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2-01 18:27赫义哲许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胃镜出血量腹腔镜

赫义哲 许淼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赫义哲 许淼

目的 分析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 观察组给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4%,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胃镜;腹腔镜;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胃肿瘤的一种,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具有腹部包块、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一般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发现。手术切除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但常规开放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 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发生率高[1]。现阶段, 胃镜及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患者接受度逐渐提高。本院为研究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76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双镜联合治疗及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76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6例, 最大年龄68岁, 最小28岁, 平均年龄(42.8±8.1)岁;最大肿瘤直径5.6 cm, 最小0.4 mm, 平均直径(3.6±1.5)mm;对照组男23例, 女15例, 最大年龄69岁,最小26岁, 平均年龄(43.1±8.3)岁;最大肿瘤5.5 cm, 最小直径0.6 mm, 平均直径(3.7±1.3)m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 要求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提醒患者术前禁水、禁食, 清洁肠道, 并留置胃管及导尿管。患者取仰卧位, 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 抬高其左侧, 使之与水平面成30°夹角, 保持头高脚底、呈“大字型”状态。采取四孔法或五孔法, 观察孔位于脐上缘, 取10 mm长横切口并建立人工气腹, 压力保持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主操作孔: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 cm置入12 mm Trocar;辅操作孔:在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偏内侧置入5 mm Trocar, 另一处为剑突下2 cm置入5 mm Trocar, 如有必要可加取右侧腋前线肋缘下2 cm置入5 mm Trocar作为辅操作孔。腹腔镜进入患者腹腔后观察其腹腔内病变情况, 并将胃镜经口腔置入, 观察其胃腔情况, 利用胃镜冷光源对患者肿瘤进行定位, 使用剥离或钳钛夹手段对其肿瘤范围进行详细标记, 随后使用内脏牵拉器拨开肝左叶, 显露胃前壁区;位于胃体后壁肿瘤可选择超声刀分离胃结肠韧带, 显露胃体后壁, 随后进行肿瘤胃契形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部切口实施开放胃契形切除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 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12.4±15.6)min, 术中出血量(34.8±4.5)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5.1±10.8)h, 术后住院天数(7.8±0.9)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0.5±11.2)min, 术中出血量(113.7±25.4)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1.6±15.4)h, 术后住院天数(13.4±1.2)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切口愈合不佳1例, 严重疼痛1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不佳5例, 严重疼痛9例,吻合口瘘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7.4%(18/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间质瘤是少见的一种胃肠道肿瘤, 临床常见并发症为吞咽困难、充血水肿, 随着病情发展, 可发生胃穿孔、坏死等严重症状;若肿瘤发生溃疡, 可导致患者出现胃部疼痛、出血等症状。胃间质瘤需及时予以治疗, 其中开腹治疗、腹腔镜治疗及胃镜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2]。

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具体优势分析如下:①可显著拓宽手术范围, 对于仅采用胃镜治疗时难以切除的小肿瘤, 在双镜联合下也可进行准确定位, 协助手术操作者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手术可在胃镜辅助下彻底切除病灶组织,还可防止过多切除健康胃组织, 降低手术风险;②在腹腔镜辅助下切除胃底近贲门部肿瘤时, 可将胃镜作为手术支撑,防止胃底切除后患者出现贲门狭窄现象;③胃镜还可检查手术创面或吻合口是否出现狭窄及出血现象等;并在腹腔镜下进行胃壁缝合加固, 可显著降低胃穿孔及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价值较高[3]。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切口实施开放胃契形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4%,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给予胃间质瘤患者胃镜联合腹腔镜技术进行切除术治疗, 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 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 符合微创技术特点, 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 术后恢复快, 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手术安全性较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孔静, 吴硕东, 陈永生, 等.单切口与常规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对比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11): 1154-1156.

[2] 杨平, 邓建中, 程龙庆, 等.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 3(2):178-181.

[3] 卞秋桂, 丁霞芬, 许迎红.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7):63-6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62

2015-03-19]

132002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赫义哲);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许淼)

猜你喜欢
胃镜出血量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