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严重毒副反应2例观察

2015-02-09 21:09李品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毒副复查

李品银,刘 芳,杨 梅

(云南省瑞丽市民族医院,云南 瑞丽 67860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严重毒副反应2例观察

李品银,刘 芳,杨 梅

(云南省瑞丽市民族医院,云南 瑞丽 678600)

目的 观察2例艾滋病患者因长期西医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多种严重药物毒副反应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例艾滋病患者在西医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严重服泻、肝毒性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病变、脂肪分布异常等药物毒副反应经更换治疗方案和对症处理无效,予中药扶正抗毒丸(滇药制字(Z)20090003A)或康爱保生丸(滇药制字(Z)20090006A)治疗,服用方法均为:口服,1次3 g,每日4次,随访。结果 中药治疗1个月,2例患者双下肢麻木开始缓解及面部、四肢脂肪逐渐恢复、腹泻消失,中西医结合治疗1年余,以上毒副反应完全消失,患者身体一切正常,生活质量好。结论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有效保护和恢复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减少或治愈西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药物毒副反应;艾滋病;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西医抗病毒治疗是世界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等问题。笔者等通过用中药制剂扶正抗毒丸和康爱保生丸治疗2例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导致的严重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某女,34岁,已婚。因反复发热、咽痛、咳嗽、咳痰1月余于2008年6月9日入院。既往史:2007年6月患带状疱疹已治愈,前夫死于艾滋病,入院后查体及做相关检查初步诊断:(1)艾滋病?(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口腔念珠菌病。入院后予抗细菌、抗真菌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以上症状体征消失,进一步检测HIV-1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阳性确诊为艾滋病,WHO临床III期,CD4+细胞241个∕uL,血浆HIV-1病毒载量120000 copies/mL,HBsA g(-),抗-HCV(-)、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电解质、血糖、心电图、胸片均正常。于2008年6月30日启动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方案为D4T+3TC+NVP,抗病毒治疗1个月随访时,患者出现乏力、纳差、腹痛、腹胀、皮肤黏膜黄染,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85U/L↑,谷草转氨酶127 U/L↑,谷草比谷丙0.26,总胆红素47.2 umol/L↑,直接胆红素43.9 umol/L ↑,间接胆红素3.3 umol/L,总蛋白64.7 g/L,白蛋白38.3 g/L,球蛋白26.4 g/L,白球比例1.5 g/L,碱性磷酸酶442 U/L↑,谷氨酰转肽酶1203 U/L↑;排除病毒性肝炎、抗结核药等其它药物引起的肝损害,诊断:含NVP方案的抗病毒药物肝毒性4级,暂停所有抗病毒药物,进行保肝、对症支持治疗。2008年9月9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将NVP更换为EFV联合D4T和3TC继续抗病毒治疗,更换方案后患者肝损害在2~3级,而且又出现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周围神经病变及面部、四肢脂肪消失而腹部和背部脂肪堆积脂肪分布异常,考虑D4T引起,将D4T更换为TDF联合3TC和EFV继续治疗,更换方案后以上症状缓解不明显,在继续的抗病毒治疗4年期间,虽然抗病毒治疗效果好,复查 CD4+细胞在500个∕ul以上,血浆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但是患者多次就诊要求处理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已给患者更换了世界公认的毒副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再无其它药物可以更换,长期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不可避免的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抗病毒治疗第5年2013年6月13复查血浆HIV-1病毒载量开始反弹上升达432 copies/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04 U/L↑,谷草转氨酶204 U/L↑,碱性磷酸酶218 U/L↑,谷氨酰转肽酶513 U/L↑,肝脏B超诊断:慢性肝损伤声像图,西医诊断:抗病毒药物肝毒性4级和周围神经病变、脂肪分布异常。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辨证:气血两虚,给予中药康爱保生丸,用法:口服,一次1袋3 g,每日4次,定期随访。中药治疗1个月后患者双下肢疼痛、麻木开始缓解以及面部、四肢脂肪开始逐渐恢复,2014年8月6日,中西医结合治疗1年余,复查 CD4+细胞1083个∕uL,血浆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腹部B超复查正常,患者身体一切正常,未再出现机会性感染,生活质量很好。

病例2,患者某男,40岁,已婚,妻子为病例1确诊的艾滋病,2008年6月17日因配偶检测确诊为艾滋病,CD4+细胞195个∕ul,血浆HIV-1病毒载量9000 copies/ml。于2008年6月30日启动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方案为D4T+3TC+NVP,抗病毒治疗后半年复查CD4+细胞上升达451个∕uL,血浆HIV-1病毒载量小于50 copies/mL,西医抗病毒治疗效果好,但是在2010年6月抗病毒治疗2年时患者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消瘦、体型改变药物毒副作用,考虑D4T引起,将D4T更换为AZT联合3TC和NVP继续抗病毒治疗,更换方案后患者以上毒副作用缓解不明显,持续存在四肢麻木、疼痛,在继续的抗病毒治疗2年期间,患者由于难以忍受副作用常常漏服和自行减量抗病毒药物,在2012年6月复查CD4+细胞下降为367个∕uL,血浆HIV-1病毒载量反弹达5148 copies/mL,耐药检测报告: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主要耐药位点:184V;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主要耐药位点:106M,108I,181C,考虑西医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导致耐药发生抗病毒治疗失败,2013年2月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为TDF+3TC+克力芝,更换方案后患者又出现严重腹泻,每日5~10次,持续近半年腹泻无缓解,伴有乏力、消瘦、体型改变更明显,西医诊断:抗病毒药物严重毒副作用克力芝引起,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无效,当时患者对我国政府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已经无法组合成规范的方案继续抗病毒治疗,此时为了继续维持患者抗病毒治疗,结合中医药治疗别无选择,2013年6月13日观察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脾虚湿重,给予中药扶正抗毒丸,用法:口服,一次1袋3 g,每日4次,定期随访。更换方案后1个月随访患者腹泻消失,双下肢疼痛麻木消失,面部、四肢脂肪开始逐渐恢复正常,依从性100%,2014年8月6日随访,中西医结合治疗1年余,复查 CD4+细胞479个∕uL,血浆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患者身体一切正常,生活质量好。

2 讨论

近10年来,我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行“四免一关怀”政策,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可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西医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尚不能完全根除病毒治愈艾滋病,患者一旦接受治疗需长期服药,药物毒副反应难以完全避免,不处理好药物严重毒副反应,患者将被迫终止治疗或自行减量或停用抗病毒药物影响服药依从性,导致治疗失败以及耐药的发生,处理好西医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是决定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取得持久成功的关键因素。2例艾滋病患者有下列特点:①西医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多种抗病毒药物严重毒副作用:肝毒性、腹泻、脂肪再分布异常体型改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更换治疗方案和对症处理无效,患者无法耐受漏服抗病毒药物导致耐药发生抗病毒治疗失败。②给予中药扶正抗毒丸或康爱保生丸治疗后2例患者双下肢疼痛、麻木开始缓解及面部、四肢脂肪逐渐恢复、腹泻消失,中西医结合治疗1年余以上毒副反应完全消失,西医抗病毒治疗效果好,患者身体一切正常,生活质量好。笔者等通过对2例艾滋病患者在西医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严重服泻、肝毒性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病变、脂肪分布异常等药物毒副反应经更换方案和对症处理无效,予中医药治疗后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有效保护和恢复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减少各类症状和西医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弥补了西医抗病毒治疗的不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降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李品银(1973-),云南大理人,副主任医师,从事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的临床治疗。

R593.32

B

1007-2349(2015)07-0032-03

2015-04-12)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毒副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勘 误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