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5-02-01 18:27刘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护理人员

刘滨

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刘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96.2%, 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能够不断规范护理行为, 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临床可积极应用。

优质护理;普外科;临床护理

本院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 护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提升。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2月10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12月10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55例, 女49例,年龄19~75岁, 平均年龄(41.9±8.1)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相关标准[1]。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2例。观察组男31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42.3±3.3)岁, 平均病程(8.4±5.4)d。对照组男24例, 女28例, 平均年龄(40.3±3.2)岁, 平均病程(7.9±5.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加强巡视力度,了解患者基本状况, 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根据普外科手术患者主要心理、生理需求确定护理目标和内容, 具体如下。

1.2. 1 心理护理 普外科疾病发病比较急, 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 表明现阶段先进治疗手段和效果, 告知患者紧张情绪不仅不能有效改善症状, 还有可能加重病情。与此同时, 争取家属的理解和密切配合, 安抚患者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1.2. 2 健康宣导 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实际病情传达给家属,并与家属进行积极沟通, 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做好疾病宣导工作, 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 明确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进而科学选择手术时间。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并对患者饮食、睡眠等方面提出科学化意见。

1.2. 3 环境护理 定期对普外科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在更新护理人员护理观念的基础上, 使其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行为,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针对相关医疗器械, 要进行集中管理。很多患者术后需要抗生素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重视日常巡视, 正确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保证患者抗生素使用科学合理。

1.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做详细的统计学分析。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以本院自制调查表为标准, 可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 比较满意14例, 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6.2%。对照组非常满意17例, 比较满意22例,不满意13例, 总满意率为75.0%,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7,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1±2.8)d, 明显低于对照组(12.8±4.7)d,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1, P<0.05)。

3 讨论

优质护理强调临床护理工作应一切以患者为核心,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逐渐融入人文主义关怀, 并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基础上, 不断强化护患交流, 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根据本院普外科实际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3.1 更新服务理念, 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服务理念是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前提,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护理知识结构,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突出人文关怀。普外科要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 使每个护理人员均能够从患者特殊角度考虑护理服务工作, 从每个细节处抓起, 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 逐渐将周评估环节取消, 并对排班模式进行整合和优化, 保证每个护理人员能够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最大效能, 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3.2 完善考核机制, 开展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办法》[2]中要求, 本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应根据其任务量、技术难度水平、开展质量及出勤情况等指标进行, 充分体现出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首先, 将比较陈旧的护理工具淘汰, 进而改善基础护理设施, 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其次。成立医师和护理人员工作站, 医嘱应由医师亲自录入到电脑中, 护理人员认真核对后执行医嘱。

综上所述, 常规护理模式要求以辅助疾病治疗为核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优质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 全方位满足患者各种诉求, 对规范普外科护理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动作用。

[1] 高永平.优质护理服务增强护理职业责任感.中国卫生人才, 2011.5(9):23-24.

[2] 曾小冰, 唐瑶.实施优质护理床边工作制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国医药指南, 2014(34):358-35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72

2015-04-17]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普外科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