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慢性胃炎的相关分析

2015-02-01 18:27苏玉花王祥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胃镜

苏玉花 王祥安

失眠与慢性胃炎的相关分析

苏玉花 王祥安

目的 分析失眠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 指导治疗, 提高疗效。方法 86例失眠患者作为观察组, 9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做胃镜检查, 观察胃炎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发病率为55.8%, 对照组发病率为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度检验RR=1.674。结论 失眠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失眠可能是慢性胃炎独立危险因素。

失眠;慢性胃炎;危险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 走访调查许多慢性胃炎患者, 合并神经功能紊乱如失眠、焦虑、头晕等症状的患者众多, 在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中, 发现失眠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有很大的因果关系。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失眠与慢性胃炎需同时治疗, 即心理和药物联合多方位同时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失眠患者, 男36例, 女50例, 年龄35~75岁, 作为观察组。对照组90例为体检正常者, 男44例, 女46例, 年龄33~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失眠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①患者主诉有失眠, 包括入睡困难、易醒、频繁觉醒、多梦、早醒或醒后再次入睡超过30 min, 总睡眠时间不足6 h。有上述情况1项以上, 同时伴有多梦、醒后有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②社会功能受损, 白天有睡眠不足的表现,如头昏、乏力、精力不足、疲劳、昏昏欲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严重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③上述情况至少3次/周, 持续至少1个月。④排除各种神经、精神和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⑤多导睡眠图作为失眠的客观指标;睡眠潜伏期超过30 min;实际睡眠时间每夜少于6 h;夜间觉醒时间超过30 min。

1.3 失眠纳入标准 ①符合失眠诊断标准。②既往无明确胃及十二指肠病史。

1.4 检查方法 出现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的症状时, 做胃镜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6例失眠患者中48例出现慢性胃炎, 发病率55.8%,对照组90例, 30例出现慢性胃炎, 发病率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度检验RR=1.674。

2.2 胃镜诊断结果分析:两组共78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呈阳性, 多为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 占66.7%(52例), 食管反流性胃炎6例, 糜烂性胃炎8例, 胃窦炎5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2例, 其中单发胃炎49例(62.8%), 符合病变28例(35.9%)。

3 讨论

慢性失眠危害巨大, 长期失眠可以导致抑郁与焦虑, 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失调, 继而引起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失衡, 迷走神经兴奋。与胃酸分泌有关的胃壁细胞主要为壁细胞和G细胞, 兴奋的迷走神经刺激上述两类细胞大量分泌胃酸, 兴奋的迷走神经亦可刺激肾上腺皮质, 后者分泌大量激素, 促使胃壁主细胞和壁细胞分泌胃酸与胃蛋白酶, 胃黏膜受损而发生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甚至胃溃疡。脑肠肽不仅在外周广泛地调节着胃肠道的各种功能,而且在中枢也参与对胃肠道生理活动的调节[1]。最新国外研究显示, 睡眠不足, 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检测血液中与免疫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免疫球蛋白等均发生相应性失调变化[2]。慢性失眠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 容易受各种致病因子如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有证据表明, 正常睡眠缩减3 h以上, 其机体免疫功能可下降50%。临床观察也表明, 免疫调节物质如各种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相关因素的改善, 又可反过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睡眠[3,4]。慢性失眠患者多伴发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且失眠程度越重,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胃炎的病变越重。14C呼吸试验 Hp阳性感染患者, 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也证实上述同样结果。幽门螺杆菌及胃镜检查结果表明, 失眠患者易患各种类型的胃炎, 甚至消化性溃疡, 其病原菌为幽门螺杆菌。可见失眠对胃的损害与上述神经、免疫功能严重失调相关[5]。就临床治疗效果而言, 应强调标本兼治, 在服用佳乐定、安定等药物纠正失眠的同时,积极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 根除幽门螺旋菌感染。失眠患者一旦出现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的症状, 建议尽快作14C呼吸试验或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严重者及时做胃镜, 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本组失眠患者,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失眠者, 失眠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是慢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长期失眠的患者, 发生慢性胃炎时, 仅治疗胃炎, 疗效欠佳, 极易复发, 所以对待这类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因, 了解患者睡眠情况, 重视心身同治, 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 内山真. 睡眠障碍诊疗指南.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160-170, 246-249.

[2] 王春燕, 赵忠新. 细胞因子与睡眠 /剥夺的研究进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 12(2):154-156.

[3] Landry S, Anderson C, Andrewartha P, et al. The impact of obstructivesleepapnea onmotor skill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J ClinSleep Med, 2014, 10(5):491-496.

[4] Perlis ML, McCall WV, Krystal AD, et al. Long-term, non-nightly administration of zolpide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J Clin Psychiatry, 2004, 65(8):1128-1137.

[5] 谌剑飞, 谭薇等.失眠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研究及中西医病机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2466-2467.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insomnia andchronic gastritis


SU Yu-hua, WANG Xiang-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dong Jinan City Shang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nan 251600, China

Insomnia; Chronic gastritis; Risk factor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21

2015-03-18]

251600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insomnia and chronic gastritis, in order to guide treatment and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There were 86 insomnia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90 normal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symptoms were given gastroscopy, and their morbidity of gastritis was observed. Results Morbidity of gastritis was 55.8%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and 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Risk rate RR=1.674. Conclusion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insomnia and gastritis, and insomnia may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hronics gastritis.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胃镜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