:理查德·奥塔维目前是英国议会下院议员,自2010年起担任议会下院外委会主席。跟彭定康、顾汝德等人不同,奥塔维的任职履历此前与香港并无多少交集,虽已年近七旬,他对香港的认识显得幼稚无知,最终自取其辱。

2014年7月开始,奥塔维在英国议会下院开始领导所谓涉港“质询”,声称要重新评估中英联合声明的实施情况,审核英国政府在香港政改特别是普选问题上的立场,单方面宣布于12月赴香港实地“调查”。

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中国,香港事务包括政改纯属中国内政,外委会宣称要审核英国政府在香港政改特别是普选问题上的立场根本是无稽之谈,香港普选议程是中国政府在《基本法》中首先提出了路线图,与英国没有任何关系。

奥塔维和外委会推出“质询”和“调查”计划之后,中国方面从维护中英关系大局出发,一直在通过对话方式向英方表达立场,希望他们重视中方的关切,自行取消赴港“调查”,给英方保留颜面的机会。

在事实和铁板钉钉的法律文件面前,奥塔维和外委会部分议员态度蛮横,一意孤行,还公然借助媒体宣称中国违反在香港选举问题上的承诺。最后,中方不得不坦率地告诉奥塔维和外委会,他们不会被允许入境香港。

之后,奥塔维抓住中国拒绝入境一事大做文章,频频上电视指责中方“执意对抗”,倒打一耙,仿佛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香港是他可以随意出入的领地。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解释了奥塔维等人赴港被拒的来龙去脉,认为英国议员打着“调查”的旗号访问香港只会助长“占中”违法分子的气焰,中方不希望英国议员现在跑到香港去火上浇油。

刘晓明说,“客随主便”,英国议会外委会作为客人,“在主人不邀请和不欢迎的情况下非要上门造访,未免显得傲慢霸道;如果因主人拒绝而恶语相加,那就是歇斯底里了。”

“骄狂大臣”雨果·斯瓦尔

职务: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

特点:出言不逊,不自量力

涉港言论:英国对香港普选“随时准备提供任何支援”

背景:雨果·斯瓦尔自2012年开始担任英国外交部国务大巨,负责远东、印度、拉美等地区外交事务。此人是香港老牌英资洋行——太古集团创办人约翰·斯瓦尔的第三代曾孙,历史上其家族在香港有广泛的商业利益。

2013年9月,斯瓦尔在香港《南华早报》和《明报》上发表题为“选举、民主和香港的未来”的文章,大言不惭地声称在香港普选问题上,英国“随时准备提供任何支援”,“英国认真对待在《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承诺”。是英国现任政府官员中对香港政制发展说三道四的又一代表。

斯瓦尔的“口头支援”狂言被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外交部严词驳斥。特首梁振英表示,2017年特首普选是中国人的事,不需要英国政府或任何外国政府的支持。

去年10月,斯瓦尔就香港问题向英国议会提交书面声明,再次插手香港事务,敦促香港特区政府就2017年普选方案“重启政改方案咨询”。

英国现任政府官员当中,在香港普选问题上煽风点火的不止斯瓦尔一人。英国首相卡梅伦、副首相克莱格都曾发表过此类涉港言论,克莱格还在去年7月专门会见赴英“求援”的香港反对派人士陈方安生、李柱铭。因此,在英国政府当中,的确有一批短视官员想借香港问题增加政治筹码。

退居二线政治家看法更客观

相比之下,已经卸任或退居二线的英国政治家对于香港的看法显得更加客观公正。

例如,撒切尔夫人前私人秘书、现任议会上院议员查尔斯·鲍威尔勋爵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从未以任何方式违背在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中的承诺,如果示威者坚持对抗,有可能导致香港选举制度停滞甚至倒退;另一名上院议员、前港督卫奕信也在议会辩论中指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违背”了当初的承诺,称赞香港警方处置“占中”事件措施适当。

在英国学界和工商界,能够明辨是非、秉公直言的学者和商业领袖更多。除了前文提及的夏添恩,“金砖国家”概念创造者、高盛资产管理部前主席吉姆·奥尼尔,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知名学者、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都对英国政界试图干预香港政改的做法提出批评和质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屁股决定脑袋”,英国政客所发表的涉港言论不见得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对外,借香港问题向中国施压,增加在对华外交博弈中的筹码,借机谋取现实利益;对内,向英国选民“示强”,借炒作香港话题吸引眼球,博取政治资本,为2015年大选铺路。可以想见,英国政客的不少涉港言行,是一种心怀巨测的政治表演。

猜你喜欢
涉港议员香港
匈牙利总理:“涉港声明”就算重投100次,也是一样的结果
涉港协议管辖中“排他性条款”之辨析
英议员离职后照领餐补
香港ifc商场
香港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