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5-02-01 18:27范学刚吴立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空肠出血量胰岛素

范学刚 吴立娜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范学刚 吴立娜

目的 分析胃转流手术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75例接受胃转流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死亡病例, 手术时间为(118.4±30.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12)ml;与治疗前相比, 术后6个月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并发症显著改善, 8例患者出现血清铁降低、胃排空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结论 将胃转流手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治疗有效率, 操作简单、出血量少, 且不良反应较低,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胃转流手术;2型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并非都是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能力所致, 可能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但效果较差[1]。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只能控制血糖, 不能从根源上缓解疾病, 且对其并发症疗效有限。本院对采取胃转流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 男43例, 女32例, 年龄37~65岁,病程2~15年。其中, 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肾病22例, 视网膜病变36例, 糖尿病足10例, 其余均无并发症。患者体质量指数≥25 kg/m258例, 体质量指数<25 kg/m217例。经检查,患者FPG均在7 mmol/L以上, HbA1c水平均在7%以上, 全部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先进行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平卧体位, 医师迅速完成皮肤消毒、铺设无菌毛巾等工作;以剑突下为入口切入,切口约长12 cm, 进腹后探查患者内部脏器是否存在异常;游离胃大、小弯, 在贲门下4~5 cm处使用直线形切割缝合器将胃部横行闭合, 使得胃体和胃底明显隔离开来, 近端胃小囊容量保留150~300 ml;找到十二指肠悬韧带远侧约80~150 cm横断空肠, 远端空肠上提直至与胃底相吻合, 近端空肠于胃肠吻合口以远端60~100 cm的空肠处行端侧吻合;结合体质量指数和空腹血糖等确定输入袢和输出袢的值, 术后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①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FPG、HbA1c水平变化情况。清晨患者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约5 ml, 分离血清后使用北京奥普森公司AM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葡萄糖试剂盒来自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FPG在3.89~6.10 mmol/L为正常值;采用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C60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患者HbA1c,控制标准为6.5%以下;③观察疗效。显效:患者FPG、HbA1c水平有明显改善, 基本可以停止用药;有效:患者FPG、HbA1c水平比治疗前降低, 降糖药物使用剂量有所减少, 但仍需按时按量服药;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④观察两组并发症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18.4±30.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12)ml。治疗前, 患者FPG水平为(9.8±2.4)mmol/L, HbA1c水平为(8.6± 1.2)%;治疗后, 患者FPG水平为(5.0±1.5)mmol/L, HbA1c水平为(6.7±1.1)%。治疗前后F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 52例显效, 18例有效, 5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2.2 并发症改善情况 术前22例患者有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术后15例显著改善, 改善率为68.2%;36例患者有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术后26例改善, 改善率为72.2%;10例患者有糖尿病足, 术后全部恢复, 改善率为100.0%。

2.3 术后不良反应状况 术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出血、血清铁降低、轻度粘连性肠梗阻、胃排空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

3 讨论

胃转流手术最初主要用于减肥, 后发现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不断改善,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关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普遍认为有两点[2-4]:①广泛分布于胃肠内的K细胞在食物刺激下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因子, 促进人体分泌出胰岛素抵抗;②在胰岛素抵抗因子作用下, 能够降低血糖的胰岛细胞死亡或质量降低。按正常人来讲, 食物需经过胃部、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直肠等消化吸收后, 最终从肛门排出。为防止产生胰岛素抵抗因子, 胃转流手术改变了正常食物生理流向,即食物不再经过胃远端、十二指肠和空肠, 如此一来, 没有了食物刺激作用, K细胞分泌出的胰岛素抵抗因子也明显减少, 使得胰岛素抵抗得以缓解。且术后未完全消化掉的食物会进入中、下消化道, 对L细胞加以刺激产生胰高血糖样肽-1等细胞因子, 具有促进胰岛细胞增殖、降低血糖的作用。

本次研究采用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 患者F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并逐渐恢复正常, 同时并发症在术后也明显改善, 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此外, 该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 不会对营养吸收有太大影响, 患者可以摆脱终身服药;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若未及时予以有效治疗, 患者极有可能要截肢, 通过胃转流手术可从根源上缓解糖尿病, 从而彻底解除糖尿病足的危害;对于肥胖者而言, 胃转流手术还有利于减轻体重, 起到减肥的目的。最后, 若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因为糖尿病难以根治, 患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费用较为昂贵, 而胃转流手术则能一次治愈, 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在今后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董立国, 翁剑锋, 李井泉, 等.胃转流术治疗162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16):4886-4887.

[2] 王丰军, 韩雪蓉.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的观察.医学信息, 2014, 27(6):411-412.

[3] 胡士涛. 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后临床疗效观察.济南大学, 2014.

[4] 宋明照, 姚敦武, 秦光远, 等.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35例临床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4):339-3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90

2015-02-27]

136000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空肠出血量胰岛素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